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redux

基础语法规范非

1.js中的构造函数的名字的首字母必须大写(也就是构造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2.react中的组件名的首字母也必须大写 因此JSX语法判断是html标签还是react组件,看首字母是否大写

3.JSX语法遇见<就用HTML语言解析,遇见{就用js语言解析, 注意: 因此js中的class和for等关键字也不能出现在XML中,使用className和htmlFor代替

4.React提供3种方法创建组件,具体的3种方式:

函数方式:通过定义函数创建无状态组件
ES6方式:通过extends React.Component创建组件
ES5原生方式:通过extend React.createClass定义的组件(快要被上一个方法取代)

5, 建议react中使用箭头函数绑定事件,箭头函数的this指向,是函数创建时候的上下文,而不是调用的时候。

6,在 JSX 中不能使用 if else 语句,但可以使用 conditional (三元运算) 表达式来替代。

7,使用 camelCase 语法来设置内联样式. React 会在指定元素数字后自动添加 px ,比如

8, react组件可以集js,css,html在一个文件中,实现真正的组件封装

9,响应式编程,所以叫react咯, UI=render(data)。。。。高内聚,低耦合

10,虚拟dom,对比差异,减小大面积渲染

11,组件外部数据通过props获取,内部数据用state定义

12,html组件属性的类型都是字符串形式,而react组件的属性支持任何类型的。只是props的值不是字符串时候,要用{}包起来

13,组件.propTyypes对外部传进来的数据进行约束

14,constructor生命周期只存在于有state的组件中,主要在这个周期里初始化state和绑定成员函数

15, React中建议不要使用dom的方式获取元素,例如document.getElementById,document.querySelector等。那么react中如何获取呢?在react中可以为某个元素添加一个ref属性,然后通过this.refs.value就可以取到这个元素。

x16. es6的export 一个function 或者类的时候加default和不加default的区别,注意在什么情况下import的时候不加{}会报错。

17. react版本升级后

去掉了三个生命周期
componentWillMout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componentWillUpdate
新增了两个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react-redux_第1张图片
image.png

容器性组件(container component)和展示性组件(presentational component)

使用React编写组件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组件划分为容器性组件(container component)和展示性组件(presentational component),这样有助于我们在编写组件时,更加明确这个组件应该负责哪些事情。

容器性组件,负责业务流程逻辑的处理,如发送网络请求,处理请求数据,将处理过的数据传递给子组件的Props使用。同时,容器性组件提供源数据的方法,以Props方式传递给子组件,当子组件的状态变更引起源数据的变化时,子组件通过调用容器性组件提供的方法同步这些变化。

展示性组件,负责组件的外表,也就是组件如何渲染,具有很强的内聚性。展示性组件不关心渲染时使用的组件属性(Props)是如何获取到的,它只要知道有了这些Props后,组件应该如何渲染就足够了。属性如何获取,是容器性组件负责的事情。当展示性组件状态的变化需要同步到源数据时,需要调用容器性组件中的方法,这个方法一般也是通过Props传递给展示性组件。

例如,一个Todo项目,有一个Todo组件和一个TodoList组件,Todo组件是一个容器性组件,负责从服务器端获取待办事项列表,获取到待办事项列表后传递给TodoList显示。当在TodoList中新建一项待办事项后,需要通过TodoList 的 Props,调用Todo组件中保存待办项目的方法,将新建的待办项目同步到服务器端。

容器性组件和展示性组件可以相互嵌套,一个容器性组件可以包含多个展示性组件和其他的容器性组件;一个展示性组将也可以包含容器性组件和其他的展示性组件。这样的分工,可以使与组件渲染无直接关系的逻辑由容器性组件集中负责,展示性组件只关注组件的渲染逻辑,从而使展示性组件更容易被复用。对于非常简单的页面,一般只要一个容器性组件就足够了;但对于负责页面,则需要多个容器性组件,否则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在一个容器性组件中处理的话,会导致这个组件非常复杂,同时这个组件获取到的源数据,可能需要经过很多层的组件Props的传递,才能到达最终使用的展示性组件。

Props、State和组件的普通属性

Props、State的概念都很清晰,组件的普通属性是指在组件中直接挂载到this下的属性。其实,Props和State也是组件的两个普通属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this.props 和 this.state 直接获取到。那么Props、State 和 组件的其他普通属性,分别应该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呢?

Props和State都是用于组件渲染的,也就是说,一个组件最终长成什么样,取决于这个组件的Props和State。Props和State的变化都会触发组件的render方法。但这两者也是有区别的。Props是只读的数据,它是由父组件传递过来的;而State是组件内部自己维护的状态,是可变的。State可以根据Props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组件中还需要其他属性,而这个属性又与组件的渲染无关(也就是render方法中不会用到),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属性直接挂在到this下,而不是作为组件的一个状态。

例如,组件中需要一个定时器,每隔几秒改变一下组件的状态,就可以定义一个this.timer属性,以备在componentWillUnmount时,清除定时器。

setState 异步性

React官网提到,this.state和this.props的更新可能是异步的,React可能会出于性能考虑,将多个setState的调用,合并到一次State的更新中。所以,不要依赖this.props 和 this.state的值计算下一个状态。引用官网的一个代码示例:

// Wrong
this.setState({
  counter: this.state.counter + this.props.increment,
});

如果一定要这么做,可以使用另一个以函数作为参数的setState方法,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前一个State,第二个参数是当前接收到的最新Props。如下所示:

// Correct
this.setState(function(prevState, props) {
  return {
    counter: prevState.counter + props.increment
  };
});

在调用setState之后,也不能立即使用this.state获取最新状态,因为这时的state很可能还没有被更新,要想保证获取到的state是最新的state,可以在componentDidUpdate中获取this.state。也可以使用带用回调函数参数版本的setStatesetState(stateChange, [callback]),回调函数中的this.state会保证是最新的state。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当组件的属性可能发生变化时,这个方法会被调用。这里说可能,是因为父组件render方法每次被调用时,子组件的这个方法都会被调用(子组件第一次初始化时除外),但并不一定每次子组件的属性都会发生变化。如果组件的State需要根据Props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个方法就是最适合这个这个逻辑的地方。例如当Props变化时,组件的State需要重置,就可以在这个方法中调用this.setState()来重置状态。需要注意,在这个方法中调用this.setState()并不会重新触发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的调用,也不会导致render方法被触发两次。一般情况下,接收到新Props会触发一次render,调用this.setState也会触发一次render,但在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中调用this.setState,React会把原本需要的两次render,合并成一次。

shouldComponentUpdate

这个方法常作为优化React性能使用。当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false时,组件本次的render方法不会被触发。可以通过在这个方法中比较前后两次state或者props,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决定是否需要触发render方法。

React提供了一个React.PureComponent组件,这个组件重写了shouldComponentUpdate,会对前后两次的state和props进行浅比较,如何不一致,才会返回true,触发后续的render方法。这里的浅比较指,只会对state和props的第一级属性进行比较(使用!==),这满足一般的使用场景。如果你的组件继承了React.PureComponent,但在setState时,传入的state是直接修改的原有state对象,就会因为依然满足浅比较的条件,而不会重新触发render方法,导致最终DOM和state不一致。例如state={books: ['A','B']},在setState时,使用this.setState({name: this.state.books.push('C')})直接修改books对象,这样虽然books内容发生了修改,但因为对象引用并没有变化,所以依然满足浅比较条件,不会触发render方法。

一般情况下,让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默认的true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虽然这样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render方法被调用,但render方法直接操作的是虚拟DOM,只要虚拟DOM没有发生变化,并不会导致实体DOM的修改。而JS慢是慢在实体DOM的修改上。只要你的render方法不是很复杂,多调用几次render方法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性能开销。

使用 create-react-app 快速构建 React 开发环境

//获取当前的镜像地址
npm get registry 
> https://registry.npmjs.org/
// 设成淘宝的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registry.npm.taobao.org/
//换成原来的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js.org/

create-react-app 自动创建的项目是基于 Webpack + ES6 *

$ cnpm install -g create-react-app
$ create-react-app my-app   
$ cd my-app
$ npm start    //会弹出一个react的欢迎页面,表示构件成功

render

父组件每次render方法被调用,或者组件自己每次调用setState方法,都会触发组件的render方法(前提是shouldComponentUpdate使用默认行为,总是返回true)。那么组件每次render,是不是都会导致实体DOM的重新创建呢?答案是,不是!

React之所以比直接操作DOM的JS库快,原因是React在实体DOM之上,抽象出一层虚拟DOM,render方法执行后,得到的是虚拟DOM,React 会把组将当前的虚拟DOM结构和前一次的虚拟DOM结构做比较,只有存在差异性,React才会把差异的内容同步到实体DOM上。如果两次render后的虚拟DOM结构保持一致,并不会触发实体DOM的修改。

React速度快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它出色的Diff算法。标准的比较两棵树的Diff算法的时间复杂是 O(n3) 。而React基于非常符合实际场景的两个假设,就将Diff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到了接近O(n)。这两个假设是:

  1. 如果两个组件或元素类型不同,那么他们就是完全不同的树,不需要再比较他们的子节点。例如,

    将产生是两个完全的树状结构;
    children

    children

    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树。这种情况下,组件会被完全重建,旧的DOM节点被销毁,组件经历componentWillUnmount(),然后重新创建一棵新树, 组件经历 componentWillMount()componentDidMount()

  2. 可以为组件或元素设置key属性,key用来标识这个组件或元素。key不需要全局唯一,只需要在兄弟组件或兄弟元素间保证唯一性就可以。key常用到集合(List)元素中。例如:

  • Book A
  • Book B

当在第一个位置插入一条记录Book C 时,

  • Book C
  • Book A
  • Book B

由于有key的标识,React知道此时新增了一条记录,会创建一个新的

  • 元素,并把它插入到列表中的第一个位置。如果没有设置key,React并不知道是新增了一条记录,还是原来的两条记录完全替换成新的三条记录,或者其他更加复杂的修改场景。React需要自上而下的比较每一条记录,这样每次比较节点都不同,所以需要修改两次节点,然后再新增一个节点,效率明显要差很多。

    这里同时揭露了另一个问题,不要使用元素在集合中的索引值作为key,因为一旦集合中元素顺序发生改变,就可能导致大量的key失效,进而引起大量的修改操作。

    如何发送网络请求

    当我们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时,我们应该在组件的哪一个生命周期方法中发送网络请求呢?React官网上提到,可以在componentDidMount中发送网络请求,这也是一般情况下的最佳实践。有些人也会把发送网络请求放在componentWillMount中,并且认为这个方法先于componentDidMount调用,所以可以更快地获取数据。个人认为,这种使用方法一般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一些场景下会出现问题,比如需要在服务器端渲染时,componentWillMount会被调用两次,一次是在Server端,一次是在Client端。可参考 这篇文章。

    redux

    基础

    • store
      cresteStore
    • action
      action的本质是js对象,用于把数据从应用传到store
    {
      type: 'addTodo', // 这个属性名必须是type
      text:  'todo list' // 这个属性名是自己随便起的
    }
    
    • reducer的作用是计算state,
      reducer拆分
      combineReducer
    • 数据流
    • connect
  • 你可能感兴趣的:(react-red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