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剑豪哲学思想300则》第3集

《塞北剑豪哲学思想300则》第三集

                          王平著

                    【11/15篇】

《塞北剑豪哲学思想300则》第3集_第1张图片
剑豪价值哲学

11. 初行艰难兮宜蜷蓄

人才发展之初如混沌初开,蒙头晕脑的不知所从,周围总显示着雾气朦胧的样子,有谁知人生道路应该是怎么个走法?不仅从少年步入青年的学生摸不着头脑,就是青年时代大踏步前行也不得其法,摔跤子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韶华时代正是出行艰难期,大学毕业了需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后需要努力的做事,做出了一点成就时就想有所发展,真正到了发展期又总哀叹生不逢时。不是埋怨领导没有发现自己的才能,就是怨恨竞争者太过于阴险,或是埋怨周边人给自己增加负担和压力。这一切的来源都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才能,总想尽力地表现自己,过急的想战胜对手所致。事物发展总是通过缓慢的渐近的运行到达希望的目标,人才发展也必须适应这个规律经历着这样的过程,组织将这个过程看作是对人才的考验。人才的初行考验期就是在23岁至28岁之间,经历住考验了就能获得发展,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经受不住考验就要顺其延长時限到32岁,在33/34岁时能得到第一步发展,这也是很不错的结果。如果在35岁仍然得不到发展,第一步发展期的机遇就丧失了。如何能在时令的季节得到充分的发展?主要需要加强五个方面的修养。

第一,要耐住性子,稳住心神;第二,要历练静气,抑制暴躁情绪;第三,要密切接触群众,留下一个好印象;第四,使自己的工作尽量让领导满意,同事们认可;第五,要勇于吃苦耐劳,培养一种不计较得失的精神。

这些方法的内涵和实质就是要求人才做到蜷曲着身姿做事,只有这时的蜷曲身姿,才能敏锐地发现周边事物微小的变化,才能洞测产生结果的原因,才能纵观事物之得失,积蓄以后发展的力量,顺势波云逐雾而前行。

12. 龙翳飞天兮临际遇

人才发展有时像条蛇蜷曲着身子爬行,有时像条鱼在澄澈的水中畅游,有时像条龙腾云驾雾的飞翔。蜷曲爬行就是一种历练,观察周边人物的心态和所表现出来的面目,都会在心里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是后来发展的基础。当蛇演变成鱼的时候,就驾驭了水陆双栖的本能,就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鱼在水里的重要功能就是目标犀利的看得很透,游得很远,躲开暗礁,在险滩藏匿自己的踪影。待鲤鱼跃龙门之后,依旧有可能演变成龙。鱼变成龙的最大优势就是善于凌空飞翔,直翥云天。

人才发展也是这样,蜷曲是为了伸展的更远,是为了摸透人世间的纷纭变化,理解人情的冷暖与厚薄。畅游是为了锻炼发展与进击的本领,历练目光观察事物的准确性,历练在庞然大物面前,保持自己能量的隐蔽性,历练跃出龙门的勇猛气势和毫不畏惧的精神。龙翳飞天就在冲破浓云滚滚的黑暗,向着更高的远方寻找自己适合栖息的领地,创造发挥能量的环境,实现自己的统御功能。如此观之人才必须具有这些本能:蜷曲的本能,窥测的本能,隐蔽的本能,遨游的本能,进击的本能,驾驭的本能,凌越的本能,统帅的本能。这些本能必须相机而行,在适当的机遇中伸展一下,没有自身发展的际遇,即使是龙也无法伸展跨越。环境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经常不断的创造内外部利于发展的环境,如果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关键要素,就是首先要掌控环境,其次要利用环境,再次要发展环境,最后要创造新环境。这就是“龙翳飞天临际遇”的实质。

13. 人才荟萃兮行恭瑾,群龙勿首兮获昌吉。

人才者至少有一技之长是也,多元技能者亦有之,但位数不是很多也。亦有些人虽然不属于人才,但时常把自己看作是难以比拟的人才,时常总喜欢吹嘘自己过去如何如何的了得,在这种人面前需要格外的小心,加倍的谨慎,一般勿复多言,只需警醒擅察为妙。设入我们很多年没有见面了,搞一次大型的聚会,或同学,或战友,或同僚,以延续以后的友谊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为目的。就需要有人组织,有人掌控局面,还需要有人讲话。这时人才一定要学会退让的艺术,不能毫不谦虚的毛遂自荐,也不能一经他人推荐就慷慨陈词,夸夸其谈,没完没了的做自我宣传。这些毫不客气的做法都是十分不妥的行为。因为经历若干年,大家锻炼的都很成熟,行事也都很谨慎,善于在微妙之中看清事物的本质,《易经》说:群龙勿首。就是指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主动地争当头领,就是有人推荐也要立主推辞,免得使那些貌似人才的人才从中非议,梗塞后行。除非大家都力主此议,强行拥护,十分推卸不了时方可半推半就的予以诺之。这样才能获得后续所事的顺畅,工作乃至生活的吉祥。其实,在这时出任任何职务都是一种服务,都是一种奉献,都是一种满足大家的需要。但,在有些人看来则不是这样,他们亦认为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显示自己的象征,得不到恰当显示的人就觉得很不自在、很不愉快,就会从中挑弄事端。所以群龙之首不好当也,不宜当也。唯有发起者方能担此重任,德高望重者辅之即可。这虽然是一种小事,倘若处理不好亦很伤神,亦能瞥见精神风尚之一斑。从来没有掌握权力的人,最能看重权力的行使;虽然曾经掌控过权力,一旦旁落多年,亦有一试当年风采的愿望。其实权力是一种双刃剑,在没有刺伤别人的时候,最容易刺伤自己。预想保护好自己已有的成就,就要远离权力的烦扰。

14. 至静而德方的圆融效果

《易经》曰:坤至静而德方。这是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规范要求。原意是说:女子处事要冷静,静默是一种美,说话不宜声大,走路要文静,举止要端庄,谈吐要文雅,是谓贤良。在道德方面要讲究孝悌,要讲究贞节,要讲究夫唱妇随,要讲究相夫教子,这些行为应该成为众多妇女的典范,要做到这样就需要在封建的礼教中磨练,规范自己的诸多言行举止。现在看来也有一定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是男尊女卑不平等的表现。我在这里,反其义而用之。

“至静而德方”倡导的是无论男人和女人都要在特殊环境下保持静默,冷静处事是一种修养,万事不宜过激,急躁暴躁是一种不良习惯,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做事要沉稳,处事要老练,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道德规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一种行事标准。德方讲的就是道德标准。离开道德的标准,人们从事任何事情都会出现差错,道德不仅是一种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且它还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直接约束人们的思想,直接对文化、教育各系统产生作用,还直接影响经济效果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把至静而德方看成是一种圆融艺术。“至静”就能达到处事中的圆,指温和、善良、文雅。“德方”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达到起而仿效的楷模作用。只有用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再辅之以温和善良,静默典雅的风格,才能成为别人尊敬的人,才能协调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事物,稳定住各种复杂的局面。圆融是一种管理艺术,主要是协调各种矛盾关系的艺术,管理者的首要作用就是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以达到为我所用,为我所驱的效果。人才只有做到这样妥善的运用艺术的方法,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备受拥戴的领导者和众多能人乐于追随的领导者。谁掌握了“至静而德方”的圆融艺术,谁就等于掌握了社会,掌控了人心。写到这里使我想到了周恩来总理就是这样的一位举世公认的伟人。

  15. 含弘光大的修养境界

人才修养主要是在涵育格局,释放胸怀,增强复杂问题情况下的抗压力,增长竞争状态下的和谐要素,改变不利环境为有利于环境乘势而上。含弘光大的哲学意境在于:人才要增强涵养,善于容人之错,多看周边人员的优点,少看别人的不足,不仅要容纳犯过错误的人,还要容纳因为反对过自己而犯了错误的人,这种度量需要在实践中长期培养。

人才修养关键是要蕴化气质,气质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产生在于:高深知识的内修养,转化出来的外在形态。从形态中绽露知识的内涵,洋溢智慧的美感,释放人格的魅力和英姿勃发的气场。这不是通过学习和仿效能够达到的效果,而是长期积累的知识深度,家庭影响润染的厚度,榜样力量滋润的高度。

人才修养的根本是要崇尚道德情操,仁爱与孝悌,情义与和谐,信仰与党性,是人才发展三对矛盾中的六个重要支点。在市场经济时代仁爱思想逐渐在弱化,孝悌也存在着思想或观念的裂痕;情义在金钱面前显得薄如白纸,和谐是建立在利益共同的基点上;信仰只是口头上的表现,党性已经被领导干部所忽略。所以强化道德情操尤为重要。上述三大修养境界如果能够在人才一生弘扬光大,这个人的造就将是不可限量的,对社会的影响也将是不可限量的。时代栋梁之才就在于构建“含弘”的主导内涵,人才成长之速就在于此,事业发扬光大亦在于此矣!

《塞北剑豪哲学思想300则》第3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塞北剑豪哲学思想300则》第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