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71章与达克效应

在1999年的时候,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邓宁(David Dunning)和伊利诺伊大学的克鲁格(Justin Kruger)通过4个实验设计,系统地针对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两位教授因其探究报告《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于2000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

这个报告的基本观点是:能力不足的人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也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老子道德经第71章与达克效应_第1张图片

关于人类认知的问题,先贤做了很多讨论。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达尔文说:“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柏拉图也说过:“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在《道德经》也有专门的章节在讨论这个问题,见第七十一章:(1)知不知,上;(2)不知知,病。(3)夫唯病病,是以不病。(4)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笔者结合“邓宁-克鲁格效应”,对此章重新进行解读。首先我们梳理一下版本问题,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唐代易县龙兴观的《道德经碑》和敦煌《老子五千文》中并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一句。在最早的帛书甲本中“不知知病。”作“不知不知,病矣。”其他除虚词外无重大差别。

老子道德经第71章与达克效应_第2张图片

按照《道德经》的解释:“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样很好;不知道自己知道,这就很糟糕了”。按照《帛书老子甲》的解释:”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样很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很糟糕了“。那种意思更有道理呢?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两位教授通过重复实验,总结出:实际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用我们传统的阴阳学说来解释,就是:“自己实际上是否知道?”和“自己是否知道自己不知道”二者之间呈现出“阴长阳长,阳长阴长”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自己越是无知,便会越觉得自己知道。这种效应简称为:“达克效应”。

老子道德经第71章与达克效应_第3张图片
达克效应

笔者所是这样理解达克效应的:之所以能登上愚昧之山,是因为掌握了大量不被实践的知识理论,而且在脑海里完成了逻辑辩证,会产生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盲目自信。尤其是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突然之间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会造成一种不错如此的错误判断,导致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真实能力。这种对自己的认知偏差让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也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民间哲学爱好者尤其喜欢批评专家学者的缘由,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典型的夜郎自大,压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绝望之谷是因为拿着自己反复论证推理的知识去实践,我们都知道只有实践才能出成果,在现实中到处碰壁,明明都是对的,为什么不管用?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迷茫,伴随着的是自信的崩溃,这时候的人会表现出两种状态,一是在颓废和堕落下去,二是带着疑惑找问题的根源,.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自己的知识“不管用了”,当自己的能力“不顶事”了,当自己学习生活工作遇到瓶颈了,这时候也是静心学习,获取真正的进步,得到真正智慧的契机,在实践中知道了自己所不知道。所谓“知不知,尚矣”。

走向开悟之坡,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历练。笔者曾经在“何为真?”中探讨过论证方法,所谓“真理”,首先得逻辑上的自洽,道理上能说的通,再者须得实证,如果一门学问不能被实践,不能发挥其描述的作用,不能产生其预期的结果。即使知识都有对的,学来有又什么意义呢?开悟就是切身的体会到了,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以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究竟根源在何处?如果可以把思辨和实证结合起来,反复实践,就可以获得真实的智慧。也就是通过实践的反馈,知道了自己知道。至于个人成就,除了个人水平之外还得看有没有历史机遇。

至于上图中“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说辞,闲人是国人附会上去的,用《道德经》的观点来看:“不知知,病”,连自己知道都不知道,这是有问题的。Kruger和Dunning两位教授的研究也仅仅是指出,当知道之后,便会知道之前是多么的无知,并没有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意思。邓宁-克鲁格效应所针对的内容,在心理学上叫做“元认知”,我们传统上叫做“明”,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明”。如果具备这种能力,不仅仅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而且可以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真实水平。

《道德经》中所讨论的也是这种能力,圣人之所以“不病”,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后又知道自己所知道,知道自己所不知道。所以可以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知。苏格拉底常常用:“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来自勉,是要追求无尽的智慧,而非停留在绝望之谷。

笔者认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正是问题所在”要比“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样很糟糕”更有道理些,换言之,《帛书老子》中“不知不知,病矣”要比《道德经》中“不知知,病”更合理些。

你认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道德经第71章与达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