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在爱中绽放(50)

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

黄传修

前几天和儿子QQ聊天,问他“”这些日子还打乒乓球吗?”回复说,“球室关门了”。可是过了一会,又回复,“”师哥约他打球”,我问:“球室不是关门了吗?”“内部人员专用。”儿子从小学喜欢打乒乓球,到了大学,进入乒协,能自由去球室打球。我回复说:“在任何事上,中国都有特色!”我说:“稻盛和夫有一次想用公司的车顺路捎着夫人去超市,可是他夫人拒接,说自己的私家车可以坐,公司的公车,自己无有权利坐,坚持步行。事后稻盛和夫极其后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今天检查学生完成报纸测试题情况,有一道小题,“你从‘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问一答中读出了什么信息?”学生答案基本和参考答案一致,“诗人羁旅愁思,对家人亲友的无比思念之情”。看到这个千人一面的答案,我感到真悲哀,学生的思辨能力哪去了?于是我提示学生看清要求,“一问一答”,“谁问的?为什么问?谁回答?答得什么?”在这般提示下,提问王乐萱,答案还是和参考答案差不多。我走到她跟前,郑洪瑞说:“”王乐萱的可爱小手啊!”轻轻把王乐萱小手背抽了一下,“再思考一下。”再问冯一哲,看到王乐萱挨罚,吓得直接说:“不会。”更加受到奖励。再让学生思考,又问素有思辨能力的李元文,她回答很全面:“从‘问’这个字还可以看出家人对他的牵挂。”是呀,诗人常年漂泊在外,难道家人就不挂念吗?为什么就只有诗人思家的唯一了呢?

还有答案中“轻佻浮薄”一词,居然答案都写错了,“轻佻”的“佻”打成“挑”,如此大量出版发行的试卷,出现如此误导的错误,其严谨态度哪里去了?

为什么乒协会员就能自由出入打球?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和答案不同的思考?为什么制定答案者不能做到准确无误?看似是小问题,其实是大问题,实在耐人寻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儿在爱中绽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