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今日有点儿烦闷和消沉,所以晚上出去走走。

虽然小李说:外面冷。


无题_第1张图片


因为冷,所以冷清,在河边,其间只有一对恋人相依相偎着来回走了一遍。

听着MJ的歌,练习跑步的基础动作。慢慢地,心胸热了。



虽然MJ的这个封面十分怪异,但是这歌还是在今天给了我惊喜。

主要是他热烈,我忘我。直到大汗淋漓,再无力气。



10月6日的练习,在下午。

就不想练习。也许是感冒了。提不上劲儿。

后来,对着镜子一边活动,一边简单地练习了一个哼哈和半个嘴皮子。

在家里,不敢大声,把注意力放在位置与表达上面。



10月5日的练习,在下午,河西树林里。

细雨蒙蒙,树林湿透了,寒冷冰凉。偶尔静下来,感觉惶恐不安、毛骨悚然。

四个练习:

哼哈、嘴皮子、共鸣腔、初级技巧汇总。

尽量用原音高度,搞得声嘶力竭。





10月4日的练习,在早上,河西堤上。

送小儿子上学之后,慢跑去河西。在堤上,景色一览无余。



应该是四个练习。而且是大声的。

练完吃一碗热干面已经是九点钟了。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去绕汉城跑了12公里。

本来记忆已经模糊了,还好拍了照片。



到了河西,更能知晓秋天。

细长的蒿草已经开始荒芜,曾经的浓绿色已经褪去,变得干褐。

四处残留的绿意已经有点儿犹豫、恍惚。




昨天晚上,看中央台的乐器颁奖晚会。

后来,冯晓泉他们四个唢呐演奏家,登台表演了龙的传人。

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可是在舞台上,一只唢呐在手,他却是那么的自在挥洒、恣意飞扬。

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今天下午回看一遍,还是热泪盈眶。



10月7日的练习。上午10点多,在东边树林。

昨天晚上,用开水冲泡了一杯三九感冒灵。今天不适减少,但是精神不佳。

雨后有泥,幸好有草。进得小路深处,开始练习今天的内容。



哼哈、嘴皮子、共鸣腔、基础汇总。相同的音高让我声嘶力竭,无法控制。头脑轰鸣,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今天的练习,注意力在发声位置、情绪、效果方面。

可惜力不从心。

有那么一瞬间,真是有些气馁呀。



下午,录下了部分示范内容。

10月7日的练习。下午快5点时分。西河堤上。

河底有人钓鱼、劳作,所以有点儿拘谨。

我是这么想的。上午练一次,下午练一次,随时随地再哼哼,是不是能进步的快一些呢?

一分钟的嘶和一分钟的哈真让人累得慌。

这就是跳出舒适区吧?



虽然知道提高非一日功夫,还是有点心急,感觉进步不是那么明显。

练了一会儿,过来几个男人。他们走过去了,最后一个又折回来问:

可以过去吗?这边一直走?

我问:你们要去哪?

他说:我就是问一下可以通过吗。

事后我想:知道去哪里的走路,其实比漫无目的地奔跑更快呀。

后来下雨了。于是草草结束了这次练习。

晚上,新歌声决赛。

听现场真的很失望。旋律和乐感都不是那么让人满意。

不过还是有收获。

小李老师说:翻唱必须和原唱一模一样,甚至呼吸。


10月8日


总觉得一辈子很长,也觉得余生还长,岂不知时光流水,倏忽而过呀。

10月的第八天了。

昨晚计划5:30起床,练习一个小时。醒来发现已经6点了。

迷糊、磨蹭一会儿,打开音乐,才顺利起床。

家里很静,不宜练习。只练习了几个嘶,坚持不到30秒。

微笑、放松、专注,练习嘶的三个要点。

要学会利用时钟,给自己计时,及时审视自己的练习效果。



上得班,做完琐事,等水开的片刻,活动一下手脚,同时练习几个嘶。



下班后,没有回家。

我得练习呀,还想健哈身。路上走得慢慢的,练习哼哈,体会通透的感觉。

在摇钱树下,一个人面向桃林练习空。很喜欢这个练习,累并快乐着。



忽然发现有棵桃树上结满了桃子,可惜不是季节了,能不能成熟还未可知呀。

我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好去处。

练完去撸铁,锻炼胸。

回家路上忽然想起,不是有哼唱一说么?我可以先练习这个呀。

通过模仿,熟悉并体会呼吸、吐字、节奏、层次、情绪等等。


无题_第2张图片


为了提高对音乐的感觉,下载了一些钢琴曲。

比如郎朗、李云迪、马克西姆、李茶(谐音)。

这几天重看郎朗自传。所以,耐着性子听完了他的整首钢琴曲。几遍之后,尚能接受。



今天下午,重新寻找李茶的一个专辑。好容易才找到。一听之下,还是非常喜欢。

意外惊喜是,第一首居然是小河淌水。

本来准备去练习,下楼才知道下雨了。拐到KFC,一杯热水看下雨吧。



10月8日晚上的练习。

一个人在家,看一会书,然后盘膝而坐,练习哼哈。用尽全力发出很小的声音,体会通透,聆听音乐。



我不想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篇文字。所以不点赞,不投稿。

但是,还是有了十几个阅读。

又发了一首诗《十月》来掩藏这个无题。我想叫这一篇为整个十月或者我的十月。

坚持这个练习一个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拭目以待。

练习继续。之前共鸣腔的咩总是练不好,今天小声练习,反而有了体会,那就是,练哪儿气息就在那儿。

哈哈我真是太傻了。


无题_第3张图片


今天10月9日,本来以为会是非常勤奋的一天,结果不是。

做晚饭的时候,才练习了一下哼哈。

晚上听着耳机,沿着河边,轻声细语地练习了大部分内容。聊以自慰吧。



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是哪一件。

为什么一个人的方向、耐心、热情、坚持,很容易被消磨在琐事中?



10月10日的练习。

还是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一天。北马昨天未中签,难道我就不活了吗?

开门三件事:工作、跑步、哈哈哈。

感觉有时候确实靠不住。录了自己的练习,听过之后才晓得是多么的难听啊。

声音发虚、无力、干巴巴的。耳边传来一阵阵鸟鸣声,那么清脆、热烈、快乐。



练了一会儿跑步的基础训练。

然后沿着小小的路口往下走去。原来也是一片空地。


无题_第4张图片


重新练习:掷地有声。

随时录音,随时检视,才能更快地进步。郎朗每天练习6个小时以上,我也要加油。



10月11的练习,下午5:20,东边树林。

下雨了,细小而随意。

这么晚过来了,在路口活动一下,撑着伞走上湿漉漉的无人小路。



又来了,在黄昏暮色里,那份安静、朦胧,让人感觉随时会进入夜半时分。

伞上雨滴脆生生的,好似催眠曲。风在野火烧过又长高的玉米叶上飒飒作响。不远处的村头,鸟雀在树梢欢唱。

我一定能。我告诉自己,那些高音,我一定能发出来。

那就开始吧。不要迟疑。

哈哈哈用最大的力量发出最大的声音,用最大的气息发出最小的声音,想象自己在鸟巢,在紫禁城,在陕北的黄土高坡引吭高歌。

累而又振奋。



二度三度的练习,喊得我云里雾里,不辨东西南北。

只管喊就是了。就像间歇,通过更快的奔跑来得到更省力的跑步感觉。

路灯亮了,该回家了。



10月12日的练习。10点50多。

今天勤快一次,下班了就去练习。有风,衣单,感觉冻凉了。

只练了两个哼哈与嘴皮子。

原音的高度让我可望而不可及。听示范轻轻松松,自己练声嘶力竭。



这个照片也看不出来是何地方。只这一次,不会再来这儿了。

嗓子嘶了。不难受,但是总想咳嗽。

回家了接着看一会儿《暗算》,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

两山之间,必有一伏。

没有一座山是高无止境的。人生也一样。


无题_第5张图片


这个图片与练习无关。与家长会有关。回来做晚饭的时候,练习了十分钟的哈哈哈。

音高低,声音也低。


无题_第6张图片


晚上的练习无心拍照,借用一张前几天的。

8点多了,出去走走。耳机小小声声的,自己也小小声声地练习了连音跳音滑音润腔等等。

这几个还有点儿吃力。应该还是气息不够造成的吧。

夜深人静,整个人不在状态,专注度也不够。

哼唱小背篓。


无题_第7张图片
10月13日


10点40分到达河西。堤上。菜地田间有人劳作。

微风。树林。鸽群。虽然天阴,但是阳光下,仍然有一种暖融融的明朗。

感觉疲劳。是不是练得太多了?

哼哈、嘴皮子和二度三度,降了一个八度。练得不够尽兴。


无题_第8张图片


忽然一周过去了。

两本书还未曾看完,也没有图文对照听音频。

昨天看哪吒、暗算耽误了不少时间。

下午琢磨了一会儿小背篓。细节上有进步,但是能力有限,表达不到位。

尤其第一句,练到不知道怎么唱了。以后从整体入手,再到局部,最后才是细节。

1、背诵歌词、2、感情层次

3、快慢气息、4、行腔走韵



出去绕汉城两圈10公里。回来吃完饭,早早就睡下了。

夜半梦想,哈哈一点多钟。既然睡不着,那就看点什么、记点什么吧。


10月14日


这样醒目一些。

炭火会冷。热情会凉。今天很晚才想着练习。那已经是做晚饭的时间了。

一边洗碗,一边哼哈。小声些,倒也️无碍。

然后练习10分钟的哈哈哈。微笑、打开头部的共鸣,才一用力,就感觉大脑缺氧、头皮发麻,两分钟左右才渐渐适应。

即兴的两分钟还是不行,主要是气息不足吧。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练习。


无题_第9张图片


10月15日


转眼10月就过半了。坚持的还在坚持,可是有些松懈了。

上午学习货殖论。

中午做饭的时候,练习了10分钟的哈哈哈与基础练习。

小声练,也很累。

练多了,有时候路上会有顿悟。有时候好像快要融会贯通了。


10月18


昨天、前天没有记录。因为练的比较随意。因为随意,所以感觉不勤快。

没有网线的两天。



昨天跑哈步,然后健哈身,晚上感觉有点儿疲倦,早早歇了。

听课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10月19日


一个月的时间,大半已过了。曾经炙热的炭火,现在还旺旺的吗?

还在坚持,只是不再认真。



晚上,在附近的河边练习了一下。还是两个老问题:气不够,高音也上不去。

意愿、行动、方法。



10月20日


逛了全多友。然后去了河西。

路口堆了很多管子,不知道又将何用?我拐上了另外一条路。



黄昏,还有人在劳作。薄云遮日,蝙蝠与蚊虫在晚霞中飞舞。



我也来劳作吧,开嗓子。嘴皮子、哼哈尚可将就,二度三度根本就上不去。

上不去也要上。习惯了就上去了。

这个练习比跑步累。为什么呢?但是练完了感觉心旷神怡。

遇见了小秦和他的儿子,骑车子散心。



10月21日


跑完回家的路上,练习了滑音润腔连音跳音,这是我的一个薄弱的地方。

一个出名的小吃,当然是好吃到让人忘不了。

歌唱也是。


10月22日


上班路上,练习滑音润腔,不赏景、不观人、不想事,不叫一路闲过。

降了一个八度。

主要练习滑与润的感觉。

感觉气息在唇齿之间的清晰与灵动。



下午,哼哈连音跳音。琢磨@我和我的祖国。

晚上,简单汇总了一下练习内容,可以在碎片时间里,见缝插针的练习。

不管一个人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如果还没有看到进步,只能说努力得还不够。

用心坚持。

或量大引起质变,或质高保持优秀。


10月23日9:30~10:30


今天的练习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张牙舞爪。

练的是二度三度,惨不忍听鸭。管它呢,先喊上去再说。

无意中见证了一次花开。


无题_第10张图片


无题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