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107 皮卡秋
一、引子:一个场景
你有一个很欣赏的好朋友叫皮卡秋,她向你推荐了一本亚当·斯密的巨著《国富论》。你想把《国富论》买来拜读一番,你会怎么买呢?
一个最常见的场景是,你会打开当当或京东或亚马逊或淘宝,输入“国富论”三个字,点击加入购物车、结算、付款,等着收货就好了。
可问题来了,当你在京东(京东可没给我广告费)上输入“国富论”三个字,共出现了4200+的商品量,72页的搜索结果!
那么多的《国富论》,你该怎么选?选价格最低的?销量最高的?评价最好的?
有选择恐惧症的人可要愁了,想买到一本称心如意《国富论》的人也要愁了。你可别愁,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想知道我会怎么选么?先卖个关子,等不及的可以直接看第五部分。
二、我的常规买书套路
一般买书,我会考虑三个方面:内容、出版社、装帧,重要程度:内容>出版社>装帧。
书的内容当然是最重要的,就像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遇到内容质量上乘的书,其他的条条框框都可以一边儿凉快去。
我们观察一个人,除了注重Ta的内在,一定也会看外表。所以,书籍的装帧也是组成一本书“整体质量”的重要部分。
一般一本书的装帧我会观察这么几个方面:封面、纸张、排版、是胶装还是线装等。
我们都知道第一眼很关键,琳琅满目的书在我们面前,就像后宫佳丽三千,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封面。有些书的封面用着浮夸的颜色、字体、宣传语言等等,让人觉得很LOW,大概就不会再多看一眼了吧。
如果一本书的封面围个书腰,我对它的印象就会差一点点,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书腰有什么用,做书签累赘,留在封面上累赘,扔了好像有点可惜?不扔也累赘,真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书的纸张质感如果很烂、排版的字号、间距如果很不协调,也会极大地影响阅读的体验。
至于胶装还是线装,并不是很重要,但我个人偏爱线装,很有味道。胶装有脱页的嫌疑,往往一页掉下、整本尽毁。阅读的体验也是线装来得好,稍厚点的胶装书没办法平铺在桌面上。现在很多书都会采用胶装和线装的结合,还是挺不错的。
装帧该有艺术感呀。
2016年去台湾的时候,我看到高华先生最有名的书,非常想买,但是它的装帧我不喜欢,纸张不行,书的开本很奇怪,加之书很厚,那时我已经买了很多书,再买有运不回来的嫌疑,我必须在几本都喜欢的书里做出选择。当然,如果没有任何外界因素,我肯定会买这本书,毕竟内容太有吸引力了,内容是有决定性作用的。但在各种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它的装帧成了我犹豫再三,最终“忍痛”。
这里顺便想说,如果可以,不要去买按斤卖的书。我买过一次,感受如下:一来,我觉得价格和网上相比,并没有便宜多少;二来,按斤卖的大概都是盗版或精仿,书的整体质量不能保证。我当时买了刘慈欣先生的《三体》,打开之后,一股难闻的印刷味道,简直有毒,坚持读了好多页,真的是读不下去了。
三、买书的时候挑个出版社,没准能省不少力
你可能会问,你上面写了买书三要素呀,出版社你怎么没讲?嘿嘿嘿,我们单独来说。
我认为一个好的出版社,无论是书的内容抑或装帧,大概都不会让人失望。
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我们很少去光临书店了,不去逛书店,我们很难切实地阅读书的内容、感知鉴别书的纸张质量。如何能够买到一本好书,也许可以从挑个出版社开始。
就像我们买东西都得看看品牌:买个车,人家问你啥牌子呀?买个包,人家问你啥牌子呀?买个化妆品,人家问你啥牌子呀?买个手机,人家问你啥牌子呀?……买书,我觉得出版社就是个品牌,但确实很少有人会问:你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的呀?
上小学的时候,买过很多作文书,我只记得其中一本,是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作文书的大名我已经不记得了,但书的封面不浮夸,封面上出版社名字是用繁体字题写的,特好看。而且,书的内容非常好,我很喜欢,经常读经常模仿。上初中时,我把买过的一些作文书送给我表妹,郑重其事地拿出这本,对她说:这本最好。
直到现在,在我心里,上海远东出版社就是个好出版社,即使自从这本书后,我再也没买到过他家的书。
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买书,如果有两本写历史的我都喜欢,其中一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我就会要那本。在我幼小的心里,中华书局多高大上啊,它是中华,又是书局,好听。而且,中华书局四个字用繁体字手写出来,好看。其实,中华书局确实是古籍出版方面的泰斗,内容全,质量佳。
上了大学,是我买书的高峰期吧。但是,上了大学就很少去书店了,直接在网上买,亚马逊、当当、京东、淘宝我都有买过。最初是亚马逊的忠实粉丝,后来它要99块钱包邮,我就去当当了。
文学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泰斗,出的书都很好,而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也都不错。社科方面,商务印书馆挺好,内容多、种类全,虽然他家的外文翻译并不好读(也有很大可能是我的水平问题)。
如果是翻译类的作品,我觉得还可以看一下译者是谁,再来考量,一部外国作品,翻译大概可以决定成败了。可以在网上百度一下译者,看看译者的知识背景、个人经历等等,再做判断。
出版社方面,除了上面说过的,个人觉得例如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还有各种文艺出版社,都挺不错的。
四、补充个小知识,不要忘了那些优秀的民营公司
我在回忆好的出版社的时候,也不忘去网上搜一下一些我喜欢的书是哪个出版社的。突然,我了解到一个以前没太注意的事儿,我国除了出版社,还有很多很多的民营出版公司,引用一段我看得懂的话:
我们国家目前只批准了580家左右的出版社,大部分出版单位都以民营出版的状态存在。
民营出版什么状态呢,最重要的策划出版了很多品种图书,但没有图书书号,图书封面下方署名的出版社都不是公司本身的名字。
书号尽管只是一串数字,但却是国家控制的,只分配给上面提到的580家出版社,对于大量的民营出版公司(民营出版公司数量远远大于580,据说,北京就有5000家出版公司,当然,出版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要想出版合法的图书,就需要和出版社合作。
所以,打个比方,下面这本《南渡北归》,大家看最下面,除了有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之外,还有“博集天卷”,“博集天卷”就是个民营公司。
还有大家熟知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系列图书,理想国其实北京某家民营出版公司的一个独立品牌,它和广西师大出版社合作,来出版系列图书。
五、假如我要买一本《国富论》
让我们回到第一部分的话题,假如我要买一本《国富论》,我会怎么做呢?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作古已有228年之久,一般当一个作者去世50年后,其他人便可无偿使用Ta的作品。所以,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出版社都出版了《国富论》,就像最前面两张图一样,让人眼花缭乱。
如果网上有试读版,可以读一下综合排名靠前的书籍,哪个翻译更合你的口味。
如果我们单纯从出版社入手,那么按照京东的综合排序,译林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排在了前六。这六家,辽海和台海出版社我几乎没有听说过,首先排除。剩下四家,译林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译者相同,都是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这两位先生都是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译者是谢宗林和李华夏先生,这两位先生是台湾学者,留美经济学博士。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译者是孙善春、李春长,孙先生是研究哲学与美学的,李先生我没有百度到,那么作家出版社大概也可以排除了。
按照我们筛选,剩下的就是两个译本了,这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王先生版本的历经了那么多年不衰,水平肯定很高,但语言可能稍显晦涩。谢、李先生后来翻译,有更多资料可以参考,翻译可能更准确,语言风格更接近现代汉语。如此时能够试读最好,不能试读的话,可以看看封面,考虑价格等场外因素。
最后,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网上搜一下“国富论哪个译本最好”,有很多网友热心地给出了建议,你可以综合他们的建议,挑选一个译本,大概也错不了了。
我当年买《国富论》时,正好在读王亚南先生的另一本书,挺好看的。加之觉得译林出版社挺好的,没有太多犹豫,便买了下来。
总结一下,书的内容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网购书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只关注价格哦。挑挑出版社,有助于你又快又好地买到心仪的有质量的书。逛书店的时候,挑选内容的同时,也可以鉴赏一下书的封面、纸张等装帧,毕竟“外在美”也是会让人愉悦的,“买椟还珠”大概也有丛生很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