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离式思维

抽离式思维(1)

生活方式……

“科学家”最近迷上这个词!很多科学家,研究人的记忆。情绪情感记忆。这样说情绪情感可以储存在大脑记忆部位。记忆可以遗忘,也可以增加。科学家,研究记忆可以数年之久。

一个人有三个“我”。生物社会的我(现实我),梦想我,抽离式我。

这三个我,也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实我。第二阶段:梦想我(人不可能完美,所以不存在,但人类又爱幻想),第三阶段:抽离式我(接纳我的不完美,从而找到和自己最好的相处方式。)

很多情绪情感,是源于认知,源于思维的,而很多的心理疾病的症状是跟情绪情感有关,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家庭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对人类非常重要,不同的格局,不同的视觉,出产不同的人。

什么是抽离式思维?就是把注意力,以“第三者”的身份去观察自己(用心去观察,而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观察。“第三者”是指和自己无关的立场,就是与自己无关的旁观者)。比如,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观察自己的身体,呼吸,肌肉的状态,肌体活动等等。

思维就像肌肉,要不断的刻意训练,才会强大,抽离式思维也一样。

意识里注意力是稀缺的资源,所以好好利用的话,对我们很有利。

我发现使用抽离式思维,第一改变的是自己的状态。会隔离了现实我的认知,思维,情绪情感,甚至记忆,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又有巨大的魔力,所以抽离式思维同样有巨大的魔力,看你怎么使用。

但是,抽离式思维需要知识和阅历去运作。一个没有醒悟的,没有知识内涵的人,根本不会运用抽离式思维。

研究抽离式思维与现实行为的关系。比如,抽离式思维与网瘾。还有使用抽离式思维多了,会不会因此产生很多有益的行为?

抽离式思维(2)

1,当你失控时,可以利用抽离式思维,让自己冷静下来。一般人有三大失控(我也不例外),状态失控(即当时的感受),思维失控,行为失控。比如,自己的劣等感,强迫感和失控感等等,这些都归类为状态失控。

思维失控,比如强迫思维。行为失控,比如自己的赖床,拖延,看看这思维对这些问题的治疗效果吧。也就是对自己三大失控的治疗效果。

有一个比较有趣又典型的现象,就是自己看书或者写作,经常出现失控忘我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失控度越高,健康离我们越远了。

一般正常良好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做好状态切换。比如,闹钟响了,睡眠状态顺速切换起床状态,而不是赖床状态。对于娱乐状态,休息状态,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切换到工作状态。应该的时间,不能做好应该的事情,这些都是无法高效率的原因。

简单概括:把注意力,以旁观者(“第三者”),观察自己的一切。

训练抽离式思维第一步,用内心观察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活动等等。

第二部是内心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比如观察自己的感觉,想法,思维,记忆,情绪和情感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抽离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