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育人:最好的和最差的

 

中国式育人:最好的和最差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上课,老师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组讨论每人刚完成的个人专题论文,交换意见,进行交流。正房大家抱着颗高昂学习态度的赤子之心,准备展开激烈的讨论时,末了,老师补充一句:每个组选出最好的和最差的,上来做报告!我们先想到的是,每个人给的方向和内容都不一样,又哪来的“最好”和“最差”之说?霎时间,全班的激情瞬间降到冰点,转而脸上都写出了尴尬。为什么会尴尬,我说不上来,但都感到了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偶然想起上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同样是写完课堂作文后,老师让前后四人选出最好的和最差的一个来。

 情景再现,不同的是,现在,在大学课堂。

 什么是“最好的”,什么又是“最差的”?无奈,我现在还是不太懂。

  可以这样比喻吗?一个暴发户的啃老族,挥金如土,奢侈缭乱的“贵族”生活,和一个家庭贫困,靠自身努力一步一步突破自己环境的人做比较。嗯……按照这种衡量标准,估计是前者了吧。前者是“最好的”,因为他有最好的生活,无数的钱。后者是“最差的”,他有最糟糕的生活,他没钱。  这种讽刺很夸张吧,同样,在我们心里,老师的这句话也很雷人。以至于我们内心都恐慌的怀疑最差的那个会毕不了业吗?

  但课堂还是课堂,我们只能奉行金科玉律按部就班的继续下去。时间很快过去,第一组的成员上去后,“最好的”报告做完,“最差的”上来了。那位男同学脸上红红的,手机紧紧攥着论文,站到了讲台上。台下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奇这“最差的”到底是个什么样。

  台上的同学平常本来是一个很幽默,口才也不错的,但不知怎的,站在讲台上,讲的磕磕绊绊,说的颠三倒四,引起大家的一阵哄笑,老师说“看见没,这就是最差的论文。”但他站在讲台上最多只讲了他写的三分之一,就摇了摇头,红着脸下去了。我想他手中的论文并不比别人少,他并不一定就是那个“最差的”。然而他确是讲出了“最差的”表现,给老师的要求交了个完美的作业。

   从小我们就一直被灌输着,“最好的”和“最差的”理论,一直到大学,工作,结婚,生子。然后下一代按照这样传统的评判标准,成长。但有很多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其他天赋。然而被中国式传统教育扼杀了,甚至还没等到扼杀在摇篮里的机会,就毒死在了娘胎中。

   记得小时候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题让我们完成,当时班里的尖子生一会就完成了,答案的步骤也和老师相同,老师听完后眼里都充满了笑意。这时,有个平常不起眼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做法。”老师先是一愣,继而说“你说吧。”这位男生的解题思路很新颖,更加简便。然而方法不同却没有得到老师太多的赞许,很显然老师脸上没有什么变化,好像是侵犯了标准答案的严密性和制度性。

中国式育人:最好的和最差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我们那时还需要鼓励和赞美的年龄来浇灌成长的岁月时,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我们似乎一直缺少着什么在成长。确实他现在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日子也过得平平淡淡,没有生机。

   实际我相信,中国的孩子也很活泼,没有所谓的学死,很有思维和想象能力,然而当他们第一次听到“最好的和最差的”时,就被征住了,就被框住了。转头看看,确实是最好的总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们就这么一直长大,一直到老。甚至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只能暗暗羡慕着,因为那太潇洒。内心的波涛从暗潮涌动到波澜不惊。中国高考近几年在大幅度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提高的本质是教育的革新,教育革新的源头又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升级。否则怎能一下连上三级台阶,那不是俗称的“豆腐渣工程”吗?

   别轻易说“最好”和“最坏”这两个词,它给人的杀伤力相当于心灵的原子弹,很容易让一个不知所措的人开始怀疑人生,怀疑所认知的三观。反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最好”和“最坏”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事物都有不可预知的两面性,这个世界非黑即白事几乎不存在。

  那你告诉我所谓“最好”是什么,“最坏”又怎么评判?我至今还没搞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育人:最好的和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