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帐经验】这才是我真正的绘画“方法论”

上一篇介绍了我绘画的白菜工具“家底”,文末留了一个点击率很高的问题,留着这回来写:零基础不会画画怎么能找到一点思路和方法,快速地“上道”!


首先,很认真地声明:本文仅作为一篇个人经验分享,或说给喜欢我的手帐插画的盆友分享。如有专业人士请轻喷或直接关掉,十分感谢!


在此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摘自《世间的盐》)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这问题真没办法能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子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问题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话不能这么说啊!

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的死画,各有各造化。

故事说完了。你的想法还和以前一样吗?

是的,从模仿开始,去观察,然后坚持画,坚持画,坚持画,这就是我的“总方法论”。

那么,重头戏来了!观察和模仿谁都会,但是一落笔为什么就差之千里了呢?因为每次画完我都会去琢磨,花很长时间去对比,去思考,然后默默地写下来绝对不给别人看的“独门经验和秘籍”。哈哈,收!

PS:分享这件事还是非常好的,有交流才有进步!所以,以下几个“法宝”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的第一个法宝:把好位置抠细节

模仿别人的或名画的意义和好处就是你可以通过自己动笔,感受那些大家的风格、构图、运笔、颜色等等。说白了就是“精气神儿”。画的过程中也是在磨练你的基本功,那些点、线条、落笔笔法都只能是在你的练练练中,慢慢有所体悟和提升的。港真,这个谁都帮不了你。

其实我现在也在半模仿,半创作中的阶段。没有灵感的时候去临摹一下名画,灵感来了就埋头画画。这种感觉就像穿越几个世纪去像大师学艺,真的可以帮助你很多!

在最开始模仿的时候,我不是上来就动笔,而是先观察。观察布局,比例,风格等等。就像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会先看简介、作者、主要观点,看完封面和目录你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然后,我们再继续下一步骤:给画中的景物人像定位置。这步说来简单,但很多盆友连位置都定不好,比例不协调,地基打不稳当然画不好啦。在画这一步的时候我的线条很简单,就是画个大概比例位置就好,但在下一步画细节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细,因为我知道细节是表现一个作品的很重要的关键,俗话说画龙点睛嘛,必须舍得出时间来抠细节,你的画面才生动!

惯例上图:Brown模仿版《清明上河图》(画技还在提升中 捂脸)


我的第二个法宝:上色要用“马赛克”

什么意思呢?

我在上色的时候,尤其是在上一些比较难表现的颜色的时候,(譬如透明杯子的边缘、海浪翻起的时候、咖啡杯的杯把、蛋糕中的蜂窝等等)就会用自己的这个方法!就是:用眼睛将这块区域的颜色“自动分类”,什么地方深,什么地方浅,什么地方是“灰色地带”,像等高线地形图一样在脑海里生成。

这样,有思考过再落笔的效果肯定跟以前“无头苍蝇”式的不一样啦!

惯例上图:

【手帐经验】这才是我真正的绘画“方法论”_第1张图片

我的第三个法宝:“舍得下手”才好看!

很多盆友在微博私信我都会问:为什么我画的不立体?没有饱和感?不会用颜色?

其实很简单:因为你该深的地方不够深,该亮的地方不够亮!

而练就这门功夫,需要你不断地将你笔下的颜色和原画或照片中的颜色做对比,一对比自然就清楚哪里不够黑,哪里不够亮了。另外,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光线照下来,应该有哪些地方很亮,哪些地方暗。这些基础的练习可以从画立方体开始!久而久之,你的“光感”自然就有了。

PS:在一些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高光笔和勾线笔对画面进行提亮和加实哦!

最后一图:


【手帐经验】这才是我真正的绘画“方法论”_第2张图片

以上几个“法宝”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完毕!

友情提示:与护肤品一样,需结合每天练习才有效哦!记住齐老爷子的话:笔不要掉下来!

如果你觉得有用,就别不好意思给我小赞赞了好么!MUA!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帐经验】这才是我真正的绘画“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