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现实

7月9日,阴。

阅读书目:《失乐园》。

作者:渡边淳一被称为日本情爱大师,是现代日本文坛“中间小说”的代表作家。这种“中间小说”处于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中间地带,文字优美,情节通俗,受众很广。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渡边淳一也是“弃医从文”的典型。他创作的小说《光与影》获得日本最著名的文学奖——直木奖。代表作有《光与影》《无影灯》《失乐园》等。

爱情与现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金句:

不过对我来说,现在最重要,不抓住现在的一瞬间,以后过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啊。

世间所有的胜败争斗,最痛苦的并不是失败之际,而是承认失败之时。

说来说去工薪族就是可悲呐,一旦认为你没用了,就像废纸一样被扔掉了。

对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

当遇到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越描越乱的难题时,只有依靠身体来交谈了。

记录与感悟:本书被日本文坛誉为“震撼心灵的划时代杰作”。1995年9月开始,其在报纸上连载;1997年2月这本书在日本一问世,仅仅20多天就连续4次再版印刷,销量数百万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以此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日本热播,引起巨大反响。 “失乐园”一词因此成为日本婚外恋的代名词。

一、凛子与久木的相恋过程与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凛子与久木的相恋过程。37岁的凛子是东京一家文化中心的书法代课老师,五官精致,看起来高雅矜持。丈夫是帅气高大的医学教授,在日本很有地位,但两个人的共同语言很少。在一次活动中,凛子认识了55岁的久木。久木是一家公司的编辑,事业如日中天,却因为人事变动被调任闲置。闲下来的久木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和妻子只剩下亲情,突然想好好爱一次,把目标锁定在凛子身上。两个人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满足,精神上也互相欣赏,他们既想保障家庭稳定,又想在婚外经营自己的爱情。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20世纪90年代,日本爆发经济危机,有的员工被裁员,有的被调任闲置,很多人都有一种被公司抛弃的感觉。这种情绪被带入家庭中,无性婚姻的增加,随之产生大量的出轨、离婚现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怀疑、迷茫、缺乏身份认同感。人们需要精神上的抚慰作为人生依靠,也需要肉体的温暖来确认自我的真实存在。《失乐园》这部作品,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理慰藉。

二、凛子和久木的感情发展过程与相关的日本文化。凛子和久木的感情发展。两个人相恋后,肉体与精神都互相依赖。随着感情的深入,这段婚外情开始影响到家庭。凛子的丈夫坚定地告诉凛子自己绝不离婚,要用婚姻束缚住她,凛子的母亲也以凛子为耻,要与凛子断绝母女关系。而相反,久木的妻子果断要求离婚,婚外情的曝光也让他渐渐被同事孤立,对工作仅存的一点期待也没了。他们被动地远离了之前的生活,只有和对方在一起才觉得不孤单。物哀审美情结。物哀,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幽深的情绪。这个“哀”字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悲哀,它包含了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物哀,是日本自古就有的美学思潮,它包含的情绪很丰富,感觉却很恬淡。比如日本国民喜欢残月、花落,这其中的情致就有淡淡的似有似无之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恬淡。这种审美又深深地渗透到日本的文学中来。《失乐园》这本书充满了物哀之美,让本来世俗的婚外情变得唯美起来。日本的性文化。日本文化对性有着东方民族较为罕见的宽容。在日本神话《古事记》里,两个天神围绕着一根天柱转一圈,他们相结合就生下了日本人,可以说,关于日本起源的神话就有了爱与性的色彩。日本神道对爱与性的宽容态度,不仅影响日本人的伦理观,也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审美情趣,形成日本文学的好色审美观念。至于渡边淳一描写性爱的原因,他曾在访谈中说“自己只是想写最真实的两性世界”。那些唯美露骨的描述,只是他表达思想的手段,他想让我们从中看到人物的情感转变和纯真的本性。

三、故事的结局与日本的生死观。关于结局。凛子与久木为世俗社会所不容,被家庭和公司抛弃,因为害怕感情走下坡路,他们都没有结婚的欲望,为了保存炙热的感情,于是,两个人开始商讨自杀的方式。他们希望死后的样子不难看,就把目标锁定在氰化钾。处理完琐事,他们出发去了凛子家在轻井泽的别墅。在这里,他们最后感受彼此的温度,在情感高潮时,久木喝下混在葡萄酒中的毒药,自己咽了一口,把嘴里剩下酒喂进凛子口中。被发现时,两个全裸的人紧紧相拥,很难分开。警察打开他们写给世人的遗书,遗书的内容是“请原谅我们最后的任性,请把我们两人一起下葬,别无他求”。日本的生死观。一方面,日本人认为,在活着的时候,生命要尽可能地绚丽多彩,像樱花一样盛开。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一种宇宙秩序,死是生命中的一种常态。人死去只是肉体的消失,而精神与人共存于一个宇宙中。这种生死观简单来说类似于“活要活得充实,死也死得从容”。这样,日本民族意识形态上就有一种悲壮的“敢死”意味。凛子在自杀之前,真心地感叹活着真好;在赴死之时,也淡定从容。就自杀而言,自杀有时是为了尽忠,有时是为了谢罪,有时是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凛子与久木的死不是对生的毁灭,而是实现永恒幸福的方式。行医经历对渡边淳一写作的影响。渡边淳一见过太多的死亡,深深地体会死亡带来的绝望与虚无。这种对生命的无力感让他转而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肉体的生命无法避免终结的命运,但精神上却可以实现永恒的延续。渡边淳一把死亡作为探讨对象,通过文学思考死亡的哲学层面,进而表达对生命的敬畏。死亡意识成为他作品中与生相依而存的一个主题。在渡边作品中,当生命的尊严受到疾病、世俗、平庸等威胁时,死亡往往是主人公最好的归宿。渡边淳一小说中有一种“向死而生”的色彩。

书中情节并无曲折之处,伴随两位中年男女的情感逐渐深入,当爱情的浪漫与现实的残酷相撞,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共赴死亡,平淡的情节背后是现实的责任、压力、脆弱心灵的影响,人心从来没有那么坚强,有时从容赴死比苟活于世更来得容易,太多的扛不住的瞬间,或许这便是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情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