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在灾难面前,捐款本是体现善意的好事,但“逼捐”的出现,让一切都变了味儿,公众人物确实有表率作用,但强制他人捐款,始终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土卫六。
明星捐多少钱,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诘难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正气凛然居高临下,以键盘为武器,斥明星为“铁公鸡”。谁要是不捐或者捐少了,他们就会使出道德大棒,巴不得让明星们身败名裂,方解心头之恨。
凡有大灾,必有大爱。
捐款是大爱的集中体现之一。少则几块,多则千万。爱心本无大小,却在喧嚣的舆论场上,成为标靶。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捐助的人 图虫创意
尤其是娱乐圈的明星们,本身就处在聚光灯下,面临的责难和攻讦要更多。
“别的明星都捐了,怎么某某明星还不捐?”
“别的明星捐了那么多,怎么这个明星才捐这么点?”
“平时拍戏开演唱会赚得盆满钵满,到了报答社会的时候,反倒一毛不拔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少明星也遭遇了这样的诘难。
诘难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正气凛然居高临下,以键盘为武器,斥明星为“铁公鸡”。谁要是不捐或者捐少了,他们就会使出道德大棒,巴不得让明星们身败名裂,方解心头之恨。
逼明星捐款,无异于道德抢劫
在明星捐款问题上,逼捐者们质疑的第一点是“捐了没有”。
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有的明星喜欢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姓名”,保持低调,如古天乐。
还有的明星只是享受做慈善的过程,对于个人名利,并没有计较很多。
这两种明星不喜欢高调地宣扬自己做的善事,却因为这种低调的善意,成为逼捐者们发起键盘攻击的对象。
郭冬临是这次疫情中,较早被攻击“没有捐款”的明星之一。
有的还比较有礼貌:“现在非常时期,武汉有难您捐款了没有?”
有的则直接上粗口,无休止的网络攻击,逼得他不得不在2月2日公开回应:
“捐款了吗?捐了多少……必须要告知天下吗?朋友相信我!冬临是知道羞耻心的人,大难面前我知道该怎么做!无需提醒。好好做回善良的自己,别太累了!”
随后他发布了视频,详细公布了所捐款项、捐助机构等信息。
郭冬临的回复中,充满了无语,隐忍了愤怒。那句“别太累了”,无疑是对“捐款了没”最好的讽刺和回击。
郭冬临的选择是直接回复,而被逼捐者讽刺为“在灾难面前安静如鸡”的胡歌,则继续“我行我素”,不争辩不回复,低调做公益。
偶像坐得住,粉丝们却炸锅了,纷纷找证据回怼逼捐者。有粉丝找到武汉儿童医院的官微,发现其官方发布了一条对胡歌的感谢内容——原来,胡歌不是不捐,只是捐了没说而已。
还有粉丝查出,胡歌给该医院捐助的是100台空气消毒机。
至于这100台空气消毒机价值多少钱,胡歌没有说,医院也没有说。留给键盘侠们慢慢猜去吧。他们的眼睛,瞄准是“明星错在哪里”,他们显然不会关心“明星到底做了什么”。
相对于“捐了没有”,“捐多捐少”更能引起网络骂战。
在剧集《七月与安生》中饰演安生的95后女演员沈月,就因为捐款2000元成为逼捐者攻讦的对象。
有的人直接到她的微博,极尽冷嘲热讽之事,甚至有人直接戏称她为“小2千”。
人家才23岁,大学毕业都没几年,赚得钱能和大明星前辈们比吗?
捐2000元少,那请问捐多少元合适?
2万,20万,200万?谁来界定多少算多、多少是少?
如果捐得多了,键盘侠们是不是还要准备骂她炫富呢?
或者,干脆,给对方贴一个“做样子、立人设”的标签?
逼捐者横竖都能骂,明星里外不是人。
黄晓明杨颖夫妇,在为疫情捐款20万元之后,被骂“铁公鸡”。二人又补捐了80万元,凑成百万,才勉强堵住了悠悠之口。
逼捐者最喜欢拿古天乐做参照物,看人家古天乐,一出手就是捐1000万给武汉……
可是武汉慈善总会已经辟谣了,至少到发稿前为止,这还是个假消息。
虽然是假消息,但这至少说明,发布这个假消息的人非常有心机。
通过此举,不光可以诱捐古天乐,还可以以此为标准来要挟其他明星。一举两得,只用动动键盘就能完成,多省事啊!
看似善心泛滥,意图通过舆论压力使得明星多做善事。实质却是道德绑架,毕竟钱都是明星们劳动赚来的,键盘侠却要逼他们掏出来。
这种逼捐行为几乎与抢劫无异,只不过前者动口,后者动手。
把道德底线抬得越高,离道德越远
逼捐式的道德绑架,并不是新鲜事。
虽然古天乐这次捐给武汉1000万元的消息是假的,但他确实为慈善事业尽心尽力。据统计,多年来,古天乐已经捐建了至少100座希望小学。
于是有人想到利用他的善心,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据梨视频报道,2018年7月,古天乐在香港出席一个慈善活动时,有女粉丝当场下跪,要求古天乐“借”给她100万元,否则“死给你看”。
由于女子跪的地点背对舞台,古天乐当场并未看到她。
古天乐事后表示,会先了解情况,如果属实“能帮到就尽量帮”。
且不谈古天乐之后是不是真的帮了,这位粉丝这种方式本身就十分不妥。
寻求帮助,为什么要选这样极端、给人带来道德负担的方式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古天乐这次真帮了,万一之后人们都跟着效仿,你100万,他100万,谁能帮得过来?
请问,你有什么理由,强迫明星把收入回馈给你?
发自内心的善意,一旦遭遇外界的胁迫,就会脱离初衷,变了味。
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拿来审判他人的。换句话说,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如果硬要把道德底线抬高到“不为善就是作恶”的程度,道德反而会崩坏。
《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关于“子贡赎人”的故事。
电影《孔子》剧照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愿意出钱为其赎身,就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孔子弟子子贡为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身后,拒绝报销赎金。
孔子批评说,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拿了国家补偿的赎金,善行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但你拒绝报销,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谁还有动力为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呢?
后来,另一个弟子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鲁国人,后者送了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想起孔子的教导,于是欣然接受。
孔子赞扬说:“从此以后,鲁国人一定都愿意救溺水者了。”
这个故事传达的道理十分简单:道德的目的,不是提倡一味地去做“损己利人”的牺牲,而是要做“无损于己、有利于人”的善事。
在逼捐这个事情上,明星相当于子路,灾民相当于“溺水的鲁国人”。明星捐助灾民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财力和现金流情况——就好比子路帮溺水者,收了对方的一头牛。
这是符合道德底线的事情。在于己无损、于人有益的情况下,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大方施以援手,这当然是良善而又慷慨的举动。
只可惜,键盘侠们却想让所有明星、无一例外地成为故事里的子贡,巴不得他们把全部身家都搭进去——不用考虑自己,付出就对了!
键盘侠们,这就真的是你们不对了。
多说无益,不妨让键盘侠们做个表率,答一答这个问题:你们自己,到底捐了没有、捐了多少?
《唐顿庄园》这句台词,一针见血
逼捐,何曾区分过对象?
曾经有学校把不捐款的学生名字公示出来,还有公司通过扣工资的形式“帮”员工捐款……
既然捐款才符合道德,捐得越多久越符合道德,那么照这样推理,说不定真有一天,舆情汹涌到要捐出全部身家才符合道德。
不过,到时候还有谁愿意捐款呢?干脆大家一起当“小人”算了。
道德高标,根本上是反道德的。道德表现的记录,绝对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否则,社会便会陷入无道德的梦魇中。
“监督”明星捐款,不如监督善款流向
“监督”明星捐款的键盘侠,不仅缺乏对道德的基本认知,更严重缺乏财产权意识,人家的钱是人家的,想怎么花自己说了算。
这种财产权意识、这种“边界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韩红基金会并未披露捐赠者的捐赠金额,也没有排名,体现了对捐赠人财产权的尊重。
有这个闲工夫去“监督”明星捐款,倒不如花多点时间去监督善款流向。
不是有爱心吗?不是一腔热血要用键盘实现正义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督善款流向是比捐款本身更有意义的慈善行为。
因为,如果善款被挪用或者贪墨,不光欺骗捐款人的辛苦和善心,也会导致社会不再相信慈善,更会造成多少人无法真正受到救助,而造成人伦灾难。
今年初,一位叫吴花燕的女孩引起国人关注。
她父母双亡,有两个弟弟,一个失去联系,一个身患重病,姐弟俩相依为命,每个月靠几百块的低保生活。
为了给弟弟治病,吴花燕每天只吃2个馒头,只是为了每天省几块钱。
吴花燕长期营养不良,24岁的她身高只有1.35米,体重轻至43斤,眉毛全部脱落,头发掉了大半,脚部溃烂。
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西南执行团队在网上看到这个事情后,在没有和吴花燕本人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自行在水滴筹开启了60万的筹款。之后又自行筹款40万元,累计百万。
这100万元,直到吴花燕去世之后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才给了2万出去。
有网友质疑,“致歉有用的话,还要公检法干什么”。
9958团队自辩称,捐款未到位是因为吴花燕身体条件太差,在等手术的过程中意外离世。
剩下的钱哪里去了呢?
9958称会抽取6%作为手续费,剩余的善款会“转捐给其他有需要的贫困患儿”。
至于这一笔钱中到底花了多少钱,在哪些“有需要的贫困患儿”身上,无从知晓。
官网上只能查到总账,明细无从得知。
这样的账目聊胜于无,真正需要的,是明细账。如果键盘侠们能以一种死磕的精神,把明细账目公开“磕”出来,这才叫善莫大焉。
其实账目公开并不难,快递业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物流业高度发达的当下,每天的快递不计其数,但每个消费者寄完快递后,都可以随时在对应的快递公司官网查询快递投递、分拣等状态,见证快递抵达目的地的全过程。
有国外慈善机构做得不错的例子。美国红十字会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用于接受善款的页面,在这里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所捐款项的去处,也可以看到捐款用在了那些地方。
公开捐款去向并未给美国红会带来管理成本方面的压力,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红十字会总支出为34.4亿美元,行政管理经费只占4%左右。也就是说,有超过33亿美元的支出,都用在了更加实在的地方。
中国慈善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有许多明星积极投身其中,不论捐钱还是捐物,捐多还是捐少,这样的热情都不应当被逼捐式的道德绑架浇灭。
如果那些随便张嘴就能进行“逼捐”的闲人们,能把善款流向监督好,势必就会让社会更加良性地运作,让社会更美好。
毕竟,质问和诘难,是最容易、但也最廉价的道德审判。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