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一个没有书展的城市

关于书展,港人熟悉甚至参与其中自然是贸发局每年举办的香港书展,今年亳无惊喜地再破入场人数纪录。而广东省办得最成功则是最近一周的南国书香节,以广州为基地,并同时在惠州、中山、珠海、东莞等7个城市举办分场,在参展商及入场人数方面,一点也不比香港的逊色。不过,细看之下,你会发现缺少了全广东,甚至全中国最爱读书的城市-深圳。

先不说深圳的读书文化,回到香港。关于香港书展的新闻、批评,在过去数年开始旧调重提。例如,场地过于挤迫、书展变了特卖场。除非要买回个别旧书,基本上有阅读习惯的人,都懂得前往2楼书店,以8折买入新出版的图书。在地产霸权下,每区尚有「三中商」及大众书局进驻,普罗大众的书仍算易买。当然,专业一点,或者外国、台湾畅销的书另作别论。另外,香港书展另一重要节目则是作家分享会。不过,这些分享会邀请到来的作者,如果平日较少来香港的话,场区必然爆满。即使能够入场,那种气氛有点像到红馆看黄子华,人山人海,喘不过气。而最近令人吹捧的诚品,亦有收缩迹象,读书会、与书会友的节目愈来愈少。

深圳的读书文化,如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是从地铁开始可以看到。你会在车厢内,看见不少人拿着一包两包刚从书城买回来的书,这或者与各大书城分布在不同区域有关。更细心看的话,深圳人(一用此城市族群名称,顿时有既实在又虚无的感觉,有机会详谈),不少都是拿着电话在阅读。用上「阅读」这动词,自然和他们看的内容有关。或者是网络信号既差又慢的原因,拿着手机「煲剧」的人少之又少,也不是很多人「浏览」微博、新闻。手机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中文字,在短短半小时的车程中,一页一页的翻。正当大家在讨论电子阅读器是否夕阳工业的时候,电子阅读却在国内的手机市场走到出路。

离开地铁,便是书迷集中地的书城。深圳有3个主要书城和一个图书馆(第4个,位于科学馆站的去年结业)分布在深圳市不同地方,其中两个分别位处少年宫站及罗湖的一个处于核心地段。每逢周末,两个书城都是人山人海,特别是儿童读物区,家长都喜欢带同小朋友到这里过一个下午。

深圳,甚至是国内其他城市书店出现此情况,或多或少是中国的公共设施落后。公共图书馆基本上可能连当地人也不知到在哪,或只兴建在庞大建筑群市民中心的一阁,分布在小区(如果有的话)的不多。所以,在中国的书城或书店是分担了图书馆的功能。每次到书城,都会发现很多人席地而坐,拿着一本书静心阅读。事实上,即使连超市沃尔玛也会有此情况。卖书的一区会发现很多翻看过很多遍,封面已经弯曲的书,主要原因是不少农民工下班后前来打书钉。到这些书城,像国外大学图书馆一样,可以说是没有装修可言,重点基本就是一列一列的书架,「猪肉枱」数量适宜。毕竟,到书店都是为了看书,上文提到结业的书城,反而是室内设计新颖但书的种类较少的一个。

至于作者分享会更是融入当地生活,因为基本上每周举行。除了一些商业味极浓,跟你分享投资之道、出国留学学英文的讲座外,更多是文化味较丰富的小型分享会。以少年宫书城为例,有一个古希腊式广场,一到周末,便会举行大大小小的分享会。讲者不一定是极具名气的,而是一位刚出一本散文集的80后新晋作家,或者是二线大学刚发表了一份研论文的教授。题目不一定是「中国道路」或「反贪腐下的经济前景」,而是小众至「回族宗教仪式」或「古代汉字与印刷术」。现场观众也不一定是慕名而来,而是可能刚刚打完书钉,路过遇上便入座倾听。即使一些小型书店,也有类似分享会,最近一间新开的「中产文青」书店,在请得人生胜利组林志颖后,亦请了一些历史学者介绍新书。作者分享会在深圳是一件自然的事,不用铺张宣传,读者、途人一会便把书吧挤满。即使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活动,其实也只是将分享会宣传集中一点,列出一些年度书单。实际上,到书城逛的话,不会特别感觉有何差异。

在这氛围下(我拒绝用「市场」二字,原因不是俗气,而是深圳人主要是读书,不是买书),深圳养得起两份读书周刊,包括晶报的《深港书评》及南方集团的《阅读周刊》,两份书评并不是数页纸,而是自成一迭。而上文提及到的「中产文青」书店,更是开设市内租金首屈一指的商场内。加上各大书城、24小时书吧,这个城市已没有举办书展推动阅动风气的需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圳: 一个没有书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