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失母爱》《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

《永失母爱》《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


(曲润琏注:我从未转贴。今天破个例,打包转来让我流泪的文章。)


原作者注:愿母爱光辉广传天下,劝众生珍惜尽孝机缘。如转载,不必通知原作者。转载时请勿删减文字,并请注明原作者为“烟台-水芝丹”,谢谢。



第一篇文字《永失母爱》,2014年6月20日。第二篇文字《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2015年5月24日。第三篇文字《祭母诗三首》,2016年5月13日。第四篇文字《祭母系列之四,诗一首》,2017年5月1日。

第五篇文字《祭母系列之五,诗一首》,2018年5月13日。




第一篇文字《永失母爱》,2014年6月20日。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014年6月20日。凌晨3点醒来,再也睡不着。4点了,窗外鸟声啁啾。索性起来打开电脑。


这是一篇迟了9年的文字。


母亲离开我,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好几次想写点东西,总是下不了笔。这是第一篇,我想,这应该只是个开篇。


我的母亲,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很平凡,很普通。可是她是我独一无二的母亲。


那一年,妈妈56岁,我27岁。那一天,我正在值班。电话铃响起,噩耗传来。我楞了。心底一个声音告诉我,电话另一端的爸爸,可能跟妈妈吵架了,在开玩笑。心底另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冷静,要处理好这一切。我有条不紊地请假,请假的理由轻描淡写。我给妹妹去电话后,出门拦了第一辆出租车,奔向300里之外的老家。


车上,妹妹一直在抽泣,我一言不发。离家50里时,我让司机停了一下车,我去了趟厕所。回到车上,我开口对妹妹说,一是逝者已逝,现在第一要紧的事是要顾活人,回家后,要一切以爸爸为中心,替爸爸着想。二是妹妹工作本来就不稳定,建议妹妹马上辞职,回家陪爸爸,否则爸爸一人在老家,大家没办法放心。


回到家中。一片狼藉。爸爸,这个原先在我心目中像大山一样的男人,这个此前27年我不曾见他掉过泪的人,已经哭得有气无力。他彻底崩溃了。亲友邻里见我到来,像见了救星一样,告诉我,爸爸已经魂不守舍,现在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就是事主,万都由我来做主。妈妈静静躺在那里。我走过去,摸了摸她老人家的脸颊,她睡着了,睡得脸颊冰凉。我没有时间哭,大小事情,纷至沓来。


我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一切。一切以父亲为中心。现在回想起来,那之后的几天具体发生了什么,我的脑中近乎空白。九年来,我刻意不让自己回忆,所以,我基本上已经记不清当时的点点滴滴。我只记得自己模糊的心绪,应该是偶有恍惚,觉得一切都不真实。我记得一个镜头,几天后,深夜无人时,我突然悲从中来,伏枕痛哭。我还记得一个镜头,尘埃落定后,天降大雨,我拿起扫帚,把因处理丧事造成的满院杂物一扫而空,然后对着空空的院子发呆。


爸爸命令妹妹出去工作,自称坚决不能容忍自己再拖累女儿。妹妹没办法,服从了命令。那之后,我每个月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回老家陪爸爸。当时还没买车,每周挤公交,我经常呆呆地看着窗外景物飞驰,体味什么叫沧海桑田。父亲仍然天天以泪洗面,但是非常依恋我们这些儿女。一次回家,邻居告诉我,爸爸隔三五分钟就到门口一趟,翘首遥望,儿子在胡同口出现了没有。


我知道,到了必须鼓励爸爸找新老伴的时候了。我用最快的速度,撮合爸爸跟一位机缘巧合的阿姨。我力排众议,甚至可以说我背负着骂名,在母亲离开三个月后,就让阿姨搬进家里照顾爸爸。我又主导全家,买了一所新房子,把旧房子处理掉,以防爸爸在旧房子里触景生情。离开旧房子的时候,天下着毛毛雨。爸爸在雨中,不肯走,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前,流着泪抽烟。我静静地看着他老人家,默默地等待,偶尔仰起头来看看天。


爸爸跟阿姨关系很好。后来登记了,两人关系依旧和睦。回头看,九年前我背负的骂名,非常值得。九年前,在背负骂名的时候,我的心中空空荡荡,丝毫不为所动。可是我坚强心灵所在的身体,很虚弱。身高一米七五的我,体重只剩下108斤。坐着的时候,椅子面硌得我屁股疼。后来,两个膝盖如果并拢在一起,膝盖互相硌得疼。再后来,睡觉时,我需要把能铺的被子都铺在身下,因为躺着时,我的肋骨呀胳膊肘什么的,全都硌得疼。


我的情绪很稳定。很多同事不知道我家里出了事。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事问我,你最近怎么总回老家。我想了一下,决定告诉她原因,但不知道表情应该如何配合。我说,我妈死了。她吃了一惊,说,别开玩笑。我说这种事怎么可能开玩笑。她说,可是你是笑着说的,而且,笑得很别扭,很古怪。我吃了一惊,问,是吗,我笑了吗,我没有觉出来啊。


我知道,我的感情系统,或者心理系统,出了点问题。妈妈离开后,我有时走在街上会想,或许下一个街角,一拐弯,她就能出现,就站在那里,笑吟吟地看着我,张开臂膀。我的潜意识里,不太接受妈妈离开的事实。我把妈妈的旧物收在一个箱子里,但我从来不去打开看。我也几乎不看妈妈的照片。再后来,我避免回忆起跟妈妈有关的事,每当思绪飘来,我就站起来四处走走,让思绪追不上我。


九年来,除了偶尔跟老婆和妹妹聊聊妈妈,我很少在其他人面前谈及我的母亲。我不看任何表达母爱的文章和视频。遇到别人谈妈妈,我会找个借口,起身离开。听到关于妈妈的音乐,我会避开,因为如果不避开,我的眼泪会马上涌出来,在公共场合,这让我比较难堪。


但情感总是需要发泄的。有一次,楼道里一位阿姨去世了。之后几天,我老婆的姑夫带着他老父亲来看病,老人行动自如,但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结果出来后,我们一起吃饭,我老婆的姑夫哭了,我虽然跟他们很不熟悉,也陪着哭。三个月后,我跟我老婆在家,一边闲聊一边吃饭,她顺口告诉我,姑夫的父亲去世了。我正在专心致志啃一块馒头,听到这个消息,把馒头放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问,为什么都死了?我妈妈死了,楼道里阿姨死了,姑夫的父亲也死了。我老婆抱着我安慰说,对不起,我不该在吃饭的时候说这样的事。我的情绪恢复后,我知道,其实我哭的每一滴眼泪,都只是因为我的妈妈。


其实我本来就是个重感情的人。十一二岁时,看《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哭得一塌糊涂。十五六岁时,因为电影里一条忠心耿耿的狗,我都会流泪。二十多岁,看《大话西游》,经常笑中含泪,现在,一想到悟空拉不住紫霞、任她飘飞死去、从此天人永隔的那个镜头,一听到《大话西游》的片尾曲,我就心酸,有时几滴泪会不自觉涌出来。


这九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每到妈妈忌日那几天,我都会在深夜,从关于妈妈的梦中醒来,然后哭泣不已。我很希望能够多做几次梦,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于是,一旦梦到妈妈,我就贪婪地反复回味咀嚼。我能够从梦中感觉到妈妈的味道,妈妈的温暖。她慈祥的样子,栩栩如生。


写东西,是我的爱好。我知道,如果我能用笔描写妈妈,有助于恢复自己的心理。有好几次,我劝自己,时间够久了,应该努力正视妈妈离开的事实了。可是,我依旧什么也没写。直到今天。


妈妈在世时,我跟她无话不谈。特别是18岁之后、27岁之前,每次回老家,晚饭后,爸爸一般喜滋滋地去邻居家打牌,留下我跟妈妈,也不打开电视,就坐在那里,东一句西一句地聊天。我跟妈妈能够聊很久,说不完的话,经常谈到凌晨。特别是冬天,外边寒风呼啸,我跟妈妈偎在暖暖和和地炕上,一边啃着苹果,一边东拉西扯,似乎世上只剩下那一间温和的小屋,时间都为之停滞。那个小屋,那个人,那些话,那种温馨,如今存在我内心最深处,没有任何别人知道,当然,除了我,其实没有人关心它们是否存在过。


结婚后,有一年秋天,我回老家。妈妈在院子里转着圈儿忙碌。我陪她一起,说不完的话。突然,我想抱抱妈妈,就对妈妈说了。妈妈说,好啊。我抱起矮矮的妈妈,转了个圈,妈妈大叫说,小心小心,我现在是老人了,这么转圈容易闪着我的腰!


我多想再抱妈妈一次。现在我走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她。这就叫天人永隔。我的面前只有冰冷的键盘,和一堆擦过眼泪的纸巾。


每个人的母亲,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好的。我已经失去了我的最好的母亲。永失母爱。


母亲离开两年后,我的女儿出生了。我对女儿特别好。我依恋她。或许,潜意识里,我把对母亲的爱,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女儿身上。人是群居动物,需要抱团取暖,为暖人,也为暖己,不是吗。


爱是一条河,不停流淌,转弯,变道,分叉,汇集。母亲离开了,但我还有女儿,老婆,父亲,妹妹。母亲在天堂看着我,她肯定看到了我对家人和朋友真挚的爱,也肯定看到了我的执着,努力,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和充盈满怀的幸福。生前她就以我为傲,现在依然。


我想,母亲应该盼望我早日正视她离开的事实吧。她那么爱我,肯定舍不得我伤心。好的,我从现在起,努力一点一点调整自己的心理吧。


36年前,母亲给我了生命。9年前,母亲飘然离开,我永失母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从未失去母亲给我的爱,因为那种温暖的感觉,一直都在,不曾离开。而且,谁说天堂的母亲不能给我新的爱呢?她一直在天堂看着我,祝福着我。


现在是早晨6点半。窗外有雨,但是,天亮了,不是吗







第二篇文字《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2015年5月24日。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014年6月20日,我写过第一篇悼念母亲的文字,《永失母爱》。本篇悼文,是第二篇。


今天是2015年5月24日,阴历四月初七。母亲离开整整10年了。


今日凌晨,梦中,我似乎回到了十几年前,在烟台,独自一人要回老家,选长途车。我选的车是去清泉村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青山村,坐另一辆直达青山村的车才不绕路。于是我在加油站下了车,决定换乘另一辆去青山村的直达车,我准备了3块钱,暗示思量,如果清泉村车司机不高兴,我就说明情况,再给他3块钱,作为前段路的路费。接着我马上给爸打电话(爸也在烟台生活,也要回家),我告诉爸,不要做去清泉村的车了,坐去青山村的车吧,在车上我们碰面,我们一起去青山村,这样不绕远。


然后我就醒了。看了看表,3点21分。我又琢磨了一下这个莫名其妙的梦。突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我意识到,我的潜意识在说,妈妈去世了,爸来烟台了,清泉村已经没有我的家了,我的灵魂即使想回老家也回不去了。清泉村旧房已经不属于我们,不再有当年我家的味道。清泉村新房是爸跟后老伴的家,不是我梦中的家。我自己的新家在烟台;我的老家,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消失了,找不到了,只留存几缕温暖在记忆深处。老家旧房子的味道,跟妈妈一起,离我而去,天人永隔。青山村是我岳父家,岳父全家对我极好,青山村的家里承载着我20年的记忆,毕竟我1995年就踏进了那个家门。有清泉村的家时,青山村家排第二位;清泉村的家没有了,青山村家成了新的替代品,成了我潜意识的寄托,甚至成了老家的目标指向。这几年,每次回到青山村甚至只是回忆起青山村,都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自心底升起。回清泉村时,多的是感叹物是人非,看着路上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街小巷,恍如隔世,也有熟悉感,亲切感,但伴着的不是温暖,而是感慨,苍凉,和淡淡的哀愁。妈妈没了,旧房没了,老家的味道就没了。


但我无愧无悔。旧房若在,爸必定痛苦,走不出来,或许用不了10年,到不了今天,爸即郁郁而终,随妈而去。现在爸仍健在,常开怀大笑,这已经是我为这个家做的贡献了。我即使不被认为是这个家的功臣,我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罪人。回头再走一遍,我仍要按照这些大框架往前走,拖拉着全家人,向我设定的目标前进。妈妈当年,十几岁就开始照顾着管理着她的弟弟妹妹,咬牙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当时也很不被弟弟们理解,弟弟们也怨声载道,甚至骂声一片。古今中外,知柴米贵者,当家者也;担骂名者,当家者也。让你们丑你们不丑,人家丑你们还笑话人家;让你们当家你们当不起来,别人当家你们还一肚子意见。这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写照。自古英雄多寂寞,自古英雄多骂名,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今晨8点,妹妹来电话,说起妈来,仍然哽咽。我们通了75分钟电话。妹妹潜意识中觉得妈妈没有了,就希望从爸爸这里得到双份的爱。我劝妹妹,我们人到中年啦,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孩子,一头是老人;把爸当成孩子吧,我们要多付出,多给予,在情感上也是如此。给予爸爸双份的爱,而不要寄希望于获得更多的爱,爸老了,心有余而力未必足。妹妹表示同意。妈妈没了,我跟妹妹成了非常亲的人,经常互相倾诉,互相开导,偶有相依为命之感。


我27岁没了妈,妹妹22岁没了妈;现在我37了,妹妹32了,我们想起妈妈来,仍然这么伤心。妈妈十几岁就没了她的亲娘,那时的她该有多伤心啊。妈妈真是苦命人。人世悲苦,有时离开的确是一种解脱。


妈妈的最终解脱,是精心策划的。妈妈离开后十年的今天凌晨,我才突然悟到,原来妈设计了这么多。


妈为什么选了四月初七?为什么是临近中午而不是早晨或下午?为什么用绳子?为什么在厢房?为什么明知家人吃不下饭仍然要做一锅菜?为什么没在纸上留文字?为什么在院中留粉笔字?


妈妈肯定把离开的日子选了又选。妈妈是个极其超脱的人,年轻时就经常策划主动离开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妈妈十几岁想离开时,有弟弟妹妹累着,她为责任而活。三十几岁想离开时,有儿女了,那时妈妈常说,我如果能活到四十岁,等你们大一大,我就是死也就放心了。妈妈五十岁后,曾认真地跟我讨论安乐死的问题,表达自己不想被动地离开这个世界。我百般开导安慰,妈妈只是淡然微笑。我知道,妈妈老年之后,是有可能选择主动离开的。但是,我怎么也料不到,妈妈会选择在56岁,就决然离开。


起因是那次意外车祸。车祸发生后,妈妈一度昏迷。后来虽抢救过来,但身体境况大不如前。我们这些家人对她的好,她看到了,但却总觉得亏欠儿女了,拖累老伴儿了。我们的安慰,她欣然接受,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已决意主动离开。在其他大事都不露痕迹处理完毕的情况下,现在想来,至少在那一年三月份,估计妈妈就在家中无人时,戴着老花镜,反复翻看月份牌了。妈妈肯定像研究结婚日子一样,耐心斟酌和选择着自己的大日子。四月,即“死月”,于是妈妈确定了月份。日子选定更是无可挑剔。阴历是四月初七,四七,即“死期”,四七到了,就是死期到了,视为上帝严肃的命令;四七,又是“死去”的谐音,视为上帝的温和的召唤和劝慰。这一天阳历是5月14日,宣告是“我要死”,是主动的选择,不是被逼的。这一天是星期六,甚至孩子们和其他亲友来奔丧都不用请假。这个日子如此之好,这一天不离开,简直对不起上帝。以妈妈的细心,她很可能往下数了数重要日子,包括头七是否跟爸生日重合;五七、百日是否跟家人生日重合等等,看到不会影响什么,就基本定下了这一天。在离开前两天,估计妈妈天天看天气预报,她不希望自己选的日子下雨,给家人太多麻烦。看到天气预报也是晴天,妈妈简直如释重负。


日子确定了,妈妈就开始计划剩余的事。要确定死法,比较保险的是用绳子,其他方法太痛苦或不保险。妈妈知道喝农药后抢救很痛苦,有时抢救半成功居然变成了植物人;用刀用剪子也不保险,而且痛苦时间太长。


地点选在厢房,因为在正房的话,怕之后家人生活在正房里害怕。妈妈如果有选择,可能会选择去北山小树林中,但是以妈妈当时的体力,她已经没能力走去小树林了。


时间不能选早晨,因为怕惊醒爸;不能选下午爸下班前,因为孩子们晚上回来奔丧走夜路太危险。选在上午爸下班前最好,处理其他事情很从容,但也不能太提前了,因为提前太多,家里空着门,进来其他人偷东西怎么办?估计妈妈希望由爸第一个发现她离开了。


提前几天选好结实绳子,看好房梁,计算高度,查看坚固程度。


千万不能在纸上留下任何文字,因为如果留在纸上,万一提前被发现,自己的计划就破产了,以后麻烦太多。最后的文字留在纸上,家中遇事一乱,也未必找得到,不如院中粉笔字,很醒目,来的人都看得见,而且比较大,可以让农村老花眼的成年人都看得清,充分证明自己家人没有错、没有罪,以免大家冤枉自己的家人。备好粉笔,准备在院中留下遗言,表白自己是完全自愿的主动的想离开了。


提前一天打算好做什么菜。这饭是给来忙丧的人准备的。自己家人肯定吃不下,但是忙丧的人吃得下,这也算自己帮家人招待客人了。四月初七早晨爸上班后,妈妈马上开始做饭。菜做好后,放锅里热着。


计算时间,爸中午下班前1小时,准备行动。先挂好绳子,调试高度,确定没问题。如果妈妈当时体力还好,可能会优先选择先从外边把门锁上,自己再从墙上爬进来做之后的工作,这样只有爸有钥匙能进来,别人不会误闯进来。但当时妈妈身体虚弱,已经爬不动墙了,于是只好退一步,估计妈妈当时先插上了门,以确保自己在写粉笔字时不会受到意外打扰;写完后,再打开门栓,防止过一会儿爸爸进不来;最后才快速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预约死亡,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周密策划,才能完全按预想进行。稍有不慎,就会偏离预想,不“成功”,或者不“完美”。妈妈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事件,一切尽在计划中,一切尽在她的计算中,一步步走向她自己的“成功”,实现了她自己十几岁开始就萦绕在心头的“梦想”。妈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是一位统帅式人物,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是一个愿意控制自己生活的人,连自己的死亡都要设计得从容不迫,严丝合缝,滴水不露。在妈妈这里,死亡是主动的,自己是很有尊严也很有独立性的,主动和死神约定好日子,不留恋生命,不低声下气,不惊慌失措。毕淑敏写了《预约死亡》,但毕淑敏没有亲自实践它;妈妈只不过读了这本书,却周密策划和从容实现了它。


一切尽在妈妈算中。


妈妈曾说,如果有这么一天,爸难过一个阶段后,会再找个老伴;因为爸人好,善良,能挣钱,有退休金,肯定能找个好老伴,照顾爸肯定会照顾得挺好,爸晚年会幸福的。是啊,现在爸跟新老伴,的确和和美美。


妈妈曾说,妹妹有哥嫂在,不愁,哥哥能干,嫂子善良,妹妹在哥嫂家寄住了那么多年都非常和睦,哥嫂以后对妹妹也绝对不会差,将来一定会帮助妹妹拥有幸福的家庭。是啊,妹妹现在的确成家立业了。


妈妈曾说,儿女在开始两年,肯定会难过的,会经常哭两声,但时间久了,儿女肯定会适应没有她的生活的。是啊,生活仍在继续,我们这些儿女,也纷纷生儿育女了。


10年过去了,您的儿子在这里码字,仍然泪如雨下,妈,这一点您算到没有?妹妹经常梦到您,她直到现在仍然哭得很伤心,妈,这一点您算到没有?自您离开,我觉得我连自己的母亲都感染和说服不了,所以缺乏动力去接触其他悲观的人,对抑郁症患者甚至仅仅是苦着脸过日子的人一向敬而远之,避之犹恐不及,这一点您算到没有?姐姐因为我力主卖了旧房、帮爸找了老伴等等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可能因失去了您而发泄痛苦和牵怒他人),对我这个她之前最心疼的弟弟若即若离,这一点您可曾算到?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是,我们三个孩子永失母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其中哀痛,您算到没有?


十年来,我每每读到,甚至只是想到,苏轼的千古绝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会觉得愁肠百结,心中隐痛,忍不住想流泪。苏轼是写给他死去十年的妻子的,我觉得,用在悼念母亲上,也情理相通。苏轼悼的是永远失去的亲情和柔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词,我在屏幕前,读几句,哭一会儿,泪如雨下,不可抑制。


洒几串伤心泪,为一个特别人。


人生天地间,其生也哀,其死也苦。


生在此世团圆,死在彼世相聚。


爱不断,于此世共欢;情不绝,到彼世无惧。


天人不会永隔。


妈妈,您离开我们10年了,不论何时,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







第三篇文字《祭母诗三首》,2016年5月13日。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丙丑四月初七晨,作于花园祭母亭旁)

其一驾鹤遨游十一年灵山肃穆云悠闲事物轮回流水过人间沧海幻桑田

其二一曲歌停音绕梁温容宛在入梦乡白驹过隙四千日鱼自漫游鸟自翔

其三寸草失晖自断肠杨花柳絮苦飞扬暮春归去进夏日槐花无言默默香







第四篇文字《祭母系列之四,诗一首》,2017年5月1日。


明日四月初七,母亲驾鹤归去一十二年纪念日。以诗相祭。

音容宛在温复暖恍如隔世长追忆世事纷繁马奔腾生离死别倏一纪如露如电又如烟如梦如酒又如蜜如战如戏又如棋如叹如歌又如泣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第五篇文字《祭母系列之五,诗一首》,2018年5月13日。


又一年。续祭:


曲终人不散

碧落即黄泉

忽然头飞雪

千古亦一叹





�m���ar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失母爱》《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