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自信的组织氛围

在电影《极品飞车》中,男主人公马歇尔出狱后去加州参加地下赛车,出发时,女主角非要跟着他去,为了甩掉这个"包袱",马歇尔及他的团队成员故意制造各种事端,希望她知难而退。期间他们用了很多只有团队成员才听得懂的"术语",比如说"蚱蜢"、"新鲜血液"等等,让女主角听得云里雾里……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女主角不但没有被甩开,而且他们不相爱了。整体来讲,电影很精彩,而我同时关注的是为什么男主角团队成员之间要用专门的"术语"?思考的结果就是,这样显得他们很牛、很自信、有优越感,与众不同。

事实上,在很多优秀的企业,也经常有这样那样的"术语"、"行话",我在华为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们内部就有很多外面人听不懂的话,比如说,一直以来,他们和中兴都是竞争对手,相互之间会有一些埋汰对方的称呼,中兴人称他为人为F7(意思就是夫妻店),而华为的人称中兴的人为26(中兴缩写ZTE,而"Z"是最后一个字母),意思就是垫底货色。或者这是要以贬低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塑自身的优越感,方式可不可取,不好说。但是,在我看来,营造优越、自信的组织氛围之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却尤为重要。

老沃森刚创办IBM时,就要求所有的员工都着黑西服,白衬衫,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是精英人士的行头,而老沃森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IBM塑造全员的精英意识。包括国际奢华酒店----四季酒店,就很注重塑造组织的自信意识,比如说,酒店普通服务员的胸牌上的描述是:为淑女/绅士服务的淑女(女服务员),为淑女/绅士服务的绅士(男服务员)。言外之意就是,你我都是淑女(绅士),分工不同,所以我为你服务,这显然在无形之中就增强了员工的自信。

包括我们服务的安徽某超市,我们都知道超市服务员,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同进工作强度还比较大,更关键的是她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工作而缺乏自信,这个时候,超市的老板娘想了一招,她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化妆、学习服饰搭配、礼仪等,并同时请这些相关的专家到公司来讲课、培训,时不时还举行一些相关的比赛。俗话讲"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这一番培训、学习下来,超市的女服务员个个都变成了"魅力女人",瞬间自信爆棚,甚至于还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首先找到了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测试发现,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有极强的天赋,虽然可能在目前阶段尚未表现出来……让人们感兴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名单中的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然而,真相是,名单中的学生只是被随机抽取出来的。

通过这项研究,心理学家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达"你们都很优秀"的信息,而一旦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注,就会因此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变得更加自信。在学习时也会加倍努力,结果自然便可获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事实上,作为管理者所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不同文化背景、处于不同经济地位、怀着不同目标的人组合在一起,谋求共同发展,如何使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在我看来,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营造一种自信的氛围。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言:"给人以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营造自信的组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