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里,我们最不能丢的是希望!

在熠熠生辉的人类文明中,出现过数以千计的民族,有些在历史的长河里融合了、消失了,而有些经历了时间的大浪淘沙,依旧顽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有一个民族受过最深重的苦难,却创造了无比光辉的人类智慧,得到了全世界的敬重,这就是犹太民族。

犹太人给世人的印象就是聪明、顽强、爱阅读、有创造力。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的犹太人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马克扎克伯格都是犹太人,据说犹太人的年平均阅读量是64本书。而当我看了一些关于二战集中营的电影、书籍之后,使我对犹太人心生敬佩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他们面对苦难时的态度。

在苦难里,我们最不能丢的是希望!_第1张图片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维多克·弗兰克尔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解放出来后完成的一部影响广泛、深远的著作。书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在集中营中艰苦卓绝的生活状况,虽然他没有过分地渲染当时的痛苦和惊险,但读者依然能从他那朴素的叙述中感受到毛骨悚然,甚至如履薄冰、命悬一线。二战期间的犹太人集中营犹如一部绞肉机,生活在其中的人如同牲畜一般被圈养着。没有极其坚强的意志,和永不熄灭的希望,人们是很难幸免于难的。维多克·弗兰克尔靠着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完成创作的愿望,坚强地熬过了集中营暗无天日的岁月。通过这一段最苦难的经历,他创造了一门新的心理学疗法,即意义疗法。

直到看到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曾经一度对生活迷茫,很可能是出于一种存在之焦虑。而这种焦虑使我的心居无定所,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怀疑,焦虑不安挥之不去。我也曾无数遍地自问过,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幸而碰到了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为我的思考点亮了一盏明灯。

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这段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单纯的生命原本并无意义,只有当任何事情降临到生命里时,你接受了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事情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才赋予了你的生命以意义。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并不是我们活着的理由,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活着,理解自己的生命,从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们说人要担负起责任,要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想强调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而不是内心去发现,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将这种构成特点表述为“人类存在之自我超越”。它表明了一个事实: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总是指向某种事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某人),不论是作为有待实现的意义还是需要面对的他人。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生命的真正意义存在关系之中,我们应该走入关系,而不是进入心灵僻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一个外部导向的人,相反的,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在的感受,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爱自己真正爱的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忘却自我,看到你所热爱的人和事的本质,达到“我”和“你”的全然相遇。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作为意义永远不会消失。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第一种方法是成就或成功,这个在我们现有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许多人因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并将其视为梦想,这种人往往在自己的领域表现得很出色。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如真善美)、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这一点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父母会将子女、恋人会将对方视为自己奋斗的动力。还有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在他的心中,所坚守的原则可以胜过自己的生命,那么多的为集体、为正义、为他人牺牲的人不就是最好的事例吗?

第三种方法是,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当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现实时(比如患了不可治愈的癌症)我们就面临着自我转变的挑战。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曾经堕落、碌碌无为、挥霍生命的人,在遭遇过严重的打击和变故之后,反而变得更加积极、成熟了。我们钦佩霍金,除了因为他丰硕的学术成就,可能更是因为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在苦难里,我们最不能丢的是希望!_第2张图片

即使在面对最艰难的困境,我们当时可能完全没有能力改变,看起来毫无选择,但至少永远还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即用何种态度去面对它,所以我们永远都可以选择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在我的认知范围里,将这一点诠释得最动人的是电影《美丽人生》,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父亲,用心中永不枯竭的希望和乐观,为儿子的成长建立起了一座最坚固的城墙,在最艰难的环境里保留住了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在最极端的苦难里,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生命之意义,依旧可以心怀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苦难里,我们最不能丢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