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撷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关注孔子的教育思想,常着眼于教师方面,例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事实上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对弟子的要求。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前一句意思是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后一句意思是说: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不再次去教他。

概括来讲,孔子以为对学生进行教育应有两大基础:一是学生有求知欲,二是学生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即思辨能力。倘若没有这两大基础助力,教师的启发开导就没有什么效用了。

不得不说孔子不愧为“万世师表”,这千年之前的教育理念,放在现在,依然具有先进性。

教育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教师自身教、学结合,可促进自己的成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碰撞,则更能激起智慧的火花。所谓“教学相长”,老师的“教”只有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课堂才能有新生成。这样的课堂,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自然能成就老师。

我们常提学生需要好老师,岂不知好老师也是好学生“培养”出来的。碰到只知死学不知思考的学生,除了“满堂灌”,你还能有甚高招?遇到没什么求知欲的学生,除了“鞭打快牛”,你还能有什么妙法?

在一线的老师都有体验:课堂上学生活跃积极了,老师的头脑也会分外灵活;课堂沉闷了,老师也会跟着“木”下来。好学生才是诞生好老师的资本。

好学生会学,他们能学思结合、举一反三,老师为跟上他们的思路就不得不跳脱常规的启发引导模式,另辟蹊径,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想不成长都难。

好学生不会对老师讲的言听计从,他们往往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这就能促使老师在基本备课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学科修养自然步步提高。

倘若没有来自学生的启发,没有学生的激情互动,老师就会被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才智的发挥就会受个人修养的限制,难有突破和创新。

所以给需要专业成长的教师带好学生的机会,这会比反复培训来得高效得多,毕竟实践出真知嘛。而所谓的课堂改革,也不应只强调模式环节,而应在调动学生方面下功夫。甚至不只是老师课堂调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都应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磨学生的学习力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撷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