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28 如何用三个步骤实现创新

日课28 如何用三个步骤实现创新

前段时间傅盛的《认知三部曲》在朋友圈刷屏,最近他在混沌大学有一次《创新方法论》的演讲,讲述了如何利用认知升级的方法,利用三个步骤实现创新,以下为心得笔记。

物种之间的本质差异,是认知的差异

赫拉里在《人类简史》中写到,因为智人在一次基因突变中,拥有了想象和虚构的能力,因此智人能够通过语言、部落、宗教等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最终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自然界新的霸主。如果物种之间的本质差异是认知,那么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最大原因,自然也是认知水平的差异。

就像泰勒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武装了工业革命,进而由老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实现了汽车的量产。图灵用图灵机开启了计算机革命,进而由摩尔揭示的摩尔定律,武装了pc和芯片的迭代技术。乔布斯用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进而由腾讯用微信连接一切。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引力波,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AI及人工智能……每一次革命的本质都是认知方式的重大调整和升级,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企业这条大船不能实现创新和自我革命,那么终究会被一次一次的迭代浪潮所打翻。

那么如何实现创新呢?分三步走

第一步:洞察和满足客户的底层需求

客户需求有三个方向可以研究。

1、李叫兽有《消费者需求》的系列研究文章。其中提到的最重要模型是需求三角形:缺乏感(现实和目标之间的落差);目标物(增补落差的方案);能力(采取行动的成本)。比如女大学生背着几百块钱的包包觉得不错,对更贵的包包也没有需求。但当她工作的时候,发现前辈们背的都是几千块上万块钱的包包时,对比之下使得自己有了缺乏感,因此对几千块钱的轻奢包包有了目标。同时金融工具又可以提供贷款、分期等手段,增强了她的购买能力的时候,买几千块钱包包就变成了真实的、迫切的需求。而营销的本质就是增加客户的需求。此内容下次单用一次日课总结。

2、客户需求要熟悉心理学原理。比如人性的虚荣心、懒惰、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认知捷径等。此部分芒格在总结投资原理的时候,也有专门写过。可见心理学属于很多事物背后的第一性原理范畴,可以运用到多个领域,值得专门研究。比如当汽车还没发明的时候,你问客户想要什么,他只会回答我想要更快的马车。客户无法明确自己的需求,而且由于心理学的原因,很多时候客户的描述受到主管情绪和客观环境的严重干扰。因此需用熟悉心理学原理,对客户真实需求进行画像。

3、sleep with customer。杨旭在《汰渍射雕英雄传》的培训中,讲过宝洁通过贴近消费者,提炼出了洗衣服“透亮、真干净、小孩子的白袜子白衣服最难洗”等关键点,并且洞察了大陆消费者对郭冬临的信任。于是利用一些列围绕“洗衣服透亮”,郭冬临代言的营销手段成功击败雕牌洗衣服。(此内容详见我之前的地产培训《盗梦营销》)。傅盛讲述猎豹在App中,每一条评论,尤其是1星评论均有人回复。自己在做360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在论坛回复用户意见,和客户泡在一起,才能够了解客户的底层需求。马化腾在腾讯内部有10/100/1000的工作指引,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客户的博客,收集1000个客户体验反馈。表面上是笨办法,实际上就是洞察客户的真功夫。

第二步:找到行业的风口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5年都会有一波财富的大浪潮,不用每一次都抓住,能抓住1-2次这辈子就够了。例如00年的能源、05年的房地产、10年的移动互联、15年的比特币,中间还穿插着07+15年的股市、债市、16年的美股、17年的港股等等。因此提前洞见到5-10年的行业风口,并提前埋伏,耐心投入,是企业发展和个人职业选择的好方法。

比如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风口有两个方向。一种是突破性技术,例如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space x、超级高铁、火星移民,Google的无人驾驶、阿尔法狗,亚马逊的云计算,ai、纳米机器人、基因工程等等,通常由美国硅谷兴起。一种是融合性技术,将两个貌似不相关的行业,通过某种技术进行结合,进而创造新的市场。比如智能手机就是结合了电脑+手机,比如淘宝就是结合了线上技术和线下实体店,再用支付宝结合买家和卖家,并生长出了蚂蚁金服等金融业务,中国目前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及跨界融合的全球领跑及试验场。

基于此,傅盛很严肃的建议中国企业思考自己所从事的传统行业,如何和ai等新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这些未来世界的水和电。如果自己的企业没有接入未来风口的基因和准备,那么只能被淘汰。

第三步:研究竞争对手,进而形成差异化竞争

有一本书《商战》,核心逻辑就是如何建立差异化竞争策略。用李善友的话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由于美国人工成本过于高昂,美国的创业公司负担不起一次性招聘100个人,攻坚一个技术或者app的模式。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思考,研究竞争对手,思考客户到底有哪些未满足需求,自己有什么优势能做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情,进而在一个细分领域,一出手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司。

传统的创业公司会给自己贴上“我们更勤奋、更努力、更不计回报追求梦想”等标签,但是勤奋是当今世界的前提条件,而非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微信支付之前濒临解散,因为一直干不过支付宝。后来通过春节红包的战役,一举逆转,并在之后的微信支付领域后来者居上。当时微信支付团队整体加班到大年三十,小年夜进行内测时发现问题,100多个人通宵两天,推出一个新的版本。腾讯尚且如此,一个新的创业公司又能比它勤奋到哪里去呢?

BAT三家有三个方向,百度追求技术领先以及对应的下一代智能设备、阿里巴巴追求大数据以及对应的云计算,腾讯追求的是场景化以及对应的微信等不同场景。场景化就是进行创新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思考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和客户发生互动。

尊重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进而占据区分的细分市场的第一名,进而形成垄断,也是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法。通过满足客户的底层需求,将不同行业风口的不同技术进行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在一个场景中实现,就有可能成功。比如滴滴占领出租车的场景,高德占据导航的场景,微信占据社交的场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支付的场景,大众点评占据推荐的场景,格力美的占据空调的场景……让你成为某一个细分领域中的标签和代表,成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企业创新与个人职业选择有着相同的逻辑,如何在行业*企业*职位,能力*圈子*特色的维度组合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道菜,将是值得我们持续思考并践行的终身命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课28 如何用三个步骤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