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No.22:当个体被“标签化”之后是否真的会转变为惯性犯罪者

在影视作品中或者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种犯罪者,因为偶尔的或非自愿的社会过失行为,而遭受到周围人的白眼,并区别对待,最终在负面的环境下,身上带着满满的无奈,心理上被动的自我认识和转变,一步步的走入更深的犯罪层次,并任由报复心理大肆作祟。

这样的犯罪者,就是“标签化”犯罪者。

那么“标签化”是什么?

“标签化”就是把一些特殊称谓,放在一些偶尔的或非自愿的做出了出格行为的人身上,并用区别态度对待他们的一个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的作品中,这样的人物经常出现,带着报复和不满攻击这个社会。这部分人就好像刚开始说的,最初的时候可能是偶尔一次的或者非自愿的社会过失行为,也因为这样的行为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却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受到了并不是来源于社会而是周遭社交圈的排挤和负面对待。比如,

“他/她和我们不一样”

“我听说这个人以前有过前科呢,而且还关过一段时间”

“我都不想和这么恐怖人的做邻居”

“毕竟我们本质上和这样的人社会地位不同”

这样的议论中包含了很多的“标签”,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标签”都是负面的。这些标签不会对被标签化的人有任何的物理层面的实际改变,改变只会发生在心理层面,并且这种改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被标签化的人本身没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模式或者说没有一些可以给予正面评价并鼓励前进的人,那么就会慢慢的从潜意识上接受这样的标签,然后发展成负面的自我认知,并与周遭给予的负面的社会认知相对应,比如会产生,

“社会已经不会接纳我这种不正常的人了”或者

“原来不止我自己这么觉得,整个社会都觉得我的人生是有污点的”

于是就会有以下的一个转变过程,

初次社会过失行为 —》被“标签化” —》产生负面自我认知 —》再次社会过失行为(犯罪)—》惯性犯罪 —》动力定型

世界上比较集中的“标签化”研究衍生出了【标签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所有对于受谴责行为的管制和改正行为都是“标签”,并且在长时间或者是高强度的“标签化”之后,这些受到管制的受谴责行为人会把犯罪者这样一个角色看作是自己的根本从而重新发展自己。

当然,“标签化”这个行为本身确实会对行为人产生心理上长远且深厚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导致行为人转变为惯性犯罪者,但是个人对【标签理论】却抱持着保留的意见,因为此理论从根本上忽略了行为人的个体心理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行为人都会从潜意识上形成负面自我认识并主动去配合周遭的“标签化”眼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Question No.22:当个体被“标签化”之后是否真的会转变为惯性犯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