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

1776年,大多数人记得美国的独立宣言,但很少有人记得《国富论》。前者是政治独立,而后者是经济独立的宣言。美国已经走上了现代化大国的道路了,这时候的中国在做什么呢?我不是学历史的,尽管我很遗憾这一点,但我还是偶然查到了一点——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鲁甸南郊建崇文阁。东方的皇权走过顶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封建社会臻于极致再也没有出路——人口越来越多,生产力的发展看上去停滞了——人们已经放弃了牛耕开始亲自上阵来犁地,是哪里出了错?

请允许我根据我的理解来用我的话总结一下我看到的《国富论》前4章。请原谅我会忍不住发散一下思维。

绪论:

一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由单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率两者一起决定。接着简单介绍后面五篇的内容。第一篇讲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做蛋糕和切蛋糕。老师只要求我们看前四章,都属于第一篇。

第一章(分工)

1、一国之内各个行业如果进行分工,就可以提高生产力;国家之间也可以进行分工,贫国的农业未必不如富国,既然在价格和质量上有竞争力,也是有比较优势的,完全可以参与国际分工。

2、分工的好处:专业而熟练,节约转换的时间,促进机械化又使得机械化得以应用。

3、每个人的日常用品都是由千千万万人劳动生产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分工,都证明了人是社会的动物,无法脱离其他人而单独存在。

第二章(分工的原因)

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_第1张图片

说实在,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点自闭又有点社交障碍的人来说,斯密口中那种动物一旦成年了就可以独自行动不必依赖别人的状态真是太美好了。但我是一个人,真是有点遗憾。

人类的协作和依存是分工的基础,究其最终的原因是协作可以利己。交易是一种互相唤起对方利己心的契约:每一方都认为这项契约是有利于自己的,契约就能够进行下去。我们尽管互相依赖,但绝不是依靠别人的同情心,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别人有用。可以说是一种互相利用。

既然有交易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专业化,可以分工;但是分工绝不是单单依靠天赋来区别,主要还是看环境——风俗、习惯和教育,大约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最开始是没有多大差异的,最后可以用来交换的分工上的差异基本上是后天加诸其上的。

第三章(分工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

1、市场大小决定了交换能力的大小,从而影响了分工的完备程度。不由想起高中政治学到的: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市场太小,消费能力不足,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提高生产力的动力。

2、便利的交通可以拓展市场。交通枢纽、水运码头等等会形成集市-商品集散地-城市。而在工业革命尚未开展,铁路尚未占领陆地的时候,沿海沿河的地方优势十分明显。于是不由地想起高中学地理时那些区位分析,好生怀念。

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_第2张图片
 

有什么奇怪的,农业社会条件下,国内的互通有无完全可以养活全国人并且生活得比辛辛苦苦航海到国外去的欧洲人还要富足,请问中国人那时候为什么要奖励外国贸易?中庸之道,够用就好,过犹不及,做人留一线。

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_第3张图片

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_第4张图片

3、似乎斯密提了一句交通的主权。产权的划分非常重要,像交通这类为贸易服务的行业也需要划分好产权。

第四章(货币的起源及效用)

1、货币起源于交换的需要。高中政治书里说“一般等价物”,似乎斯密还没有提出这个名词,大约用了个类似“通用媒介”的说法,不过我们都清楚,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货币是每个人都愿意换到手的东西,从而避免了寻找匹配的货物。果然,人类从商业形成之初就开始寻求减少交易成本了。

2、世界各族人民曾用过许多“货币”,但最终大家有志一同地决定了金属。金属优点很多,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等。块状金属-加印以示纯度-足额铸币-形式铸币。这几个词是我总结的,不专业,但能够看懂。

3、货币衡量交换价值,而货物还包含着使用价值。然后就要分析所谓真实价值了。

文末的絮叨

前四章大致就是这样。其实在决定学这个专业之初,我就买了《国富论》决定要熏陶一下自己,但最终还是没成——心里有点排斥,可能是翻译版本不好,反正看不下去。总是翻开看前面几章,然后就丢在一边。

我觉得老师给的这个翻译版本很好,一点都没有让人迷惑不解的地方。今天重新看,觉得有很多似曾相识的地方,于是有亲切感,倒少了读不下去的感觉——看来我还是能稍微看一点经济学著作的。

那么,我试图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康乾盛世,中国为什么停滞不前了呢?因为人口剧增,实际上中国的分工应该也臻于极致了——人都多得可以犁地去了。大约是忽视了海外市场的作用吧。国内市场饱和了,没有消费的增加,生产就没有增加的动力。所谓穷则思变,这时候的中国不够穷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我读《国富论》(前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