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标签效应》

《聊聊“标签效应”》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标签效应”。

为什么突然要聊“标签效应”?这不寒假就要到了,有几位家长向我问起寒假学习班的事情。上周五趁孩子们吃东西的间隙,我说了一嘴,寒假我们这里继续开课。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老师,你说我来补啥?”“老师,我数学不行,我来补补数学吧?”“我语文不行,来补语文吧?”。。。。。。小小的孩童,咋就自己给自己贴上了如此标签了呢?

不是娃儿的错,是老师和家长的错。

别的事情我可能会犯“拖延症”,对于孩子我不会,立马纠正。

“你们哪科都行,有时候哪科做不对题哪科就弱吗?不对,那是你们没听老师话,上课好好听讲,能不会吗?”

“寒假咱们来学习,不是补课。一是要保持学习的连续性,二是要温故知新,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明白吗?”

当然有的同学如果之前的基础不牢固,这是必须要补的。

但是对于孩子不能直接跟他说,你就是去王老师家补课的。

如果说补课,那肯定是学习差才补的,而来学习就不一定是学习差了,我们是带着信心来学习的,但是上课的内容是我来定的。

Why?先看看什么是“标签效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关于标签效应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暗示作用。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暗示的方向发展。

再看一个例子,加深一些印象。

心里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这个实验说明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被贴上某种标签而引起的"标签效应"。

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定论,就像被贴上了某种标签。

所以,我不允许跟我的孩子自己标榜自己不行,即使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及格。如果自己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真的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了。

我们初中时读书郎跳绳跳得不好,中考体育要考呀,老师开家长会跟我说,孩子的这个协调能力不行,跳绳肯定得拉分。我不言语,也不跟老师较劲。

回家和读书郎说,中考要考跳绳,咱们现在跳得不好是因为练得太少,以后每天晚上练习十分钟跳绳好不好?

读书郎说,其实我特别不愿意跳绳,就拿一根绳,机械地甩来甩去太没意思啦,不过为了中考,拼了吧。

然后我们每天晚上练习十分钟跳绳,一月有余,成绩很快就上来了,一点儿都没拉中考的分。

我们咋就协调能力不行了,那是我们练得少。如果我当时回来就把他们老师的话和盘托出,那么读书郎的跳绳可能真就得拉分了,小孩子懂什么呀,其实还是老师和家长这些大人们的一些诱导性语言最终决定了孩子的努力程度和结果。

所以,这个标签我们坚决不贴,我们用实际行动将它撕裂。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于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负面因素我们要一味地去包容,该批评的时候决不姑息。

但是一定不能随意就给孩子贴上一些“消极的标签”,而必须以实际行动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

比如,有的孩子说语文不行,那就要仔细查原因,如果是该背诵的没背下来,该写的字不会写,不是你不行,是你的努力程度不够。

孩子现在接触的大部分环境是学校和家庭,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谨小慎微。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标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