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N产业凭借超高速网络信息流和海量的资源匹配,跨界打劫了不少产业,连公益募捐都不例外
——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橙心筹等不胜枚举的网络众筹平台,在短短几分钟内几步操作,便可以发起一次捐款募集。
而互助型网络众筹平台这个细分领域,也在短短5年左右时间里,完成了从出现、成长、爆发式增长、同行厮杀、向头部聚焦的生命周期阶段。
领头企业们,从一个个帮助困难家庭紧急救治需要的善心愿景,俨然成长蜕变为让亿万人互相帮助保障的公益平台,二家独大的行业格局也已然形成。
然而,这些在市场厮杀中胜出的大平台们,其用户审核机制在海量操作检验下漏洞百出,频发的骗捐事件和负面新闻,正悄然从内部摧毁着这个朝阳行业。
——试想一下:10元钱买了一瓶新出的饮料,喝了两口觉得味道不好,扔掉。你会觉得可惜吗?然而,如果你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分享的XX筹链接,你会愿意捐款10元钱吗?
相信约八成人内心向善,然而愿意点入链接捐款的人比例恐怕是倒过来的。这种行善意愿与善举之间的不匹配,本身就很说明这类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
纵观时下人们关于各个网络募捐平台的诟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①募捐人“救急救穷”标准不明,骗捐行为不断透支平台公信力;
②滥用平台的行为难以发现、制止、防范;
③对传播途径缺乏研究,难以掌控消息扩散质量。
笔者结合营销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原理,提出解决对策,以破解困局。
问题一:募捐人“救急救穷”标准不明,骗捐行为不断透支平台公信力
在网络上,关于众筹互助热度最高的,就是德云社吴鹤臣水滴筹为首的网络骗捐事件,让公众最为愤怒的便是有些募捐者明明自己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比如有房甚至不止一套房和车),却“自认为”短时间内无法拿出足够的钱来支付治疗费用,因此希望由社会爱心人士来帮助承担。更有甚者,有筹资人被人扒出家庭条件富有甚至在社交网络上炫富的情况。
出于一个好的初衷、帮助贫困人士度过难关、甚至帮助一部分有产人士救急的众筹平台,因为能够轻松的发起资金筹集,而被相当一部分人钻空滥用,无论是平台的审核还是事后被人发现都不易追究其责任,其在众筹上行骗几乎没有成本——大不了筹集的钱退回去。
筹款平台对于“救急就穷”标准的模糊不清、对于筹款发起人的审核不严、对于受助人是否真的需要帮助没有全面的判定标准、对于定义受助人真实需要多少帮助没有完善的衡量体系,募捐者众筹的真实度完全取决于自我道德约束,最终导致各种说不清楚的募捐行为。
审核与监督——整个网络筹款链条没有打通的最后五公里,衍生出各种负面新闻,让越来越多人不再相信筹款平台。
诸多如“如何确认这个进行众筹的人真的需要帮助?”“如何知道我们帮助的这个人并没有比我们更加富有?”这样的疑虑,让筹款平台创造者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网络救助国度,慢慢毁于信任危机。
这一大问题可以细分为三个痛点:
①平台适用求助人群的定义不明,容易引起争议;
②缺少捐款对象跟踪、反馈,捐款如扔钱入水
③防不胜防的骗捐行为让人们对平台的信任逐渐丧失。
破法:健全平台审查机制,重塑平台公信
1.建立适用性定义体系,重塑道德防线
在不断解答用户“什么样的人应该得到帮助”、不断解决滥用求助功能问题的同时,不断明晰应受助者的基本判定条件。平台也许不能调查并公布求助者的各项资产状况,但是可以请求助者填写采用声明保密的问卷,以此判定求助者是否应当筹款。并可告知捐助者求助者是否填写过这个问卷,以增强求助者的可信度。
2.强化求助者评审机制,严控滥用平台行为
对道德防线进行体制层面的强化——做上一条想做却做不到的事:调查求助者情况。
作为公益性的业务平台,与掌握信息的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机构合作共享、互通部分用户信息,使得用户身份、情况无法作假、捏造,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这取决于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一体化融合、互联网化管理的进程等太多宏观因素,如果谁能率先做到这点,将成为市场上新一轮游戏的新赢家。
不仅如此,在将来,通过与医疗机构、保险机构进一步合作,以了解求助者所患疾病的医疗费用构成与报销额度,完善求助者的求助审核和具体资金需求分析,将求助者信息真实性与可信度提高到接近100%。
3.建立失信惩罚机制,骗捐者无处藏身
一切刻意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对低廉的犯罪成本。这些公益筹款平台被滥用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滥用者的成本太低——他们根本不会受到制裁与惩罚。
——大不了就退还筹款,不是吗?
建立有力的求助者失信惩罚机制,是平台有效杜绝骗捐、提升公信力的重要一步,例如:
①在使用平台募集到的捐款,一旦被发现超出治疗需求或未用于治疗,将被平台拉黑,永不得再使用。
②一旦发现以上骗捐行为,平台将官宣通报骗捐者信息,欺骗者身败名裂是必然的。
③如维权骑士一样,与各大同业、互补平台如银行、保险航空、铁路、公共交通等机构合作,共享失信者信息,失信者、骗捐者将无法办理合作平台的任何业务。比如一旦发现骗捐,全网通报,骗捐者不能贷款、购买保险、搭乘交通工具等。
问题二:缺少捐款对象跟踪、反馈,捐款如扔钱入水
相比传统商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其中一种最重要的属性便是互动机制——“互联网+”能让互动更丰富更有趣。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想法、行为、努力能改变品牌时,品牌认同度与忠诚度便大大提升。
同样,当人们捐款时,亦希望得到反馈,希望自己的善举能让一些事情好转/更美好。
结合这类筹款信息的扩散方式来看,一般在社交网络上(比如朋友圈)看到的急症重症筹款求助信息,发起者/求助者往往并不一定是受众直接认识的一度人脉,而是朋友的朋友的家人等二度、三度甚至四度人脉,能说得上是身边的人,但是却很有可能不曾谋面。除非散步筹款信息的人自觉的跟进/直播受助对象的情况,或是捐款者主动找扩散者问起,否则捐款人将无从得知钱款的去向、受助者的后续情况。
众筹实际上相当于公益性质的网络私募,花出去的钱后来用到了何处?清单?这些投资又产生了什么效果?病人的病情是否有好转?他感谢我吗?这些都是每一个花了钱的“投资人”会关心的问题。
而大多数众筹互助平台,没有这个功能。这使得网络筹款平台与传统的捐款渠道并无差异——钱一捐出,渺无音讯。
破法:建立用户反馈、激励机制,推动二次善举
1.主动推送受助者后续情况,让捐助者知道自己善举产生多大作用
当一个人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的XX筹募捐消息进行过捐款,当他再次看到类似募捐信息时是否捐款,是不确定的,因为上一次的捐款行为也许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感觉和印记。
对于每一个新的捐助者而言,或多或少会好奇自己捐助的对象是否得到了有效救助。
如果平台持续的跟进受助人情况,并以合适的频率向捐助者推送,到受助者最后摆脱险境时,捐助者能看到“由于您贡献的X%帮助,受助人得到救助并已康复痊愈”的消息,受助者得到的救助被量化并分解到每一位捐助者身上,捐助者能感受到自己多大程度的帮助了他人,引起捐助者内心的触动,将是一股推动他二次善举的能量。
2.掌控善款去向,确保用途正确
从捐款到受助者反馈的过程,是建立平台与用户信任的重要时机。如果一名捐助者在捐款后,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反而被媒体的负面新闻抢了先,基本上平台就失去了这个用户。
捐款者作为募集总资金的“股东”,理应知道:钱款是否真实帮助了筹款人的急症重症治疗、钱款的去向和使用金额处理、钱款开支构成与项目、够与不够和多余钱款的处理,这些信息都能大大增加平台和受助人的可信度。
同时,专业的掌握疾病、治疗和费用构成情况,能树立平台专业的形象,同时有助于提升平台的可信度。
3.建立受助者感谢机制,给捐助者一点鼓励
平台本身的功能,是通过互联网,将人们出于道义愿意为他人提供的帮助,汇集到有需要的人身上。一个追求正义、有情有义的平台远比一个冷冰冰的资金汇集、转移工具更能得到人们认同,因此建立鼓励帮助与感恩的用户文化,是平台筛选用户、增加用户认同和黏度的重要一步。
起点,可以是由平台为受助者准备一封感谢信,并建议签发给所有捐款者,让捐助者得到来自受助者的感谢,让冰冷的资金流动两头产生温暖的互动,是对捐助者善举的重要鼓励。同时,弘扬知恩图报的文化,也有助于塑造平台IP。
问题三:对传播途径缺乏研究,难以掌控消息扩散质量
信息的传播途径,对传播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纵观各类网络众筹互助平台,传播以微信朋友圈为多,那么对于信息扩散的质量,朋友圈的属性和传播特性就起到很大作用。
时下的微信朋友圈,颇有趋向网红炫富兼带货、微商讲故事夹带货的封闭社交平台的形势,广告、外链、标题党大行其道,在这样的社交环境氛围下,平铺直叙的XX求助筹款信息,如果没有配以转发者因循诱导、慷慨激昂的陈词,存在感小之又小。
一个封闭的平台再大,它的信息最终需要放到开放的社交渠道中传播,面对激烈的流量竞争、用户认知抢夺,理想的定位、缺乏清晰的用户画像、迫切的实际需求间,难免产生激烈的碰撞。
破法:建立用户互动机制,使帮助他人成为一种“好玩”“时尚”的社交
1.强化互助社交属性,一次善举结交一位朋友
提升消息传播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增加受众的参与。
发掘平台的社交属性,让捐款者、受助者进一步的去认识对方,通过增加平台上“供需双方”的认知达到提升平台信赖度、提高信息传播质量的目的。
允许向捐助者适度开放帮助了同一位受助者的其他人信息,通过捐款这种有共性的行为、认识同一位受助者使这些潜在三度、四度的人脉之间建立连接,由于场景的特殊性这样的社交一开始就带有着认同——彼此都是善良的人。
2.开展线下活动,让默默助人英雄走上舞台
让一种行为成为习惯的本质是通过不断的激励,而增加一个平台粘度的本质则是吸引用户不断“积分”并在每个阶段兑换一个“大奖”。
作为网络众筹互助平台,粘度的提升则体现在提高筹款的效率、加强捐助者的二次善举倾向,这对社会、对平台本身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所有网络平台想要让用户进一步增加认知,线下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
通过多样化的线下活动,将一群同样乐善好施的人聚集到一起,并为他们每一个人颁发不同的奖项,给他们的奉献行为一个名分与交代。肯定他们帮助他人的行为,让用户在平台找到自我认同的同时,也增加对平台的认知和认同。
3.建立利益反馈机制,让“善有善报”
关于公益类平台的粘度机制,不妨可以学习一下血液中心——一个人一旦进行过一次献血,血液中心将永久的向他推送鼓励再次献血的信息,并且献过血的人将在血液中心拥有“积分”,即当这个人需要输血的时候,血液中心将能优先照顾他。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知道自己通过平台帮助他人之后,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平台会给予更多的特殊支持,别人也会更愿意帮助他,那么在这一个“互助互爱”的氛围下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帮着别人呢?
大懒熊写的东西很多,喜欢本篇商业分析的,敬请关注专题《商业学术研讨》或文集《营销家W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