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

昨儿个,涵涵妈写了篇文章《你家宝宝准备不喝奶粉了?看完这个再决定吧!》,收到了迄今为止最多的留言,我都认真看过了,大部分也都仔细回复了,晚上继续回复,感谢也欢迎您的留言。看完后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咱这里聊一聊。

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_第1张图片

养儿莫要照本宣科

有的妞儿们看完担心了,说我娃3岁了,不喝配方奶粉咋办,还有的说从两岁开始不喝了,还要继续喝吗?

咱那篇文章呢,写的是在宝宝没有母乳的情况下,或者已经断乳还不足两岁,那继续喝。如果宝宝实在不喝,硬是不喝,那也不要焦虑,饮食方面注意一些,多操点心就可以了。毕竟现在的食品资源这么丰富,大多数营养物质还是可以替代的。

还有的亲说,美国儿科学会的书上写满一周岁后宝宝就可以喝纯奶了。我的文章里说配方奶粉喝到2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不是什么专家,但我写文章的时候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问过好多医生朋友的,一些涉及医学范畴的,我会请儿科医生帮我看一看,改一改。

但是您也说了,是美国儿科学会的书,对全世界好像没有指导意义吧,那本书的作者在写稿时,有考虑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吗?

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_第2张图片

所以,作为一个给大家切切实实分享育儿经验的妈妈,我希望我分享出的育儿知识,不仅仅是严谨的,科学的,还必须是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可操作的。不然之前写那篇《不花钱,在家就可以玩的15种益智小游戏!》也不会从100多个蒙台梭利的教学游戏里精心挑选出仅仅15种。

同样,咱在看书和看文章的时候,也不能照本宣科对不对?最好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找出最适合自家宝宝的养育和教育方式。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科学育儿,我们养的是孩子,是有个性和个体差异的人,不是花草树木,没有绝对统一的理论。

比迷信育儿知识更重要的是家庭和谐

关于家人喂养或教养理念不统一的问题。自从有了娃,咱当媳妇的都知道,跟婆婆在育儿方面存在很大分歧,甚至跟老公的理念都不同,为此可能也会产生很多矛盾。

涵涵妈想劝各位姐妹的是,不要为了那些死的育儿理论去做影响家庭和谐的事情。

比如医生建议六个月的宝宝没必要喂水,只吃母乳和配方奶就好。婆婆那天趁你不在喂了几口水,然后你就很不高兴,接着肯定会有情绪。甚至有可能跟老人家争吵几句。

但咱回过头来想想,医生说的是没必要,而不是一定不能啊。如果你非得死抠那些所谓的育儿知识,肯定会破坏家庭和谐。那对于孩子来说,喂一口水不能怎样,也不会怎样,但你们的争执,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和睦,你的情绪因此而不好,却很可能带给他很大的心理影响。

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_第3张图片

再比如说,书上和医生们都是一岁之前宝宝没必要吃盐,那如果婆婆在宝宝11个月零28天的时候给娃吃了一顿加盐的辅食,你觉得有必要跟她争执一番吗?她们那一辈人都那么过来的,你很难去改变认知,我们没必要太较真,造成家庭不和谐。

偶尔吃一次盐,六个月前喝上几次水,对宝宝身体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如果因为你死抠育儿知识,跟婆婆闹的很僵,你的情绪对宝宝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身体的创伤。

当然,我们说不死抠育儿知识,不是不让咱坚持原则,没必要吃盐和没必要喝水,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东西。而如果婆婆或者公公给娃喂酒,这肯定撕破脸皮也要奋起反抗了!

和谐家庭里,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分歧,而是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就当没看见。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坚守原则,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育儿切莫偏激,不是非此即彼

说完了喂养,咱再说教养方面。我们经常鼓励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给孩子发火。尽量用鼓励、规则等正面管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这就意味着咱不能发火了?不能打孩子了?

不是哒!我们都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惧,怎么可能不发火?不动手?伟人尚且做不到,何况咱?只有圣人能做到,但不存在这号人物。

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_第4张图片

涵同学从小到大别人都说她乖,但我还是会打。因为孩子在妈跟前跟别人看到的根本是两个样子,哎,熊孩子谁带谁知道。

我上次问我的心理学老师,她虽然年纪不大,但知识渊博、资历丰富。她去日本留学学的心理学,后来系统学习了正面管教,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国际著名的心理学考试,拜师于一个挺有名的外国人之下,我至今记不住那个外国老头的名字,反正他写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心理学著作就是了。那个考试资格也很难取得,我老师是今年国内唯一一个取得考试资格的。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是想说,这样一个专家级的老师,当我问她:“你打不打你家悠悠呢?”时,她回答:“打啊,肯定打,不打怎么行呢?”

所以,我们鼓励您用正面管教的方式管孩子,但也允许您发火,甚至动手!而且我们还明确指出了,发火和动手后该怎么办?

正面管教不提倡,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体罚孩子。孩子能打,只是不主张棍棒教育仅此而已。在不主张这些的时候,人家还提出了更好的方法,即如何鼓励,如何制定规则,如何沟通等。

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_第5张图片

所以,育儿这件事上,根本没有非此即彼,不管学习什么知识,我都喜欢博采众长后,内化成自己的理论,然后再结合自家娃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她的一套教育方案。

太较真,太遵循育儿理论,也是偏激的一种表现,还是影响家庭和谐的一种表现。养孩子,没有什么比给她一个和谐的家庭更重要,家庭关系剑拔弩张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很多心理问题会通过躯体化的反应表现出来,比如很多爱争吵爱打架的夫妻,他们的孩子有抽搐症就是因为如此。

就算同一家的俩孩子都不可能用同一套理论去教育,去喂养,何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域环境的宝宝呢?亲爱的,你说是不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爱的,你养娃的方式忒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