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杀人案:跳出事件本身看待人性

辱母杀人案:跳出事件本身看待人性_第1张图片
文|勃然沧海  图|来自网络

01

最近,于欢案不断在发酵,轰动了整个网络,跟之前的小悦悦事件、北京地铁事件一样,作为网络围观版的此类案件,国人依然是表现出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网络起哄和现实冷漠。

案件大致是这样的。

2016年4月14日,发生在山东省冠县。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催债队伍多次骚扰女企业家苏银霞的工厂,辱骂、殴打苏银霞。2016年4月13日,吴学占在苏已抵押的房子里,指使手下拉屎,将苏银霞按进马桶里,要求其还钱。当日下午,苏银霞四次拨打110和市长热线,但并没有得到帮助 。其间,催债人员用不堪入耳的羞辱性话语辱骂苏银霞,并脱下于欢的鞋子捂在他母亲嘴上,甚至故意将烟灰弹到苏银霞的胸口。

2016年4月14日, 警察接警后到接待室,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 。于欢看到警察要走,情绪崩溃,站起来试图冲到屋外唤回警察,被催债人员拦住。混乱中,于欢从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另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后于欢表示继续上诉。2017年3月26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表示,将在该案二审程序中依法履行出庭和监督职责。对社会公众关注的于欢的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等,将依法予以审查认定。成立由反渎、公诉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警察在此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等问题,依法调查处理。

从事件本身发生到审判已经是将近一年,因为判决结果的公布和媒体的关注,最近这件事情开始大规模发酵,或许是民众对于一审结果的不满或不解。伦理、道德、法律,广大吃瓜群众郁闷了,于欢的行为有错吗?从伦理和道德角度讲,亲眼看见母亲备受非人凌辱,拔刀抵抗,貌似也没什么问题,哪怕是路人甲,也至少还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是自己的母亲,从法律的角度讲,貌似法律里还有个正当防卫呢,为何会判决无期徒刑呢,于是,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于欢,声讨“判决不公”。

如果抛开民间借贷这个话题本身来讲,确实,辱母杀人案中,于欢母子属于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受到胁迫侮辱,让人心生恻隐,然而仔细追述一下这个事件之外的逻辑会发现,这次的发酵事件却是源自于三起债务纠纷,苏银霞及其企业因为三起正常借贷后却因无力偿还,只能转而借民间高利贷,便酿成了此次恶果。

02

近几年,因为民间借贷而引发的一系列跑路、自杀、亲戚朋友反目事件屡见不鲜,可民间借贷却并没有因此而消退,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有点愈演愈烈,只是更多的人逐渐的形成了一种更加理性的意识,不会轻易触碰了。

曾经何时,各种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现在,虽然好了很多,可依然会有各种正规的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打来电话:“要不要贷款?”,貌似现在的借贷机构变得更加精明了,面向群体变成了上班族,尤其是在体制内的上班族,他们会认为,这些人很难会失业,但消费诉求又很高,所以,各种电话狂轰滥炸。试想,如果每一通电话里的借贷邀请都答应的话,而以现在的挣钱速度,估计十辈子都还不完,那为什么那些借贷机构还那么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资金呢?

这,就是一种乱象。

此类暴力催债事件,以前,大概只会出现在90年的港台片里,我们兹当是当做一个距离我们很远的故事来看,只是没想到,距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与暴力催债相对的,是很多普通民众理财能力的匮乏和理财观念的慵懒,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民间借贷机构相继倒闭,继而是存款散户们的叫苦连天,一时间,原本各种哭穷的村里人瞬间变得像是大富翁破产样,很多村人居然能够将自己六位数、七位数的存款很放心的放在民间借贷机构,而不想放到银行或者变成其他可增值的固定资产,这跟赤裸裸的赌博还有什么区别呢?

或许你会说,人性是贪婪的,赌性在任何人心里都是存在的,只是平日里没有暴露出来而已,懂懂常说,普通人理财,要么理少了,要么理没了,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有道理的,即使不是普通人,在理财这件事情上,也不会将风险降低到零。

之前很多人喜欢以月度利率2%的方式放在民间借贷机构,这貌似是一种,一年下来,就是24%的收益,听起来确实客观,这些借贷机构又转而以更高的利率放款给其他企业或者创业者,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或者创业者只有在从创造超过24%的纯利润的情况下才能勉强偿还这种高利贷,然而投资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各种外部因素都有莫大的关系,借出去的钱很难都会实现超高利润的回报,那么,怎会按期偿还那些存款者呢,于是,很多人赔了个底朝天,年轻人还好,有时间,再挣回来,老年人呢,甚至连棺材本都赔掉了。

03

有一年,我开车去一个朋友家,刚落座,就听到院子外面一阵争吵,正当我出门的时候,发现几个人和一个人厮打在一起,虽然没有动手,但那砖头石块龙飞凤舞的场景,场面挺惊悚的,最后的结果,两败俱伤,各种家具电器被砸的稀巴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车也未能幸免,被砸了,悲催,后来听说就是被打者借了一笔高利贷,没有按时偿还,于是被催债者追上门来要,结果呢,一场撕逼大战上演。

还好,那次催债大战没有酿成命案,最后在警方的干预下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不过另外一次事件就很骇人听闻了,那年我在颍州上班,就在我所住的小区,发生了一起命案,发生原因就是一女债主将一笔六位数的款子以一定利息的方式借给了一个生意人,这个生意人虽然也有产业,这生意人呢,他虽然有实体产业,但也在做放款业务,就这样,其他人欠这个生意人钱,这女债主又在不断的催债,强逼之下,这生意人走投无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女债主残忍杀害,悲哉。

我想起了本山大叔的小品《不差钱》,那段经典的对话里。

小沈阳:“我没别的意思,钱乃身外之物,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了。

”赵本山:“还有一个比这更痛苦的呢,就是人活着,钱没了。”

现在想想,即使钱真的没了,那还是可以挣的,哪怕是慢慢挣,一步一个脚印,我想是会挣回来的。只是现在的很多人,内心都充满了浮躁,大家想到的都是挣快钱,慢钱踏实钱没人看得上,但却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进去,结果就导致了各种的伤情伤钱事件。

说到底,还是人性的贪婪和自私惹的祸,人总想不付出很多东西而获得巨额的财富,或者就是在投入一次后尝到甜头,于是就深陷其中,到最后严重负资产。

试想,此次案件中的女受害者如果在第一次债务纠纷后能及时调整产业格局,收缩经营规模,不再继续向其他机构贷款,那么后续的事件有可能就不会发生,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讲,贷款太容易了,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诱惑,因为没几个人会像大力士那样,举起比自己体重重很多的重物,贷款也是一样,在评估自身资产以及偿还能力以后,再去借贷,否则,债务将会是一个无底洞。

你可能感兴趣的:(辱母杀人案:跳出事件本身看待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