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是一切的根源

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现状都源于自己

        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两辆汽车互相碰撞的时候,从车上出来一个司机一下车就破口大骂“你怎么搞的?会不会开车?有没有长眼睛!怎么把车开成这样子?”,他不会去想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对他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先发制人,破口大骂。当然也有一些司机下车就先检查自己的车有没有损伤,然后就开始盘算大概要花多少钱,这个钱到底是从自己出?还是向保险公司报案?还有一些人一下车二话不说,先打电话叫警察或者说一下车先打量一下对方,看看对方的身材、大小、长相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跟对方的应对。也有一些人下车之后,先问对方有没有受伤。 

        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曾经听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位老鞋匠,在进入城镇所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已经四十年。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正要进入这城,看到老鞋匠低着头修补鞋子,他问老鞋匠:“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快四十年了。”

年轻人又问:“那么你对这个村落一定很了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要搬到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

老鞋匠看着这个年轻人,反问他:“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又怎么样?”

年轻人回答:“我从某地来,我们那里的人哪!别提了!那些人都只会做表面工夫,表面上好像对你很好,私底下却无所不用其极、勾心斗角,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对你好,在我们那里,你必须很小心才能活得很好,所以我才不想住在那里,想搬到你们这儿来。”

老鞋匠默默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然后回答他说:“我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更坏!”

这个年轻人哑然离开。

过了一阵子,又有另一个年轻人来到老鞋匠面前,也问他:“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镇?”

老鞋匠缓缓抬起头,望了这个年轻人一眼,回答他:“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快四十年了。”

这个年轻人又问:“请问这里的人都怎么样呢?”

老鞋匠默默地望着他,反问:“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又怎么样?”

年轻人回答:“我是从某地来,那里的人真的都很好,每个人都彼此关心,每个人都急公好义,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只要邻居、周遭的人晓得,他们都会很热心的来帮助你,我实在舍不得离开,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搬到这里。”

老鞋匠注视着这个年轻人,绽开温暖的笑容,告诉他:“你放心,我们这里每一个人都像你那个城镇的人一样,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温暖与温馨,也都很热心的想要帮助别人。”

同样的一个城镇、同样的一群人,这位老鞋匠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不同的形容与描述。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知道:第一位年轻人无论到世界的那一个角落,都可能碰到虚伪、冰冷的面孔;而第二位年轻人,无论到天涯海角,我想到处都会有温暖的手、温馨的笑容在等待他。

        因此在生命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过万法唯心造,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佛教也很喜欢谈因果关系,现在我们也借着因果关系来看一看什么叫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们生命里面过去的经验,有多少的制约为我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我们心里成长的领域,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创造生命里更大的可能性。

       在因果关系里边有因有缘还有果,同样在心灵成长里面也有因,也有缘,也有果。当我们接收到外界的一个刺激的时候所做的一些反应,都会记录在潜意识里面,所做出的这些反应并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思考,而是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为了适应外界而产生的。这些模式有许多种类,有属于行为模式的,也有属于头脑的思考模式,还有属于情感的感觉模式、情绪模式,还有左右着我们价值观的一些思想体系,换句话说,这些记录在我们生命里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因,而缘就是我们皮肤之外的世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当这个因缘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果,也就是老鞋匠故事所说的这个结果。因此由生命当中许多经验,就是那些因,也就是在我们皮肤之内的存在于我们潜意识当中的,它跟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模式共同形成了我们今天生命里面总的果。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在生命里面到处碰到一些跟自己对立或者利用自己的人,有些人不论到哪里都能够交接的一些知心的朋友,还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很可怜,还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命运很苦,这一切外在的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妻情感,情侣恋爱等等,所有我们肉眼所见自己生命里所看到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的身上,这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一颗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 ‘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 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阿赖 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 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 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的人都担心在生活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会去检查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结合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 事情,你也都能够一笑置之。可是当你生命里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可是因为你内在感觉的不同,所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也就是你潜意识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验。如果你愿意,不妨在你匆 忙的人生脚步里,停下来,好好觉察在你生命里有哪些模式,为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觉察’是我们生命成长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觉察,就不会有改变,也不会有自我的成长,更不会有潜能的开发。我们所有的生命成长的一切的基础,也就是根源于觉察。当我们迷失在人生匆忙的脚步里、迷失在外面世界潮流的时候,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生命的脚步愈匆忙,你将愈没有能力去觉察。 假如你曾经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会发现当车速愈快,视野将会变得愈狭窄,时速超过一百二、一百三时,你只能看着眼前的一个定点,完全无法看见两边的风景,可是车速渐慢时,你又发现视野逐渐宽广,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眼前的一切完全浮现在视野里,你可以充分浏览在视野里所有的风光。

        因此像我们现在来学习自我成长的课程也是一样的,就是给自己几个小时的时间,停下来看一看眼前和身边的风景到底是怎样的?停下来看一看这些结果跟我们生命里的经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一对年轻夫妇,先生的父亲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 沙发上看电视,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他太太——也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妈妈,正好也是一 个很传统的女性,当先生回家后,她会先把先生侍候好,不让孩子们吵他。先生休息了一会 儿,可能才开始注意家里有没有他可以帮忙的事情。而这对年轻夫妇的太太却是生长在另外 一个不同的家庭:她爸爸是一个非常体贴、会照顾家里的人,每天下班回家,放下公事包, 一定会先帮太太把家里的事料理好、把孩子整顿好,甚至会帮忙做晚餐,然后和妻子、孩子一起用餐。这对年轻夫妇在恋爱时,因为被对方吸引,所以看不到对方的缺点,结婚之后,热情逐渐消退,你可知道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他们最容易发生争吵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当然是每天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个小时。 这对夫妻彼此带着自己生命的经验相互结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先生’、‘爸爸’各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只有他们俩人结婚吗?我想不是的,他们俩人的父亲都跟了过来。也许这对夫妻一辈子都不了解真正引发争吵的症结在那里?他们总是在外在行为上认为 一个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先生用许多理由、借口不做家事,很可能当他做家事时 ,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不像一家之主。在这种情况下,太太不会很愉快,她可能压抑了许多不满、委曲和愤怒。有时候太太不停唠叼着自己所处的情况,而她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先生帮忙做家事。可能她一直都不晓得她也在期待着先生成为她父亲的样子,因为她觉得必须要这样才是一个男人!当然,当先生因屈服而帮忙时,他一定也会压 抑许多不满、委曲,甚至愤怒。不晓得有多少夫妻可能都不自觉的这样相处了一辈子,所以很多夫妻刚开始时是相拥而眠, 渐渐地两人开始平躺,当那些不满与委曲开始累积时,他们就背靠背;慢慢累积更多了,他们就分床睡,然后分房间,最后很可能就分房子了。 所有外在的距离都是开始于我们内在先有了距离

        每一个人在现在的生命里,所有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同样的课程内容,听得人不同,那么所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

       禅学里有个苏东坡与佛印的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辩论,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看了看东坡,回答说:‘像个佛。’苏东坡又问佛印:‘你知道在我眼中,你看起来像什么?’佛印笑着问他:‘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堆牛粪!’佛印笑而不答。苏东坡很得意地以为他赢了,回家告诉苏小妹:‘今天我终于辩赢佛印那个老和尚。 ’苏东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聪敏的小妹听完后对哥哥说:‘你还是输了。佛印因为为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个佛。’当然下面的话她就不用再说了。

       eg: 一些父母问我:‘孩子偷钱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偷钱,或许你看到的是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可是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渴望想要拥有某样东西的孩子。我看到他所想要的那个欲望是如此强烈, 我也看到很可能因为他没有一些东西,所伴随而来的挫败感、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如人 ,这个孩子害怕这样的感觉。我也会看到这个孩子曾经向父母表达他的需求,可是却被拒绝那些伤痛的经验,因为那个经验已超过了他的欲望,所以为了要避开再一次被拒绝的痛苦,也为了要满足他的需求,他选择了偷钱的方式,也许这个孩子在偷钱时,心中有无奈、 冲突、害怕,甚至很深的自责、罪恶感,那个时候他也瞧不起自己。我常告诉父母亲们:如果自己内在的世界变了,如果你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假如你和我能同样看到这个孩子内在的世界,可能与这个孩子相处的方式就会不同。你的反应不同, 当然你所面对的孩子、孩子与你之间的关系也将会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了解‘ 我是一切的根源’、开始往自己的世界看的重要性。     eg:许多父母看到孩子晚回家,会直接责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我告诉过你多少次,放了学要马上回家,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同样的,如果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如果你也开始走上‘觉察’这条路,你会先看看自己内在的世界到底有些什么发生,有了觉察之后,或许你就会对孩子说:‘你比以往晚回来,我一直很着急在等你,放心不下。那是因为我关心你、爱你,我很担心你在外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对你的关心,才让我变得那么着急、烦躁。’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玻璃是透明的,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所处的四周都是镜子,那不是透明的玻璃。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会看到他许多缺点,然而那个人在一百个不同的人眼中,他就会是一百个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都看到他自己想看到的那一个人,到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外面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外缘,都只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在的因及生命里的许多经验。 如果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生命,想要让自己有一个更高可能性的自己,首先要接受‘我是一 切的根源’这样的观念,停止要求外在世界来附和我们的需要,把所有曾经浪费过的那些精力,用回到自己身上。停下脚步,去觉察一下自己生命里所有的模式、潜意识及在成长过程中所学会的一些方式。 那些都是幼小时候所学的、都是内心里无形的绳索,当我们重新觉察后,也可以重新再做选择,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是潜能开发的第一步,这个重点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想当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时,当我们的内在已经是一个不同的人时,我们将会用不同的方多来反应,而创造出不同的结果,同时生命也将因此而改变。 当然,‘觉察’并不是理论,它必须要下许多工夫,去和更宽广的世界接触。

接下来我们和大家分享什么叫觉察和觉醒?

       当我们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到自我成长最重要的课题:觉察。觉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洞察,另一种是觉醒。洞察是一种顿悟、一种很客观的觉察,是一种“啊呀!”的经验。人类本质存在一种想要从所有资讯里理解并整理出一个自己能够了解、也能积极参与的世界,然后再去说明、解释这个世界所有的现象。这样的本能、这种了解与洞彻,我们称为洞察,它是属于理性的、头脑的、思想的。另一种是“觉醒”,它是一种复苏与唤起。换句话说,它是我们内在、皮肤以内的世界,也是情感的、感官的、情绪的世界。例如当身体感觉有一点疲倦,你就停下来开始“洞察”,寻找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三天前感冒还没有复原,也许是这几天的工作太累了,也许是昨夜没睡好,所以现在感觉有点累。这是属于头脑层面的理解,我们就称为“洞察”。而“觉醒”则是,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在那一刹那,就全然去感觉那个“累”,与自己的“累”在一起,然后让这个“累”布满全身的每块肌肉、每个细胞,整个人或许会垮下来,甚至连一声“我好累”都懒得说,整个人都被疲倦所席卷。这个时候你的“累”苏醒了,这就是“觉醒”,换句话说,它是伴随着情感和感觉的一种觉察。为了让大家更明白这两者的差别,我们列举两位在自我成长和修行这条道路上知名的人物,就会更清楚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我认为释迦牟尼与济公是这两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释迦牟尼是全然的洞察,他很客观地观照这个世界。洞察本身就是一个观照,让自己从事件中完全跳开,自己就是一个全然的观照,客观地看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事件,甚至包括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它是一种成熟的智慧,不带任何判断、不去分别是非、只是“如其所是”地看这个世界,看所有发生的一切。自己本身不存在,跳开来看是洞察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而觉醒则刚好相反,例如济公,他活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发生里,和自己的情感、感觉全然在一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无论自己内在有什么发生,都让自己成为那样的状态。所以,在一般世俗的眼光看来,济公就是“疯癫”的代名词。他紧随着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变化,他能全然的与变化在一起。他属于孩子的世界,属于自然的、情感的、情绪的世界,他充满着生命力、活力和能量。如果将“神”的梵文意译成中文,就是“觉醒”或“觉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正的觉醒了,那他就是神。无论是“洞察”或“觉醒”,这两条道路都可以让我们走向生命里最高的智慧。不管我们选择哪一条道路,重要的是要做到“全然”——全然地洞察或是全然地觉醒。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在这两个领域里无法做到全然,那么无论走哪一个方向,都会很危险。因此,在修行这个领域里,我们将洞察与觉醒都视为觉察的主要途径,同样地重视它们。一个人如果只有觉醒,不停地复苏于自己内在的世界、不停地与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而且将它不停地呈现出来,必然会干扰到许多人,因为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许多关系——与父母、伴侣、子女、同事、朋友等种种关系。如果我们只重视觉醒而忽略了洞察,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情绪化、歇斯底里的人,而这也可能使自己陷入一个更不利的成长环境中,招来更多的阻碍,在自我成长的路上遇到更多伤害和更大的挫败。同样地,如果只重视洞察,很可能就像某些人学禅,到最后却成为“枯禅”。因为最终他只剩下理性和头脑,变成一个只会与人辩论而忽略人类许多本能、否定生命里所有情感与情绪的部分,变成枯木一般,没有生机,没有感情。事实上,禅是充满生机的、能随时和每一刹那的变化、发生及每一个当下在一起的。可是有些人,只重视洞察,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情感世界、自己的生命力与情绪,很可能他就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热情。他不再怨恨,不再愤怒,可是也同时失去了爱与温暖的能力,这也是危险的。我们并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去独自修行,而是要一面享受当一个人,活在自己的生命里,另外也在所谓的“关系”里,不停地觉察自己,以“我是一切的根源”这个观念,去探索所有的结果、所有外缘的刺激,去探索在我的生命里,我自己的反应模式到底是什么。

        觉醒与洞察在修行的旅途中,是同等的重要。觉察并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平面,它是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内的。第一度空间是它的宽广度,第二度空间是它的深度,第三度空间则是它的时间。学习觉察首先要看我们是不是觉察到所有的宽广面,有没有将自己的觉察扩散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我们在这篇文章里谈到的每一个觉察,都包括洞察与觉醒。觉察像是一个探照灯,你照到哪里,它就会在哪个地方觉察到更多的东西。譬如:你现在正在看篇文章,你很可能会忽略身边许多声音,所以现在请你放下手机,用一分钟时间仔细去听听周围的声音;当你再次打开这篇文的时候,在刚才那一分钟里,你已经听到当你在阅读时未曾觉察到的许多声音:它们或许是外面的车声,或许是小鸟的叫声,或许是一些人声,或者是嘈杂的声音,甚至于天花板上老鼠在走动的声音。同样地,现在再请你放下手机一分钟,去觉察你的身体;当你再一次的打开文章,我相信在那一分钟你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有许多力量,也有许多感觉。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未曾觉察到它,就如同我们现在要你在四周找六样黄色的东西,我相信当你离开这本书三分钟,就可找到六样黄色的东西。它们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而已。同样地,在我们生命里也有许多东西是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我们是不是将自己觉察的焦点移到每一个地方了呢?因此觉察是有选择的,我们经常选择去觉察自己想要觉察的东西,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强化”。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有一个女人猜忌先生有外遇,于是天天都在先生的衣服里找证据,有时候找到一根长头发,就开始哭,认为先生已有了外遇;有时候找到一根短头发,也开始哭,她也以为是其余女人的头发。有一天,她找遍了先生每一件衣服,一根头发也没找到,这时候,她又放声大哭,丈夫问她?:“你到底怎么了,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你也哭。”太太呜咽着答复:“我没想到你连秃头的女人都会喜欢。”

       这固然是一个笑话,但它却很显明地告知咱们:觉察是有抉择的,当你的内在执著于某一件事件时,你会拼命去钻那个牛角尖,你会收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讯息,然后从这些讯息中挑出某些货色来证实本人内在的那个本源、那个想法是正确的。 因而,在觉察中十分重要的,就是要觉察那些我们平常避开的、回避的、不乐意看的、不乐意面对的、不愿否认的。当然在这种觉察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苦楚,然而漂亮的鲜花往往是开在劣境中,因此觉察须要极大的勇气。 

在春秋战国时,一个郑国人丢了一把斧头,他疑惑是街坊偷的,可是并没有把怀疑说出来。然后他开始细心视察邻居的举动,他看到邻居鬼头鬼脑,看人的时候眼睛眨来眨去,无论怎么看,都像个小偷。就这样察看了一个月,每天都认为他的邻居就是一个小偷。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在自己的柴房里发现了丧失的那把斧头,从第二天开始,再看到邻居时,怎么看他都不像小偷。

       我们生命里,经常会有这样选择性的觉察,当我们自发是个温和的人时,就可能避开自己的不满、委屈与愤怒;当我感到自己是一个仁慈的人时,就可能会避开自私、我的需要和欲望。也许在生命里,我们觉察的宽阔度一直都被自己锁定在自己想觉察的地方,所以,觉察的第一度空间就是觉察自己平常所避开的,这是一项无比重要的功课。 觉察的第二度空间是深度。潜意识就像一座冰山,无穷广阔而且无限的深。冰山所露出来的一角,仅仅是表面上我们看得到的一个行为——当然也有很多人连自己的行为模式都没有觉察到。所以觉察要向深处去探索:首先你要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然后再看看自己的行为之下还有些什么样的思想模式,造成你这样的行为;在思惟的下面还有所谓的感觉,比感觉更深的地方有情绪,比情绪更深的地方有所谓的伤害,比伤害更深的地方有害怕、恐惧。而在比恐惧更深的地方有渴望、欲求的失落与满足,而再往下还有我们的价值系统。举例来说,每当有人误会你的时候,你就离开那个人,你觉察到自己这种行为模式,就可以向更深的地方去看,当你离开的那一刹那,你头脑中浮现什么念头?或许在那一时间,你头脑里浮现的是:“唉,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算了吧!”这句话在你生命里是否也是一个思想模式,它是否常常在把持着你的许多行为,总是浮现在许多主要的关头,然后影响着你的行为、你的决定呢? 当你觉察到这样的思维模式时,或者可以更深刻地去看,伴随这个声音涌现的是什么感觉。也许当你身体离开这个人,脑海浮现“算了,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的时候,可以觉察到自己有无奈、不满、冤屈、无可奈何、挫败等等的感觉糅合在一起,同样你也可以再去检讨自己的生活里是不是常呈现这些感觉?你对它们是不是很熟悉,它们是不是在你成长进程中,始终牢牢随同着你?当然你也可以到更深的地方,可能会发现其实你有恼怒、有一些生气、有一些难过、有一些悲伤,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感觉一下这些是不是在你平常生活里都很难表达出来,你老是让它们留在生命里,甚至扩散到许多其他的范畴跟人际关联中。这时候,你已经进入了情感的深度,兴许不仅是觉察到你会离开误解自己的人,你也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算了,有什么好说的,说了也没用!”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无奈、无力、无助,想要放弃的感觉,你也感觉到自己悲伤、难过、愤怒的情绪。实在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不被懂得、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伤害。假如是别人曲解你,也许你不会有这么深的痛,然而如果你曾经为这个人付出很多,你这么关怀他,这么在乎他,所以当他误解你时,你的伤害就特别深。或许你可以进入更深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的害怕,你害怕:“他会以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害怕被误解,害怕当他误解你时,可能会失去这个朋友,自己可能会变得孤单,也可能你害怕的是孤单。

        当你再更深地觉察时,当看到自己的渴望落空时,这会使你担心将要失去别人对你的关心,会失去很多很多你生命里深深渴望的需求。当然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觉察,自己生命里是不是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去找寻这些被认同、被需要、被赞赏、被尊重的需求。当然你也可以向更深的地方去觉察,你的价值观告诉自己:必须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好人,你才是一个好人,才有存在的价值。然而你生命中的这些价值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觉察的第二度空间有多么深。有些人只有觉察到某一范围的深度,譬如当他觉察到愤怒时,就把自己的怒气表达出来:“哼,我现在很生气,我就是不想和你说话!”这种深度不够的觉察,很可能会破坏一些人际关系,所以训练自己觉察的深度非常重要。

        在刚才的例子里,如果你能向对方说:“刚才你误会我了,我很难过、很生气,也觉得很委曲,那是因为我很在乎你。对我而言,你是一个重要的人,我很珍惜我们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受到伤害。我也害怕你真的就以为我是这样的人,我害怕会失去你这个朋友、失去你对我的认同,我也害怕变得孤单。我想在我的生命里,被别人认为是好人,对我的存在来讲很重要。以前我不了解自己,脑子里总是想‘算了,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然后就让自己离开,可是现在我想试着向你表达这些感受,希望你能知道这些。”如果你的觉察能够做到这样,而且也试着去做完整的表达,我想你整个生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所谓觉察的第二度空间——觉察的深度。

       觉察第三度空间是时间,也就是说,当你和外缘接触时,是否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生命里的发生?我们称这种觉察为无间的觉察。看到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在当下就能停下来看一看“我这个不舒服到底是什么感觉?他的哪个部分、什么特质让我不舒服?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想要我做些什么?我对这种感觉是不是一直都很熟悉?”就像这样,在平常的生活里,碰到每一个发生、每一个外缘的刺激时,都能保留一份能力和一份觉察来看看自己,而不是立刻武断地认定对方是一个讨厌的人,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事实。而真正的事实是,它只是自己生命里的一个投射,它可能与你生命里的某一段经历有关系。不论在吃饭、走路、工作甚至是吵架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随时与自己的内在发生在一起,就是无间的觉察。所以觉察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觉察有宽广度、深度和无间性。如果你开始向修行的领域里走,请试着不停地拓展自己的宽广度,勇敢地接触过去所避开、所没有觉察到的部分,经历更深的地方,去觉察更深层、更深处的内在,从行为进入自己的思想、感觉、情绪、伤害、害怕与渴望需求的失落,直到更深的价值体系,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时刻、每一个机会,去做无间的觉察。觉察是无法速成的,只有下更多工夫,才能觉察得更广、更深、更加的无间。觉察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自己的潜意识,去看清楚自己更多的模式。当你了解自己的模式以后,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看看到目前为止,它们在你的人生里,在哪些时候、哪些场合,为你带来创造性的、好的、是你所要的结果;或者哪些模式、在哪些时候为你带来破坏性的,让你不满意、不舒服、限制你生命的结果,然后重新看一看,会发现这些只是你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生存方式当中的一种反应模式,然而现在你可以开始做不同的选择了。我们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被自动化的反应所控制。换句话说,我们将逐渐成为自己的主人。没有觉察的人,生命就好像机器人一样,这个机器人里面的程序,就是他的潜意识,从小到大所累积的经验,就是他的软件设计师。他身上有许多按钮,如果碰到了解这个程序的人或是所谓的“专家”,只要按一下红色钮,这个机器人就开始生气;按下黑色钮,就开始悲伤难过;按下灰色钮,就开始沮丧。有太多没有觉察的人,他们的生命就像这个机器人,被过去的经验控制着,当外界的某一个刺激,触碰到他的某一个点,就会起自动化的某一种反应。

       自我成长从觉察开始,将逐渐深入自己的潜意识,重新做选择,带着意识,带着觉察来做选择,我们将逐渐感觉到身为一个人的尊严,而不是像机器人,觉得到生命有许多无奈,不得不去做些什么,因此当你走上觉察之路,踏上自我成长之旅,开始锻炼觉察能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有越来越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而更多的选择将为你带来更多的自由和自在。作为一个拥有真正自由的人,了解自己的生命的每一个结果,都是经由他自由意志的选择。这样的人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将责任推给环境和别人,他会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人际关系,生命的每一个结果负起责任。这样一个负责的人也不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压力,这样不但他自由了,身边的人也自由了,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是轻松的,所以觉察是自我成长这条道路上的一个起点。

        如果你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今天上算术课时,老师告诉你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二加二等于四,你学会了。放学回家时,在校门口碰到校长,他问你:“小朋友,今天上学开不开心啊?”你说:“很开心!”校长又问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些什么啊?”你会说:“有啊,今天老师教我们算术。”校长说:“那我问你,一加一等于多少?”你很高兴地回答:“一加一等于二。”突然,校长沉下脸说:“胡说,一加一怎么会等于二?一加一应该等于三!你是哪一个老师教的?”在这一刹那,你会有什么反应?我猜想,刹那间你很可能会陷入一片愕然、混乱、不知所措。“奇怪,今天老师明明教我们一加一等于二,怎么校长告诉我是等于三呢?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我到底要听谁的才好?我该怎么办?”甚至头脑一片空白,不知该如何是好。可是如果让你回到现在的你,有人告诉你一加一不等于二,而是等于三时,你会很肯定地告诉他:一加一不是三,而是二。你不会有那种无所适从、彷徨、疑惑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自我成长不是理论、不是技巧、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智慧、一种经验——一种你要重新回到自己本身存在的经验。这是一门向自己本身的存在、向自己的经验去学习、去觉察的研修课程。如果你要学习的是理论、是知识与技巧,那么,花这么多天的时间,花这样高的代价到这儿来太可惜了。如果你想成功,只要到书店买一本“成功之道”;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想要改善人际关系,随时可以到书店,花几十元买一本“如何成为快乐的人”或一本“如何建立人际关系”的书读读,那里面会告诉你所有的方法、技巧和理论,而不需要参加自我的研修课程。

        任何时候,去问一个小孩:“小朋友,你知道一个人要怎么样才会成功?”他一定会说:“一个人要有恒心、有毅力、有自信、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才会成功。”连十几岁的孩子随时都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世界上成功的人,快乐的人,却是如此少呢?这使我想起一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在现代的教育制度下,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现在的教育偏向于知识的收集、资讯的累积与技巧的学习,主要教孩子学会怎样在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怎样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很少教孩子向内自省,和自己的存在在一起。整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文化,都教我们如何修饰外在的自己,偏向外在的价值,在外在的世界寻找我们所要的;而没有一个教育系统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内在才是最丰富的宝藏,我们存在的每一个刹那才是真实的。

        记得小时候和邻居小孩一起玩儿,碰到意见不同或有冲突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告诉对方“我爸爸怎样说,我妈妈怎样说”。用大人所说的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再长大一些,上学了,回到家里,和家人意见不同时,就开始会说“老师怎样说”。再长大一些,我们从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会开始说“孔子说、孟子说、某某人说怎样”。甚至我曾经看过两个小孩在玩游戏之后,有一个小朋友不认账,另外一个小朋友告诉他:“孔子说不可以耍赖。”我不记得孔子说过这句话。或许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活在“别人怎么说”的世界里,却很少回头看看自己的感觉是什么?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我们总是要借着外面的世界和许许多多别人的经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学会了累积许多知识与技巧,总是要用“别人觉得那是对的”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这就是知识与经验最大的不同。

        在真实的人生里,我们经常像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一些知识,都是一些别人告诉我们所谓“对的”情况。可是有一天,突然另一个人告诉我们“不,这是错的,应该那样才是对的”时,刹那之间我们会陷入困惑、迷惘、挣扎而无所适从。因为在我们的内在没有自己生命的经验作为智慧的根本,在我们生命里没有觉醒、没有洞察。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我们一直依附在这个社会和历史的一些人物上。当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现实环境产生冲突时,就开始有了挣扎和冲突;当我们所学的“好坏对错”与他人所学会的“好坏对错”发生对立、冲突时,就会产生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像这些只在脑子里的学习, 它没有经过生命的经验,没有经过自我的洞察、觉醒,都只是属于知识的层面。如果那个刚念小学一年级的你,当天没有碰到校长,回到家里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下班回来又给你一个苹果,加起来刚好是两个,你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证实了一加一等于二。在此后的人生里,你用自己生命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所以直到现在,当有人告诉你一加一不等于二的时候,你不会再感到迷惘、困惑,反而会认为这个人不正常。

         如果我们的生命里有了洞察、觉醒的智慧,那么,我们将不止存在于知识的领域中,更能开始拥有生命的智慧。智慧是伴随着经验、觉察而产生的,如果你此时觉察到自己内心有悲伤、难过或生气,而你又开始敬重自己生命里的智慧,那么无论多少人告诉你这些悲伤、愤怒、难过是应该或不应该、是对或是错,你会坚定地认为它都存在,那是一个事实。从这一刹那开始,你便跨入了智慧的殿堂,开始了解生命的如其所是,所谓的菩提,所谓的智慧、真相就开始产生。所以,智慧是跟着觉察而来,而知识只是接受他人告诉你什么是对、错、好、坏;知识是属于眉毛以上三寸的东西,而智慧则是你用自己的生命、灵魂去学习,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在生命潜能研修中我们特别着重于内在的一些觉察以及和自己接触,了解自己这一刹那在想些什么?我有些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情结在我内心深处、在我灵魂深处正在发生?当下我的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我正在经历的是什么?

        然而,有许多人活在知识的技巧和方法的领域里,他们不但未曾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理解、去充实自己生命的智慧,反而用他们所学会的一些方法和理论去教导别人。几乎每年高考时,电视台或一些报纸媒体,为了鼓励考生,总会找些知名人士给考生一些勉励,最常听到的就是他们告诉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如果能以平常心去应考,就可以发挥实力,得到好成绩。”我常想:要做到把持“平常心”是何等困难。当然在知识的领域来讲,这三个字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在智慧的领域里,我想花上三四十年都很难做到“平常心”这三个字。

        我听过对“平常心”最好的解释就是:假如有一块长二十米、宽三十厘米的木板摆在地上,你当然能很轻松地从上面走过;但是如果同样的木板是架在悬崖上,下面是万丈深渊,这时,如果你也能从这块木板上走过去,就如同在平地上一样安稳、一样从容,这个时候你便可以说你做到了“平常心”。像林海峰这样的围棋高手,也是在围棋的领域里磨练了三四十年,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了平常心来下那一盘棋。

        我也经常看到当一些人碰到困难和挫败,求助于别人时,有许多所谓的“老师”会告诉他们:“看开一点嘛,想开一点就好了,只要你把心里面现在的感觉放下了,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像这样知识性的教导何其多,但是他们真的具备“放下”的智慧吗?什么是“放下”?连释迦牟尼这样有智慧的人,也花了六年的时间不停地求道、不停地追寻,用尽努力,但是最终仍然绝望了——什么都没有。他灰心至极,拖着疲惫的身体渡过恒河,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刹那间,他抬头看到天上的星辰,他得道了,这时候他真的懂得什么叫“放下”。这个“放下”是释迦牟尼花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决定放弃的那一刹那,在他生命最深的地方了解了什么叫“放下”。生命的智慧是要用自己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经验,带着觉察,而逐渐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没有经历过追寻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放下”;没有经历过生命里大悲伤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慈悲;没有经历过害怕软弱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勇敢。

        只有用勇气去经验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去看见每一个存在的事实,才能在生命里开始拥有智慧,跨入智慧的殿堂之后,你将发现整个世界和以前我们活在知识领域里所看到的表象是不同的,你将看到许多事实存在的本质,你看到的是一个跳脱分别心、差异心、“如其所是”的世界,这时你对生命的本质有洞见的智慧而不只看到它存在的表象。当你感觉悲伤、生气的时候,不论有多少人告诉你那是不应该的、不对的,可是他们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因为你了解那个悲伤的存在,不是任何人可以否定的。这个时候你便逐渐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大勇敢的人会去承认,去看整个世界的真相。你看到的不仅是小孩偷钱这个表象的行为,你开始可以看到他更深层的存在,你之所以可以看到这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存在,是因为你曾经勇敢的经历过充满欲望的自己,所以你才能看到世界上最近存在的真相,不是迷惑于表面行为的好坏对错,因为存在的事实是没有好坏对错的,它就是如此。如果你要的只是一个表象的快乐,如果你觉得只有快乐才有价值,那么你一定会痛苦,自我成长就是一个跨入智慧殿堂的旅程。首先你要学会用极大的勇气去面对所有生命存在的真相,刚开始会有极端的痛苦,这是因为在过去的生命里你所学会的安全、随波逐流和生存在他人所谓的正确观念里,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冲突,所以你会害怕、混乱和恐惧,这个时候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但是从这一刻起,你已经跨入到智慧的殿堂,开始寻找真相——生命的真相。慢慢的你将度过这个时期,当你开始逐渐看到甚至能够接纳每一个生命的真相并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只有智慧的人才有真正的喜悦。快乐要走的时候,想要强留它的人会有痛苦;痛苦来时,想要赶走它的人会经历更深的痛苦,痛苦过来时能够和它一起的人才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生命。一个开始跨越智慧殿堂,不仅存在于知识领域的人,才会开始懂得接纳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智慧是和洞察、觉醒紧密相连的,唯有开始觉醒才开始具备生命的智慧,请大家去跳开外面的世界进入到智慧的殿堂,去勇敢面对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即使这个过程当中会有痛苦、混乱和挣扎,但那是生命的价值。自己的存在,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浮现出来,最后你一定可以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人,活着真好!你开始认同世界的每一个存在,不是好坏对错,而它就是存在,就是有它的价值,然后进一步,不但对自己能够这样,对身边的人,对整个世界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把它叫做慈悲。没有批判,没有论断,允许整个世界如其所是,这个时候就叫菩提,而是深层次的智慧。

https://tieba.baidu.com/p/82429797?red_tag=0315306642

http://www.sohu.com/a/221543001_456147

智慧的殿堂——用勇气去接触生命中的每一个真实的发生

http://www.sohu.com/a/167589296_782191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我是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