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书|终身成长 MINDSET
引子
2017年7月底,第一次听说卡罗尔德韦克,是在写药师说书瞬变时。一周后,在学习Chuck的行动学习课上,这个知识点又被放大了。有些时候,有些观点会密集出现,这正是彼此缘分已到的一种预兆吧!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身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她经过数十年研究,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这一主题的讨论异常火爆,相信很多同学对于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在此,药师并不能保证能够说出什么新意,但好观点值得反复推敲,密集讨论,希望也能促进你们和它之间的缘分!
两种思维模式
人类的能力到底是可以培养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的确,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德韦克教授称之为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而相信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则称之为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这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定义了成功,失败和努力的意义。
我非常赞同书中关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描述: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他们给了某次测验去测量他们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智力水平这样大的权力,也给了它来为自己下定义的权力。这就是每一次成功对他们来说都如此重要的原因。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无法理解一次或某次测验如何能够定义一个人的成功。因为从数学角度,我们不能从一个点来推断出通过这个点的斜率,从而也就不能判断这个人的未来走向。
人生有很多次过渡期,很多场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
例如为考试而复习。很多学生的方法是阅读课本和自己的课堂笔记。如果没懂,就再来一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如是复习。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动力。他们更多寻找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连接(如同大脑神经元突触间的连接),同时他们严肃对待错题集,从错误中学习。
例如绘画。在《用右脑绘画》中,贝蒂爱德华兹教授完全不懂绘画的人如何通过观察来绘画(记得应该是丹尼尔平克的协奏锻炼右脑)。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某些天才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作画,我没那天分,所以就不费劲去学习了。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达不到天才们的标准,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尝试的借口。看来我也该去学习画画了,万一画得不错呢?
体育、商业、关系、教育
这两种思维模式具体有哪些实例呢?第四章到第七章,德韦克教授从体育、商业、人际关系以及教育(父母、老师与教练)四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两种思维模式。
体育
不可否认,体育界大家都相信天赋。然而有天赋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如果缺少了秉性、决心、意志以及冠军思维,即便有天赋,也无法获得持续成功。书中通过拳王阿里,飞人乔丹以及篮球传奇教练约翰伍登的成功例子说明了以下三点:
1.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
2.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敲响警钟;
3. 在体育界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着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维持成功的过程。
商业
首先从安然的突然崩塌与《从优秀到卓越》中卓越公司的两种不同领导者风格入手,德韦克教授认为,是思维模式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领导力风格,最终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想要成为公司里唯一重要的人。在亚当格兰特《Give and Take》中,这些领导者被称之为孔雀。肯尼斯莱、艾柯卡等人更多彰显的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是英雄,是超级巨星。当遇到挑战时,他们的杀手锏是:责怪他人、找借口、打压批评者和竞争者。
菲尔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如是说:
当一家公司的领导者让自己而不是公司现状成为员工心中的重中之重,那么这家公司一定会变得平庸,或者更糟。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是明亮,宽阔的世界,是充满能量和可能性的世界。
杰克韦尔奇擅长的领导方式是倾听,信任与培养。他与一线员工直接对话,充分发挥他们的参与性,并把培养接班人作为重要职责。郭士纳也是如此,他们从来都是把集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重视团队合作,重视客户感受。
更重要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各种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所以诸如谈判能力,沟通能力等管理能力一定是先天加后天的综合,是完全可以发展的。而以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作为提升所有能力的开端是不错的选择。
人际关系
很多人都渴望拥有亲密关系,然而正因为亲密,关系也比较容易破裂。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对待关系破裂的方式也不一样。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脑海中的第一目标清晰又明确:报复。通过报复,他们认为能够摆脱失败者标签。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反应是理解和原谅,并继续生活。成事不说。
说来容易,做时难。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在关系中,有三方面因素考虑:自己,对方,双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切都是固定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切都是成长和改变的。这一点让我想起《艰难对话》中关于事实、情感与身份的三对话,最终创造一个学习型对话。这都是相通的。
教育
当孩子表现优异时,我们该如何赞扬?
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经过毕生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表扬孩子时,不应该表扬他们的个性特质,而应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该如何做?
很多父母认为,评判和处罚孩子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大部分都是把自己的成人价值观加在孩子身上。下一次想惩罚孩子时,先问问自己想传递怎样的信息:我会评判你和惩罚你?还是我会帮助你思考和学习?
如何给孩子定目标?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目标就是给孩子一个框,如果达成就是聪明,如果没达成就是愚蠢。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目标则是一条路,我们鼓励每一步接近目标的努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持续向目标前进。
改变思维模式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从第279页开始,德韦克教授描述了不同困境,解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反应,并提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解决办法。
困境一:被拒绝。对策一就采用了彼得戈尔维策的“执行意图”(东朔老师强烈推荐过)。
困境二:新秀墙。不妨坦白自己的不安全和不完美,可参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困境三:高不成低不就。一定要明白努力是必要的,一定要学习稻盛和夫先生持续付出不亚于旁人的努力。
另外德韦克教授还详细探讨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第一步:接受。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二步:观察。明确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三步:命名。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
第四步:教育。让他和你一起走这段旅程。
经过这样的方式,你会逐步培养起成长型思维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因为你的爬行脑引发的阻力会不断触发你的旧有模式。
所以思维模式的改变非一日之功,时刻与爬行脑较劲,让成长型思维模式成为你的优先,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你的第二自然。
药师说
这本书的确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关于思维模式的理念可以把很多知识点串起来。所以我认为,思维模式的培训可以作为任何软技能培训的第一堂课,尤其是自我认知。知是行之始,而对于思维模式的认知,或许可以成为元认知。
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并非是有你没我,非此即彼的。这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可能在某时某事上采用固定型思维模式,某时某事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接受自己。然而,努力二字是关键。正如《了凡四训》中提及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一定可以改变。
正如本书的中文名《终身成长》,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一辈子可以称之为“己学”。通过更深入了解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让自己在己学的路上更深入认知自我,发挥潜能,不亦快哉!
最后,如果同学们没有聆听过德韦克教授循循善诱的教诲,那就欣赏她的TED演讲吧。相信这十分钟会给你的假期增添营养!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