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2018的开端,对于人生有点追求,不甘一辈子庸碌的你想必已早早做了一整年的规划。考研计划、学一门新语言、一场欧洲自由行、学习投资、书籍清单、转职、健身计划等,看起来,未来总是一片光明,可是真是这样吗?
02
B君今年国内三流大学中文系毕业,他在校成绩优异,申请到了国内名校中文研究所。他2017年设定的目标了,但是如果有一点投资学概念、理性的人,这时候一定会想问B君,你真的要去唸吗?
中文所本来就是偏向局限性的科系,两三年毕业后,工作并不会比较好找,薪资也不会提高多少,但算算你这两三年的机会成本,你不只是要付出学费,如果你现在就去工作,起薪5000k上下,两三年之后,扣掉基本开销后,你也能存到10万多,既然这么吃力不讨好,那为什么B君要去唸?
我们最常听到的反方立场肯定是,如果B君对文学有兴趣,他就该去唸,一个人有了热情,他在那个领域就能更比别人更持久,更有机会成功。
然而你要想B君只是三流大学中文系毕业,他如果有文学天赋,也许在大学时期早就展露头脚,这说明B君成功的极小,导致他选择去读中文所的成本相较之下有些不值得。
03
另一个例子,L小姐是一名程式设计师,工作年,目前已经退休了,她今年才33岁,已经达到财富自由。
研究所毕业后,她进入职场工作,月薪2万,一年后,她就已经还完读研究所时的学贷,并且存下了100万。她是怎么做到的?
初出社会,很多年轻人,比起学生时代,手头一下子宽裕许多,花钱大手大脚,算是犒赏平时辛苦工作的自己。同事换了最新的苹果手机,每一顿至少100块的日常餐食,经常性添购专柜化妆品,买名牌包,出国旅游坐商务舱,面对2万元的高薪,L小姐并没有挥霍,而是把不必要的开销都省下来。
这并不代表她就活得很悲惨,不懂享受,她说:“我现在还年轻,应该尽量去做一些十年后我做不了的事,十年后,爱马仕还在,巴黎香榭大道还在,可是十年后我并不想继续工作。我工作并不是为了存年老退休金啊,而是希望在我身心状况好的时候,就有选择人生的机会,所以我要尽早达到财富自由,我宁可现在多累计资产,人可以辛苦一阵子,但不要辛苦一辈子。”
L小姐把辛苦存下来的钱,拿去投资,努力研究理财,看书籍自学,在投资群组里请益前辈,没事时她会到银行直接找理专聊天,询问投资的标的。就在去年,她正式抵达财富自由,光股利、基金收益和经营部落格写投资心得,每个月平均被动收入竟高达6万。
04
L小姐因为太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当同事每年好几回出国享受人生,下班聚会吃高级料理时,她都能尽量忍住诱惑,把钱存起来。一个人越明确他的目的,知道他想要的生活,他就越有机会能成功。
B君也是一样的,兴趣什么的说法太空泛,人是复杂的,情绪这种事每天都说不准,你今天心情不好,就算是你再喜欢的事那也提不起劲做,唯有大方向的目标与愿望,朝着它走,能实现你想要的生活。
B君如果考上研究所之后,下一个希望达成的里程碑,很明确的可以是得一个国内知名文学奖或是毕业后成为一名文学评论家、优秀的出版编辑等等,若只是“单纯”的因为有兴趣,拥护无用之用的清高书生,那读研的机会成本也未免太高了。
就我所知,那些名牌大学的人文学科学生都是有条不紊在进行学习的,而不是打着这文学就是感性的艺术,随意的态度待之。今天看50页伊利亚德,背一首雪莱的诗......。
05
对未来描绘蓝图的能力,尽可能清楚,并且排出万难坚持下去,不假时日才能达成人生目标,而不只是每年的愿望清单都大同小异,可一项也没有实现。
最近窝在家补番时,其中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
“成功者是停止进步的贤者,
成事者是持续进步的愚者。”
2018,依然在人生的道路在狂飙,并且希望大家越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