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如此阐述——读《在超市遇到亚当.斯密》

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如此阐述——读《在超市遇到亚当.斯密》_第1张图片

记得当年看《国富论》时,为亚当·斯密的缜密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理论所折服。这本书并不太容易读懂,很多经济理论看似清楚,但只要一离开书本就立刻变得面目全飞。这是非经济学读者的苦恼。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依然在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感知到这只手的存在,又如何被它影响。我似懂非懂。

其实,作为普通大众,如何能获得简洁的经济学原理,又能让其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把复杂变为简单,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超市遇到亚当·斯密》,作者在试图完成这样一件事情。

以一家超市在地震后突然涨价为开篇,网球运动员学生对这样的行为首先发起了冲击,试图通过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声讨商家的行为。他的老师是如何做的呢?肯定还是反对?这名经济学教授,没有采取任何表明态度的行为,相反,她循循善诱以此展开与此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的论述。

这是一个完美的教学相长的故事。老师拿出了足够的耐心与智慧,而学生在这样的谈论中逐渐摈弃了自己最初的观点,以完美的状态和内容完成了毕业演讲。

作者试图通过描述一个故事,讲明一些经济原理。但可能意图太明显,老师与学生总是在各种场合相遇,一遇到老师就开始谈话,主题当然是围绕一些经济学原理,这使故事略显呆板,好像两人为谈论而谈论。作者从序中说,原来还要教条一些,两人只坐在椅子上谈话,后来通过大家的建议,让他们离开椅子,在不同的地方相遇,完成一些经济课程。作者是经济学教授,毕竟,经济与文学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冲突或故事性更强一些,这本书会更好看一些,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些经济学原理,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关注。

但这本书确实引发了对平常熟视无睹事件的思考。如,为什么去楼下的面包圈店总有面包圈,为什么铅笔总不缺货。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众多的经济学原理,在许多情况下,都被忽略掉了。

作者应该具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要把深奥的理论讲得让所有人都看明白,这确实要费一些功夫。首先作者要预想到对哪些问题感兴趣,也要预想到怎样说才能清楚明白,然后还要构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在如此多的条件下,还要写出完美的著作来,确实不易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参考,我以此为蓝本,准备写一个关于零售知识的连载系列,也用故事套入到知识点的框架中,发现真要写起来,还是很难的。毕竟要写得有意思,还要有深度,同时又要涵盖知识点,兼顾下来,最后差一点连文章都不会写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如此阐述——读《在超市遇到亚当.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