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

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坐落着中外闻名的传统文化胜地——琉璃厂。在这条800米长街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号名店不计其数,尤其是大街中段那幢古朴典雅的四层砖楼,更是散氲着独特的文化气息。这,就是堪称墨业鼻祖的中华老字号——“一得阁”。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绘写工具与材料,文房四宝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介质,本身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墨的地位尤为重要。古人云:“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图形与意境的呈现,都有赖于墨这一最终载体的运用。其质地优劣,关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影响着作品的寿命和流传。

据考古发现,中国人自殷商时代起已懂得用天然石墨进行书写,随后相继制造出松烟墨、油烟墨等人工墨。不过,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墨都是以固态的形式出现。欲作画,须先磨墨。“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的程序,极其繁琐。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1张图片

晚清湖南人谢崧岱,改变了这一状况。在进京赴国子监学习期间,他与同学好友钻研制墨方法,“屡试屡误,屡误屡悟”,最终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可与墨锭相媲美的墨汁,成为墨汁生产第一人。同治四年(1865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亲手书写牌匾 “一得阁”悬挂于门前。百年传奇自此诞生。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2张图片

墨汁的问世,是墨块之后墨业的又一次重大工艺突破。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述:“液体墨汁不能完全取代块墨,但取用方便,是中国传统书画用品的一次革新”。而作为墨汁的首创者,一得阁品牌自此成为中华墨文化的新名片。

一百多年来,一得阁制墨技艺和墨汁产品,始终保持业内一流水准,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坐全国 “头把交椅”。一得阁品牌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3张图片

一得阁制墨大师尹志强

但历史的前进,永无停滞。文房四宝所代表的传统绘写,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逐步落在了时代后面。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之下,即使身为中国最大的墨汁生产厂家,一得阁亦举步维艰,面临着资金匮乏、人才急缺、技艺后继无人等困境,一度濒临破产。

“文明的传承与进步,取决于保持效率的不断提升。这是一得阁行业地位之高的理由,也是它遭遇当代市场困境的原因。”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尹杰说。

面对窘境,一得阁展现了老字号特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总经理王杰的带领下,一得阁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增资扩股,理顺品牌、产权关系,建立健全经营管理系统、科研、检验机构和新产品研发部门。为解决人才危机,一得阁一方面请回多名制作技艺首屈一指的退休老师傅,一方面吸收大学生人才,为老字号注入新鲜思维。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4张图片

一得阁拜师收徒仪式

产品创新是老字号追上时代步伐的最重要手段。针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一得阁守“旧”创新——在稳固传统书画界市场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品,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在创始人谢崧岱创制的第一等好墨“云头艳”的基础上,一得阁研发出更高端的新产品——“上品云头艳”。 除墨汁均匀、五色分明、淡而清澈、浓亦透亮的传统特点外,“上品云头艳”墨质更细,墨汁更浓,墨色更深,墨香而淡,是高端国画书法创作专用墨汁。一经推出便受到书画名家的好评。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5张图片

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得到恢复,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回归人们的生活。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让书法走近中小学课堂。对此,一得阁推出了面向初学者、性价比高的“一得阁练习墨”。这款定价仅9元的平价产品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练习书法的首选,上市后一周就卖出1000多箱。

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_第6张图片

依托老字号百年的品牌优势,一得阁还开通了电商销售平台。如今,一得阁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6年10月,一得阁专门恢复了失传已久的拜师收徒仪式,完成了制墨工艺的第四代传承。152岁的一得阁,定会让中华传统文化的“血液”永远畅流不息。

本文同步于微信品牌对话,更多内容请微信搜索“品牌对话”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得阁:让传统文化的“血液”畅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