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

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_第1张图片
愿你写 的纯粹而快乐

坚持写作以来,有灵感爆棚写作一气呵成,也有对着电脑发呆一个字都憋不出来的烦躁。我没有写了多少字,也没有多少关注量。有的,大概只是一颗一直写下去的心吧。

不停的写作,不停的反思。相比一开始就能写出爆红网络,十万加的红文,我更相信我脚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写作的脚印。那些摔在坑里溅在身上的烂泥,告诉我写作中哪些是不该犯的错误。

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

下面是我写作中走过的弯路,以后也可能时不时会走进去,在此做一个反思和总结,共勉。


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_第2张图片
我不害怕走弯路,相反,弯路让我走的心里更踏实

1.认知与思考深度不够

写作中常常需要表达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本身认知与态度,而其观点的深度决定你文章的深度。

这种认知的深刻程度正是我正在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考虑事情太过于肤浅,不能深入剖析下去,甚至没有比读者看的更深一层。这样怎么能写出有深度,对读者有价值的文章呢?


如何快速刷新自己的认知及对事物的理解深度?

看别人的文章,从别人的深度思考中汲取养分,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自己写作时自然可以写出有见解的语句。

去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亲身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会让你的认知不断升级。


2.金句,点睛之笔太少。

这些句子往往需要语言精练,直戳人心,全文灵魂所在,令读者看了忍不住反复阅读其中韵味。

金句之所以为金句,在于关键时刻点睛之笔。在该需要总结,出金句的地方出,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何写出金句?

通过观摩,背诵别人其他文章中,书中的金句引以为用。有时自己写的一句话稍微精练一些也可以作为金句来用。


3.文章层次,思维混乱。

写的时候常常容易思维天马行空,信手由缰,导致刹不住车。自己写的酣畅淋漓的时候突然卡顿,却已经洋洋洒洒几千字出来了。完全不是你当时想写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东西。

写文章时因为事先并未在脑中有简单的全文框架。导致想到这里写这里,想到那里写那里。整篇文章前文不搭后语,自己看着觉得混乱,读者看着更是如此。


如何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动笔之前先想好这篇文章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有一个主要的中心思想。自己所举的事例,表达的观点,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转。

写作开始时应当有一个简单全文框架,即从什么引出文章,举出几个事例,再进行论述,最后结尾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写作老手信手拈来,自然不必考虑这么多。有了简单的框架,我们的写作就不太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


5.排版问题

写出来的文章是为了让读者看的,而排版的好坏决定了读者打开你的文章后有没有心情继续读下去。

最怕的就是一段文字一大串,黑压压一片,再加上观点不清晰,读者看的都觉的头昏眼花。


如何排版令人赏心悦目?

该分段的时候就分段,对于总结性,精练性的句子加粗让读者更能一目了然。

图片现在几乎是每一篇文章必备的了,用图片做为一个观点,一个事例的分水岭,是较好的排版方式,图片下面也可以加上字幕,即对上述观点或事例的看法或总结,效果更好。


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_第3张图片
多读多练,写作不二法门

以上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在初级写作阶段的一点小小心得。说道底,写作无非俩样,多看多练。写作行文技巧有很多,会有许多写作达人开设写作公开课,传授写作心得。

这些仅仅能帮你引路,在你成为一个正真有一定水准的作家之前,写作中的遣词造句,思维逻辑,思路结构都是要你一点一点在不断练习中掌握的。细工慢活,写作的匠人姿态在于你愿意花费时间去研究文中一字一词一句一章,衣带渐宽不悔,屡战屡败不废,其中冷暖,自己坚持着。

写作中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你也必须一步一步去走。

相比写作中的康庄大道,走练习写作中不断绕过的弯路,更让我心安理得,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这个有血有肉的提升过程。它是必须要经历的,也是我愿意独身执意要坚持走下去的。

草在结他的种子,风在摇他的叶子,我就这样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中你要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