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很高级,很喜剧。
大年初一,我在家里刷了两遍《囧妈》。心里不禁赞叹:“徐导,流弊!”
《囧妈》,真能担得起一部“家庭治愈剧”的评价。
影片的开头直截了当的表达出徐伊万和张璐的小家正面临破碎,男主很想挽留又故作高姿态。
细节体现在徐伊万在张璐进门前迅速把他们俩的合影扣下,这个动作更加凸显出他对这段婚姻的不舍又不想被张璐发现。
分别时,妻子嘱咐:“你能不能好好陪陪你妈,给她一个拥抱。”男主瞬间炸裂,那种不耐烦和莫名其妙尽在举手投足间。
此时的徐伊万,婚姻亮起红灯,和母亲的关系也比较恶劣。
阴差阳错,他错过了飞美国的班机,为了拿护照,只得回妈妈家去取。意外的是,妈妈已经要乘坐绿皮火车去莫斯科了。家门的密码锁之外,又焊上一把大铁锁。他根本进不去。
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徐伊万去车站追妈妈。相遇即争吵。他指责妈妈不按约定好的等他回来飞去莫斯科,擅自做了绿皮车还不告知他;指责妈妈加了锁。
风风火火的取完钥匙,他赶时间离开。可走出车厢门没多远,发现护照在妈妈那。于是他不惜冒生命危险扒火车,最终拿到了护照。
火车已开动,再下车得等到下一站,需要6个小时。正是在这个空间里,母子二人不得不相处一室。
徐伊万还是先忙工作,给助理打电话。妈妈也不管他这通电话重不重要,一直不停的投喂儿子小番茄、甚至还有一个煮鸡蛋。
快闪的画面里,妈妈不是在投喂就是在准备投喂的食材。徐伊万生无可恋,计上心来,发泄式地将小番茄从厕所窗口一颗颗扔出窗外。
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了解到妈妈多年来心里有个遗憾,她这么早出发、坐绿皮火车去莫斯科是为了圆一个演出梦。
……
可伊万妈妈这样的关怀真的很让人窒息。在一次又一次的多疑和控制下,矛盾终于大爆发。徐伊万控诉母亲种种强加干预和无法沟通。在冲突中,反复出现一句台词:“你有听到我说什么吗?”
母亲愕然。
火车到了车站,她出走了。穿好衣服、背好包,头也不回。
儿子着急了,他迅速背好行囊追上去,可她已经走远了。徐伊万在车站一遍一遍大喊着妈妈的名字:“卢小花!”,一边在人群中找寻。
他很害怕。
怕妈妈就这样走失。
怕再也找不到妈妈。
终于,在一个偏僻的雪地里,他找到了,第一句话便说:“妈妈,我错了。”
徐伊万知错了。
他错在哪里?
错在愤怒地表达自己被严控下的歇斯底里?我觉得不是。
他错在哪里?
影片开始时,张璐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看,咱俩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中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徐伊万也在和妈妈争吵的过程中重复了这个句式:“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他心里又何尝不是长出了一个幻想中的妈?又何尝停止这份锲而不舍?
卢一花这下才打开心扉,跟儿子讲述了自己不幸的婚姻,找到了她不安全感和多疑的来源——家庭暴力。
她终于从深陷的过往中抽身而出。
熊来了。
在九死一生中,这对母子都在舍弃自己、保全对方。也以此为契机接纳了真实的自己,开始真正尊重对方本来是一个完整个体的基本事实。后来,徐伊万更是全力以赴助妈妈圆梦。
演出很成功。
卢一花找到了自己。
徐伊万找到了自己。
他们,开始接纳、尊重和祝福。
有人说,这部影片有好多争吵的情景,结局还离婚了,算什么喜剧?
在这趟六天六夜的旅行中,母子二人找到了自己,唤醒了爱,过上了称心的生活,获得了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尊重,这个结局还不够圆满吗?
《囧妈》,不囧。
很喜剧。
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