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读书笔记

author:陶短房 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书,而是作者的随笔集。
每篇都能独立成文,或解决一两个问题,或对某个太平天国的人物进行了一番不同的分析。

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那个时代的各种小人物。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写小人物的原因是“历史从来都不是由大人物、英雄书写的”,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题目。历史到底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创造的呢?如果说英雄顺应了历史,光靠他一个人恐怕也没有办法成就大业吧?如果说人民创造了历史,你看看有多少此因为失去领导而使事情遇到了重大挫折呢?

当看到洪仁玕的时候,突然想起历史课本对于他的《资政新篇》评价挺高的,可是在他到达天京之后,对于洪秀全的种种行为,不但未加阻止,反而推波助澜,甚至变本加厉的推行。就像书中言: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想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对于中国文化中那些根深蒂固的丑陋的观点信念无法从自己的血液中清除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可见人想革自己的命是多么的困难。一百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抱着这些陈腐的观点而不肯改变呢?

书中的结尾说到的一个观点也是我非常赞同的,我们受到的教育,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永远都想楚河汉界一样,划分的十分清楚。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或者抓住一点攻击。在探讨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非我族类,其心可诛。只有认同了我的观点,才能有继续的可能。否则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了。如果实在说不过,那么就大喊着:“革命之后杀你全家的”话为自己壮胆了。

“社会在演进,时代在变迁,昔日之圣贤,或成近日之魑魅”。现在很多时候,有的人都是抱着自己的那一套,死命不肯改,不愿意也不想听到不同的意见。虽然从小就知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可是到了实际中,好像没有几个人愿意这样去做。

太平天国的晚期,由于洪秀全对洪姓的重用,对外姓的排挤,造成了很多外姓大将在外拥兵自重,最后幼主洪天福贵逃难想投靠李世贤,偏偏每次都是差一点就追到,终于被杀害。而李世贤打出“复国”的旗号,既没有可以令诸侯的天子可挟,也没有名正言顺的总统三军的头衔可以利用。多么微妙的关系啊。

有一个问题挺奇怪的,就是全书一直没有一片专门的文章介绍李秀成,李秀成只是在其他的篇章中按照史实出场,完全成了配角,连李秀成的弟弟李世贤都有一篇专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都没有一篇文章介绍,不能说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也许有我不知道的内情吧。(PS:作者本人回复我说李秀成在《这个天国不太平2》有专门的叙述,1中没写的原因就是因为篇幅不够。说起来2到现在也没看,挺对不起的。)

对于作者考据历史的能力,我是十分羡慕的。书中介绍作者深受罗尔纲先生的影响,有机会一定拜读一下罗先生的著作。在这里做个记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天国不太平》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