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物质增援满足不了贫困地区长期的生活需求,结合当地优势,精准扶贫,才是长久之策。四川阿坝州壤塘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土地碎片化,规模较小,收益低,畜牧业发展十分有限,却做到了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优势来帮助农牧民脱离贫困。近日,蓝海云国际制作团队拍摄了壤塘觉囊非遗文化的系列专题片,讲述了普通的藏族女孩色青拉姆如何从牧民女孩蜕变成唐卡画家。故事在蓝海云平台发布后,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_第1张图片

截止目前,已经被806家不同类型的海外媒体报道。采用媒体包括了跨国大型媒体通讯社、电视台、多媒体内容发布平台、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等多种类型,抵达的海外受众达到2.26亿。同时被推到了1317家国际知名媒体网站的首页,包括每日邮报、镜报、MSN、CBS、Gannett传媒集团、USA Today、赫芬顿邮报等媒体的网站,引发了世界对中国壤塘模式和唐卡艺术的热烈讨论。

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_第2张图片

马来西亚Bernama电视台在播出此视频时介绍道:“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最近毕业了60名学生,他们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之后成为了艺术家和画家。因为对于唐卡艺术的热情,这些学生的人生被彻底得改变了,变得更加美好。”    P3 CNN报道截图

当今世界最知名、最成功的新闻资讯电视媒体之一的CNN制作人JM Nualla在评论节目时说道:“播放了这则关于西藏文化的视频后,我终于相信

亚洲人在艺术上也是富有天赋的。我真的很惊讶这些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创造出这样的艺术品也是需要协作的”。

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由藏传佛教觉囊派法主健阳乐住主持修建,广纳弟子、分文不取。学生在学习绘制唐卡的同时还有机会学习藏文和汉文。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于印度成长于中国藏地。传习所于2011年正式成立,起初只有几个人,现在,传习所的学员已经超过600人,学员全部来自家境贫困、待业的本地青年。色青拉姆便是第一批毕业的60名学生之一,经过学习,她已经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认证,走向社会。

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_第3张图片

传习所的建立不仅帮助了当地的年轻人有了立足社会的技能,更是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唐卡作为藏传佛教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颇受国内外各界的青睐和关注,而发源于西藏日喀则拉孜地区的唐卡“觉囊画派”,以其历史悠久、艺术精湛而著称,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壤塘系列视频上传至蓝海云Facebook官方账号之后,短时间内获得了超过2.6万观看量,并引起网友的热议。包括一些媒体人和行业专家纷纷来到视频下留言,表达唐卡艺术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以及他们对金泽工艺社和非遗传习所努力保护文化遗产的赞叹。

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_第4张图片

一位来自美国的媒体研究人员与市场营销专家Brarry Kresch在评论中写道:“我发现唐卡是一种异常美丽的艺术形式,非常的繁复、细致,充满了精神力量。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精神层面的组成部分,但唐卡却与众不同,它需要心神与身体的合一,去除杂念,画家才能够全情投入其中以创作出如此的巨作”,拥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自由作家Rajen Jani评论道:“唐卡这项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也许保护它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后继有人。在对于唐卡的保护工作中,觉囊非遗传习所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正因为了他们的努力,色青拉姆和更多的学生,才有机会了解唐卡的真正魅力与价值,并且因此践行了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唐卡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浓缩着藏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蓝海云此次将唐卡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国际,让世界观众了解到唐卡这门艺术珍宝,以及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巨大努力。这体现了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指尖上的公益,蓝海云让世界了解壤巴拉觉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