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笔头记录365天,珍藏岁月。生活感悟,时光足迹,日常拾掇,灵感源泉。
二O一九年第二十五周
7.1星期一晴
今天是98周年纪念日(为规避封文而省略几字)。
火红的七月,计划深读乌以风编著《天柱山志》。《天柱山志》1984年8月第1次印刷,印数5000,定价:2.60元。
早年有知,本县有位天柱老人,姓乌,著有此书。去年终于在93岁诗翁张维成藏书处讨寻真本。其时我曾于《孔夫子旧书店》查询,共有三个版本,最高标价400元/册,最低百余元,标价低的封面装帧不一样。我只得向张老借回复印,当年2.60元/册,我拿去复印一本优惠价80元。全册473页。第二天奉还给张老,张老语重心长地说,这本书在源潭是孤本,你复印收藏意义重大。后来,在家乡另一个交流群里,一位编著《乌以风传》的作者告诉我,他竟花1000元购得一本《天柱山志》赠予友人。相较而言,我又大赚一把。时间过去8个月了,曾时常翻阅几页,没有系统地认真领悟其内容。今决心花一个月时间重读此书,并以《烂笔头》形式,载其大要。凡引用原文皆打上阴影。
我自谓是热爱家乡的人。倘若对家乡的古往今来不作些了解,那么,热爱家乡又从何谈起呢?这也算我要读本志的初心。
7.1星期二晴
《天柱山志》目录:
自序,例言
卷一 山川纪要
卷二 选胜集
卷三 南岳辨
卷四 营建存废录
卷五 人物小志
卷六 物产简编
卷七 兵革大事记
卷八 山寨记略
卷九 石刻存录
卷十 文选
卷十一诗选
附录、后记
以上为《天柱山志》全貌。本书是乌以风先生呕心沥血二十余年的结晶。出版此志,天柱山旅游开发还是起步阶段,无疑,本志为天柱山开发奠定基础。
后记:此志写于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四年大体完成。随后逐年修订,始作为定稿。
登临天柱绝顶,有文字记载除药农而外,乌先生为第二人。
天柱峰奇绝险峻,游人登者绝少。一九三七年十月,予觅药农六人相助,以长绳系腰缒之而上。平生壮游,此为第一。
诗曰:独步孤峰作壮游 ,恍如御气上丹丘。玄崖秘洞开宫殿,万壑千岚拜冕旒。立极方知天地大,凌空不见古今愁。飘然遗世烟尘外,一啸鸾飞下九州。
第一次登临绝顶的是咸丰十一年李云麟将军,得贺驮子相助,并镌“孤立擎霄”四个大字。
第三次登临绝顶的是二O一八年八月蜘蛛人贺氏涂氏后人,插上红旗,并第二次给“孤立擎霄”描红。
自序
中国名山旧志分类
1.以帝王诰封为主。如《泰山志》《恒山志》《金山志》《焦山志》《宝华山志》。2.以菩萨感化为主。如《清凉》《峨眉》《九华》《普陀》诸志。3.以神仙灵异为主。《龙虎山志》《茅山志》。4.以山川形胜为主。如《黄山》《衡山》《华岳》《匡庐》诸志。
本志特点
以山川为主,兼收风土、人物、形胜、词章。乌老居潜二十余载,登山数百次,山中荒岩秘谷,人迹罕至之地,莫不穷搜周览,细心领会。书中所记山河胜概,为以后谋求开发作好铺垫。
读完《天柱山志》乌老自序,感触最深,莫若实事求是四个字。在众多的文献资料面前,乌老从不轻信传闻和表面文章,如极顶处石刻,既往记载为“孤立晴霄”,这四个字在千米外的天池峰有些难辨,一九三七年他在六位药农帮助下,攀上极顶,用红漆重描,始知为“孤立擎霄”,以后得以更正。他深叹既往许多人未加调查考核,闭门造车,名称方位与实际不符。正如他自序:
志山川不敢杜撰,志人物不敢偏袒,志事迹不敢附会,志物产不敢虚构,志兵革不敢歪曲,志词章不敢盲从。
自序,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言志。言,即为人处事之标准;志,即发愿编志之初心。
7.3星期三小雨
例言
例言:中国名山皆有志,惟独天柱无专书。予来兹山,酷爱峰壑林泉之胜,游赏既久,为之恻然心伤。因念天柱荒废,发愿修志。自一九三八年戊寅至一九五三年癸巳,前后凡十余年,搜资料、考历史、观形态、定方位、别异同、辨讹误,然后编纂成书。不幸志书未成,原稿于一九六七年,被借“扫四旧”之名携去。后予归山,检阅旧箧,见山志原始资料大部未毁,于是重新发愿,再事编修。
第一部分是本志分门别类作十一卷。如上述目录。
第二部分叙述本志以志山为主,讲志范围。东起舒城、桐城,北连英山、霍山,西抵宿松、黄梅,南至安庆以达于江。周围之广二千五百里。天柱山精华所在乃以主峰为中心,西以潜水北以皖水相环绕的区域。
第三部分曰,道教亦为中国旅游事业之开山祖,天柱名列第十四洞天,谓之司元洞府。天柱山在唐宋两代,是儒、道、佛诸教演化最盛时期。摩崖石刻几百首歌赋诗词可为佐证。
第四部分系他亲历密察,所举峰泉名称,反复考校,实事求是。
第五部分,考究史乘,屡经考察,遍地搜求,详加辨正,发掘《选胜集》,这一点为后来的旅游业立下了不杇的功劳。也是本志有别于它志的最为明显的优点之所在。
第六部分,主讲古南岳的来历,千古争论,了然于怀。
第七部分,天柱山遗留下的文物古迹 。
第八部分,天柱人物分儒贤文苑、佛教禅僧、忠义节烈、登山药农四大版块。
第九部分涉及动植物和矿物。这一点也别于它志。
第十部分谈及石刻。众所周知三祖禅林旁石牛古洞摩崖石刻闻名于世,或有记录但并不全面。天柱,因石成峰,峰峰有刻,字托于石,或隐于危崖,或藏在松针影下,就连洞里也有天书。这一点,用心的游客都有记忆。
第十一部分兵革大事记。天柱山西与大别山相连,亘绵千里,关塞险阻,物产丰饶,人烟稠密,为江淮之屏障,乃中原之腹心,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三国孙、周娶二乔,都督陆逊攻皖城,又以刘源抗清为最,上下三千年兵革变乱,不绝于世。这也是区别于它志的最为显著之处。
第十二部分山寨纪略。山必有寨,天柱寨名多达四十八处。有抗清复明,抗日救亡诸多英烈。
第十三部分收集《天柱刊崖记》《皖山游记》为最,唐宋明清高人雅事,散文歌赋,皆显天柱精神。
第十四部分呈显部分图片,以飨读者。
7.4星期四小雨
昨天笔记:7月3日,拜访孔雀东南飞非遗传承人怀宁小市李智海老先生,并获赠书2本,报纸数份,畅叙写作经历和非遗故事。去景点观赏2小时。下午参与《源潭揽胜》再版启动座谈会,接交本地文友,积极发言,机会难得。
7.5星期五多云
《墨香盈室|初识长诗非遗传承人李智海先生》完稿并发孔雀东南飞公号。
7.6星期六多云
上午去皖光苑,看太平塔,博物馆,程长庚张恨水纪念馆。
下午去本镇小路口搜集民间故事。小路口地形似燕东飞,用石板铺路,形意为白蛇吞燕。条把集散地。
7.7星期日小雨
回杨泗经过“金墩”无收获。
二O一九年第二十六周
7.8星期一小雨
加工菜籽油。10点与吴黎明一道上杨泗坊,考察小白果树、大白果树、古墓葬、和尚坟。下午造访老舅兄胡守权,因他身体因素只能算探望一次。
《六尺巷》发布《趣话鸡蛋》。
7.9星期二小雨
《趣话小路口》草稿发于本地交流群,征求建议,无果。
7.10星期三小雨
读了几篇《追光晚唱》李智海先生散文。收到《孔雀文化》编辑预发公号文章。李老师保存的《文学》课本为56年版(原文我写成57年版),打开预览,编辑老师已改为56年。我敬佩他们很用心。
7.11星期四晴
早上致电朱帮胜,相约瞻仰朱果成烈士。
早上与《微源潭》主编先去胡氏宗祠,胡学堂。回程去小岭山一级电站,路遇胡国庆,去柴铺生态养殖厂,折返双峰庵,再去田湾朱帮胜家,与他一道骑车到烈士墓,初步掌握烈士认证过程及烈士生前部分情况。感谢帮胜陪同并热情招待。叙谈间,佩服帮胜的人生经历。
7.12星期五小雨
《源潭揽胜》再版组阁“志异传说民俗美食交流群”讨论美食即舌尖上源潭需要写的条目。
源潭美食:
1 观音槎豆腐
2 水萩粑
3 黄荆槎
4 炒米
5 炸粑
6 冻米
7鸡腿饷汤?
8黄栗豆腐
9南(方)瓜粑条
……
请大家接龙。
7.13星期六多云
《传统技艺:杨泗金丝火把》初稿完成。《舌尖上源潭|枞毛糖》《森林蔬菜观音豆腐》《趣话鸡蛋习俗》四篇发于江老师邮箱。
7.14星期日晴
《舌尖上的源潭|黄栗豆腐》459字发往邮箱。因题材所限,深感短篇把一样美食写好也不容易。不能添加个人情感,纳入一些顺口溜、民谚可增加文彩。
二O一九年第二十七周
7.15星期一晴
《传统技艺芒子扫把》完稿发邮箱。竹桃苑当班日。
7.16星期二多云
昨晚规定时间仅本人趁机补缺计数一篇《墨香盈窒|初识长诗非遗传承人李智海先生》原发《孔雀文化》有改动。
早上朋友圈欣赏三首短诗:
老鹤寒松 丝瓜
一带瓜藤伸蔓多,青青叶上点花黄;偏于园里新愁熟,垂吊根根荫下藏。纯写景。
乐知天命 水瓶
外表文静心滚烫,竹缕锦衣换塑装;无论世道怎变迁,初衷不改遣寒凉。寓意深远。
归途
竹绕农舍景色幽,阿姊堂前话情柔;一桌佳肴解馋肠,万家灯火伴归途。画面感极强。
红旗水库鲁坦河,一源清水两处波;闲时可观鱼戏浪,静处能闻鸟唱歌。
门前清风摇竹影,桌上美酒盛金樽;两种诗情入画里,一片丹诚姊妹心。这家伙发“诗疯”了。
黄栗豆腐难传承
欲知风味纸上寻
槎疏刺密资源少
乡间渐失制品人
《黄栗豆腐》发布后又来了第五篇。
7.17星期三雷阵雨
铁骑七点出发,抵山谷流泉文化园,凭身份证免票游。200余副石刻迎接不遐。购赵朴初题名《天柱山志》一本,原价20,现价228元,初中老师任副县长丁士南主编。上寂觉塔傍藏经楼,逢农历十五斋戒活动。瞻仰迎江寺住持皖峰墓塔。进野中瞻仰陆军176师烈士纪念塔及忠烈祠,原安庆竹署专员范苑声牵头于一九四二年修建,六十年代末损毁,一九九五年野中牵头,本县及周边中小学老师募捐重修。野中旁快餐。下午至潜山市委会某研究室探讨一九三O年杨泗农会活动、一九三八年六月棋盘阻击战相关情况、一九四七年源潭地区张海游击队以及朱老黑等人相关事迹,皆无收获,交流一个多小时返回。于潜山某烈士纪念馆处,室内无照明,漆黑的一团。又于查冲生态园一转,刚到家瓢泼大雨即到。
发布《芒子扫把》。听故事联盟第16次分享。
7.18星期四多云
回想昨天旅程,理了一题《石书无声千古景》,此系列可写多篇故事,抽空再去山谷流泉文化园细细搜集素材。发布《枞毛糖》。
7.19星期五多云
以系红绳的鸡腿子所烧的茶为基调,初稿《趣话茶俗》。
7.20星期六多云
昨天小文发竹桃苑,得云清燕细心指点,比听一堂写作课要好。终定稿为《闲话茶俗》。自觉前后兼顾,大有收获。
7.21星期日多云
收到童主席回复:过去贫苦农家是砍来山楂树枝,剁碎、焙干,用缸罐煨水煎成大碗茶,作为日常饮料的。也有用粗枝大叶的粗茶煨水喝的。
飨汤是本地农家款待尊贵客人的常规宴客方式,特点是丰盛、实惠、独享、解馋。在过去物质极端贫乏的条件下,主人要表现热情大方好客,客人要显示身份地位尊严,主客双方配合默契,都给对方留足了面子。这种民俗,反映了无奈条件下的社交文化。
二O一九年第二十八周
7.22星期一多云
凌晨2点到安庆西候车厅,室外蚊子不多,反而空调间蚊子扎堆,人蚊大战40分钟,拜读江张松新《源潭赋》,收到《六尺巷》稿费。
7.23星期二晴
上班。摘乐知天命方言顺口溜:在地球上,有一个小镇叫源潭
在源潭,有种承诺叫照迈
在源潭,有种无业叫鬼吊混
在源潭,有种回绝叫不范卓,
在源潭,有种无能叫不吊照,
在源潭,有种怀疑叫哈吊港,
在源潭,有种反问叫恩港捏 ,
在源潭, 有种故意叫特味地,
在源潭,有种时间叫等一哈子,
在源潭,有种眼泪叫俺力水,
在源潭,有种婉拒叫恐麻不照,
在源潭,有种厌烦叫搞么家乎,
在源潭,有种本事叫有两哈子
在源潭,有种晚安叫我困告气勒 在源潭,有种掩饰叫假马地;
在源潭,有种语言叫港话;
在源潭,有种捣乱叫哈吊搞;
在源潭,有一种扫地工具叫条把;
在源潭,有种称呼叫嘎公嘎婆;
在源潭,有一种客厅叫堂新;
在源潭,有种睡觉叫困告;
在源潭,有种硬币叫各子 ;
在源潭,有种时间叫上昼 源潭人名堂多得要命。不管是什么人,出门手捧一杯茶,袋里装着大中华,屌本事没有,吹牛逼一套一套,还喜欢抬杠。[呲牙][呲牙][呲牙]发给亲们乐欢。
此短文再添些是篇好章。
7.24星期三高温
凌晨2点上车去合肥,晚上10点回家。网友刘结高评茶俗: 一盏香茗娓娓道来,润肺沁脾。道出了茶道,道出了情怀。百姓喝茶,绅士饮茶,大夫品茶。还有那结婚时的“红子茶”,做事退步说“吃了回头茶”。
7.25星期四高温
摘自彩缤朋友圈:女人的眼泪是割人的软刀子,男人心肠再硬,都经不起眼泪的浸泡。
7.26星期五高温
上班涂膜。草拟三河、杨泗采风行程。
三河,按原版和新框架猎涉区域,江才喜、董文枝墓,古寨雄姿,走四岭上绕吴老屋(农村新貌)下至村部,三棵古松,田湾(高速穿越)风光,进茶铺,主要是九曲弯环的二渡、三渡河很漂亮,双峰庵待定,返回过桥穿小岭山洞进第一道电站,返回又上胡学堂,三百年古桂花树,到古祠(胡),往返停顿三小时。回程,菩萨岩及金银仓,鲁坦湖全貌。
下午
杨泗,高尖平湖,陈老屋,两棵白果树,和尚坟,将军墓,期待猴子石正、侧面图片,仙人坝,华岩头。上自磙子寨下至黄马洒尿全图。
因酷热,身着长裤,戴帽,手巾必备,六点我在小花桥等候,欢迎各位老师同行。
7.27星期六高温
晚饭后,房中有小蛇吃鼠进入壁櫃后背板,求救于消防队,拆除壁櫃,捉到小蛇。全过程140分钟。为感谢消防战士,草拟小文《消防战士除蛇患》至凌晨一点。并转《源潭论坛》。
7.28星期日高温
《源潭揽胜》再版主编童宏祥及成员张若钦张少尉一行,顶酷暑上杨泗村采风。仙人坝、天鹅孵蛋、小白果树、大白果树、和尚坟等处,刘春梅现场制作观音豆腐。许多处照片还有待于无人机升级后择机再拍。
论坛转发《消防战士除蛇患》,改了标题。反响强烈。
二O一九年第二十九周
7.29星期一高温
送文稿到傅老师家。A:他提到蛋俗里送满月茶,娘婆带新人拜访邻里,期望搞好邻居关系,回箩鸡蛋显示博爱的精神;B:鸡腿饷汤之“饷”有可能是“长字念半截,扁字读半边。”导致的,字饷音为“向”。她表现的是主客双方讲究面子,得到“扶犁梢”待遇,又体现出“公家姑娘,私家的媳妇。”纯朴的传统;C:杨泗条把一是份量足扎工好,大桠和小芯扫成尾巴状,但篾箍仍是牢固的。二是杨泗竹桠生长的细桠浓密。非常感谢傅老师提点。
7.30星期二高温
上班涂膜。
先前总觉得单纯写一篇鸡腿饷汤的文章素材太少,经过多次呱白,又有新材料可加工,暂定《“犁梢”上系丝线》为标题,又因百度无法寻找词条及图片,找飞扬帮忙:鸡腿子饷汤已搜集新素材,准备单写一篇,得便时,用整半边生鸡腿氽下水,末骨上绕二匝红丝线(不是红头绳),上压些许挂面,选择好光线,放入冰柜,待缕缕热气上升,摄下。
本文关键字:犁梢一一饷汤一一上香供一一郎舅一一公家姑娘私家媳妇一一讲面子一一纯朴乡风习俗。转发《舌尖上的源潭|“懒汉菜”莲花姜》,进行一次大的修改发布《大吴寺传说|木鱼嘴里闪金光》。
7.31星期三高温
上班涂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感谢平台封了我50篇。那些文章现在进行修改,特别是那些脱离主题硬贴上去文字删掉,修改敏感字词,文章唤发新气象。就像这酷暑天穿着几件衣,脱去臃肿外衣进入空调间那么舒爽。
小结:本月原计划读乌以风著《天柱山志》,3日《源潭揽胜》再版举行第1次座谈会,分配各人职责,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重心又一次大转移,上班、釆风、理稿、请教老师。《民俗美食志异传奇传统技艺》版块,个人暂定用三个月时间把原写的文字进行二次创作,新内容多与乡贤们讨教。
重发3篇被封文字;创作发布10篇文字,整理完稿8篇或发本地公众号平台,收获满满。
一个月来,新购十几本书。酷暑高温走村串户,交了许多新朋友,听取多方面意见,增加了见识,积累了许多新的写作素材。平时与本地文友交流,取长补短,丰富了阅历,这对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