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part I:早教班的行为现象观察

Observation part I:

早教班的行为现象观察(day 1)

今天亲身体验并观摩了3节早教课,总结如下:

(主要是发现的现象类问题,产品优势部分不过多写,保护商业机密)

总结

第一节:2-2.5岁课程

A. 课程设置

1,课程流水过快,语速也过快,老师的中英文我都听不太清。

2,大部分家长没有英文水平,老师的英文又那么快,不知道它存在有什么实际意义。

3,给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强,纯英文孩子也会照做。

4,老师配合默契,一个眼神就搞定。

5,老师和家长都没有组织孩子互动的引导语,应该是怕孩子闹矛盾了担责任吧,孩子还是和父母玩儿(那来干什么?。。。)

6,具体锻炼了孩子的哪些能力?一个叫什么名字的自我介绍有语言能力?自己玩儿会拼图就有独立性培养?

B.硬件

1,空调房给人舒适和安逸,但是空调房的玩儿是否有什么意义?或者说空调房的“体验自然”有何意义?

2,保护措施做得不错

C.家长行为

1,部分家长全程紧张,怕孩子表现不好的样子,怕孩子不会和别的孩子互动的样子。其实就是去给孩子体验的嘛,什么都管,自己也累孩子也无趣。

2,家长好“蠢”,衣来伸手的过分依赖早教中心,其实上课内容都是日常生活里可以做的事,部分器械也有可代替物品,所谓的知识在互联网里非常丰富。为什么把别神化?不相信自己呢?

3,家长过度参与,上早教的意义难道不是引导孩子进入社会认知么?怎么还是跟家长互动?

4,分离环节,家长瘫倒在后面。

5,引导孩子玩的家长满面笑容,在背后的家长面无表情。可见他们并不觉得这个事情有趣或者有意义,逢场作戏。

D.孩子行为

1,孩子念旧,或者说执着

2,男孩敢于探索和开放接触别的事物

3,有2个男孩来和我多次互动

4,孩子各玩各的,彼此没有互动或者冲突

5,孩子有天生破坏性,从半封闭的聚集地拿了玩具很快就自动分散出去了。只剩两个孩子在帐篷里专注的一直玩儿玩具。

6,这个年纪的孩子能拿笔,在本子上乱画。

7,有想象力,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如果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东西时应该怎么交流?)

整体评分:2分。满分5。总体无趣。


第二节:0-8个月课程

A.课程设置

1,这几课的老师语气温柔,眼神温柔,对每个环节的作用有一些解释。例如会连续说明这个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早期公众自信心、专注力、语言能力等。

2、内容过于简单,是我小时候在家都会给孩子做的一些操和简单的运动。反正对于一个“过来人”,我感觉挺可笑的。。。

3、有一些安全提示,保护小宝宝

4、中英文穿插的太急,太乱,会造成孩子的思维意识混乱。在宝宝第一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提供最正确的发音、嘴型,来回变化并不是双语学习的方法,只是展现我这里资质可以的手段。

B.硬件

1,月份不同的孩子玩儿的游戏道具会不太一样。

2,玉米糖浆做泡泡给孩子玩儿,待考证配方。

3,玩偶手套作为特别朋友讲故事

C.家长行为

1,有个家长迟到了,进来就把孩子躺着,孩子明显想看看别人,看看这个环境,一来就躺着跳舞?大人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进了个屋子人家就让你跪下,你会不会错愕?我是来拜佛啊还是进了黑道房间啊?同理,孩子一脸懵逼。要给他们了解和适应的过程,不过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有的人是一切尽在掌握了才做,有些人是先做后体验,有些人是随做随feel,在尊重的前提下,因人而异。

2,那个爸爸带着上课的女孩子明显快乐。一般情况下,爸爸带来的快乐很纯粹,妈妈的快乐比较有目的性。这孩子都感觉的到。

3,引导孩子玩的家长满面笑容,在背后的家长面无表情。可见他们并不觉得这个事情有趣或者有意义,逢场作戏。讲真,如果家长都不投入,孩子会感觉到的。

4,家长之间无交流,意义何在?

5,家长的英语只会说bye。

D.孩子行为

1,孩子们全程一脸懵逼(你知道的婴儿的懵逼么?就是纯懵逼瞪个眼瞪个嘴那样的四处看)

2、我想说,我娃4个月就坐飞机到处跑了。满脸灵气。

整体评分:3分吧。满分5。这个老师我喜欢+1分。女老师适合对小宝,男老师适合大宝。


第三节:2.5-3.5岁课程

A.课程设置

1,与第一节2岁到2.5岁孩子课流程一直,部分游戏道具不同。

2,重视逐渐走向社会的独立性。虽然我没看出来。走向幼儿园,和家长一起?

3,排队,等待,做听众的行为规矩锻炼。

B.硬件

1,相互送隐形礼物进行游戏互调换。

C.家长行为

1,家长跟不上老师的速度,也不会说英语。

2,只有1个爸爸在现场,玩儿手机,但会和女儿互动,这个孩子是全天我看见笑最大声,最活泼听话的。家庭也和谐,妈妈脸上没有疲惫感,满脸笑意。爸爸说娃你这么厉害了,妈妈撒娇的说厉害吧,然后敲了爸爸帽子一下。潜台词是是我平时叫的好,快夸我。

3,有一个cool妈妈,一直在游戏区后面坐着,不玩儿别的,一直看着孩子玩儿,和孩子有眼神口型交流。这个男孩不和别人说话,他妈妈来之前他就是cool boy,跟他聊天也不理你,妈妈一进来出疯狂了。

4,这么大孩子的家长大部分会放松了。

5,有一个小女孩很凶,吃不了一点亏,她踩着别人手,差点摔倒,上去就打人家。这个妈妈无时无刻不跟着孩子,还说,她就这性格,隐形靠山。真的是性格么?是行为问题吧姐姐。被打男孩不以为意。

6,有两个家长是一起来的,两个人聊聊天,孩子玩儿的比较自在。一个人接电话,另一个人也会帮忙看孩子。

7,老师教了句英语让大声叫出来,小姑娘说妈妈我不懂,她妈说那你就大声喊就行了。

8,一个孩子怕蹦蹦床,他家长说你过来不做有什么用啊?说完拉走了。孩子明显是因为陌生或害怕在犹豫,家长不理解也不鼓励不引导。估计这孩子以后有很多不敢做的事。

9,孩子去哪儿,家长一下就围上去了。孩子有错误,家长就紧张。

D.孩子行为

1,孩子喜欢跳,甩。非常喜欢跳。

2,孩子的参与感更强。

3,能够有辨别能力,性格明显。

4,女孩子更聪明和勇敢。

5,一个叫,一起叫。

6,孩子在找家长的笑脸,并不是家长的帮助。

整体感受:4分吧,满分5。大点的孩子能够产生一定的互动效果,这个课才有意义。


最后,

1,家长不要过分参与,不要过分保护。

你出来花钱上课是为了什么?问问自己。如果是为了孩子的交际能力,那就让孩子去交际,或者表现给孩子什么叫交际。他得自己学会处理问题。

2,学会推己及人,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同理心啊。

举个例子,你老公带你去参加新朋友聚会,你可能打算高冷范,可能打算知性风,结果你老公一到那里,就说你昨天做了个鱼花了几个小时多好吃,好的,高冷知性个屁啊,主妇的标签就在这了。你老公还等你夸他把你说的多贤惠呢,你心里却一万个草泥马。

3,爸爸要主动参与养娃过程,虽然你们的无知很好笑,但也是这份纯粹的无知,和孩子一样的无知,会让孩子fun.

4,家长要have fun. 如果觉得无聊,就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孩子也会被你的专注感受到。

5,交往能力。练练英语吧。哪怕只是会英语歌。自己都不会,好意思让孩子学么?

6,我8个月宝宝状态:第一次连续10小时的白天没见到我。据说早上很难搞,晃了半天才睡着了一会儿。下午见我时没用很兴奋。晚上的觉睡得也不好,哼唧了好几次。应该是早上走的时候没有交代。奶奶像往常一样直接推出去玩儿了,回来却发现没有妈妈,心里落差和疑惑可想而知。她现在还没有害怕失去的概念,所以没有进行永恒性教育,我觉得是和我一直陪着她有关系。孩子果然需要陪伴成长,但是只有科学陪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Observation part I:早教班的行为现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