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你,童年的小伙伴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亲眼目睹了周围人的悲欢离合,陶渊明笔下田园诗意的生活我真的没有看到,我看到的是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和在烂泥里产生出的并不绚烂的希望。我就认识这么一个小伙伴,他的命运就是当地农村生活的典型代表。

      这家共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上世纪80年代还不流行到大城市打工,一家人就靠着几亩地种庄稼活着,尽管主人很勤劳,可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他们家的二儿子是我童年的好伙伴,我记得他经常跟我抱怨没吃饱肚子,因为他们家每吨饭都按量分配,绝对不能多吃,8、9岁的年纪他就已经有了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的安排,他跟我说他长大以后一定要离开家,做倒插门女婿也行,只要能逃离他的家庭。他很聪明,轻轻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绩,但他总跟我说,他不可能走读书这条路,家庭情况不允许,他总是跟我说他很羡慕我能够读书,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他,只记得他清澈见底的眼睛里那淡淡的忧伤。小小年纪他就已经知道了生活的艰难,现在想来真的让人心痛不已。

      我们常在一起玩耍,他是大人们眼中的野小子,而我却是人们口中的老实孩子,性格迥然不同的我们居然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到山上摘酸枣,装上满满两口袋,上课的时候偷偷享用。我们一块儿到村里的果树上偷摘苹果、梨、桃子,惹得大人们一顿臭骂,而我们则一边偷笑一边大口吃着战利品,心中还有小小的得意。我们一起用泥巴做玩具,他能找到山上最好的红粘土,又黏又结实,我们做拖拉机、坦克、小汽车、手推磨,那时候农村缺水,我们有时候就撒尿和泥巴,玩得开心极了。

      后来我随着父母转学到了县城里,与他的联系逐渐稀少,有时候家里人回乡下办事,他总是会跑过来问我有没有一起回来,得知我并没有回来,他脸上挂满了失望。而我只要回乡下,一定会去找他玩,要离开的时候,我们总是依依不舍,他会一直把我送到村外,站在最高处看着我离开,直到我走出很远,回头望见他还站在那里。

      等我上了中学,学习逐渐紧张起来,父母也整天催着我为了考大学而努力,那时的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我也一头扎进书堆里,很少有时间回乡下了,跟这个小伙伴也渐渐失去了联系,偶尔想起来马上就被学习冲淡了。

      高考完的那个夏天,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街上闲逛,出人意料地我居然在县城大街上遇到了他,那时我们都已经长大了很多,他已经成为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我们彼此都特别高兴,兴高采烈地聊了很久。他告诉我他正跟村里一帮人在县城郊区打工,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他听说我上了大学很又激动又羡慕,眼睛里含着亮闪闪的泪花,一个劲儿地说以后可别忘了我啊,我斩钉截铁地说哪儿能呢。

      话虽这么说,可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真的如杜甫所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我从别人那里知道,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家,做了外乡人的倒插门女婿,正如他小时候希望的那样。

      他哥哥外出打工下煤窑,不幸遭遇矿难没有生还,我有次回乡下的时候还去看了他孤零零的坟头。他姐姐后来嫁给了同村的男人,可惜后来男人得癌症40来岁就去世了,姐姐30多岁就成了寡妇。唯一幸运的是他弟弟,自己做小生意赚了点钱,在县城郊区买了房子,也离开了老家农村,如今农村老家只剩下了年迈的父母。

      听老家的人说他现在过得不错,已经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就是最真实的幸福美满吧。我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虽然如今已经没有什么联系,我衷心地祝福他永远快乐、平安到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祝福你,童年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