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十二天的 七月二十六号至八月六号)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邱涛

  七月二十六号

在与妻儿度过一段美好时光后,格列佛再次外出航海,不料手下水手叛变,将格列佛放逐到荒岛上。在岛上,格列佛遇见了丑陋的耶胡与极富人性的慧骃。耶胡的丑恶外貌与粗暴行径让格列佛心中充满了轻蔑与厌恶;而慧骃极具人性化的表现却让格列佛感到惊奇。在这里,马是统治者,他们温柔善良,举止温和,优雅而理性,与耶胡的丑陋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正借耶胡讽刺了道貌岸然的人,表达了对世俗丑恶的厌恶,从而对人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七月二十七号

        格列佛随一只慧骃来到了它的家中,在这里,格列佛为它们有等级观念而感到惊奇,它们有房屋有食物。在格列佛进了房间后,母马将他认作了耶胡,为此格列佛感到了耻辱。而接下来,格列佛的不同于耶胡的举动让慧骃感到惊讶。作者将慧骃的生活与耶胡的丑恶嘴脸都描写得极有趣味,文章多次用到对比衬托,表达了作者对耶胡的粗俗的厌恶和对慧骃高雅的赞美,更讽刺了如耶胡一般有着丑恶嘴脸的人。

七月二十八号

        在慧骃国,格列佛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语言能力,学习了慧骃国的语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格列佛便掌控了他们的语言并得以与它们交流,他与耶胡的不同之处引来了许多慧骃观赏。但一天清晨,格列佛身上的衣服可以取下来这一秘密被发现了,为此,他的主认人更认为他是一只耶胡,但最后还是答应了帮格列佛保守秘密。在发生一次争吵后,格列佛被遗弃在海岸上,最终还是被慧骃所救,后他告诉慧骃自己对这个地方的想法,更对耶胡的堕落与凶残感到不堪。

七月二十九号

        在听到了格列佛的介绍后,他的慧骃主人感到怀疑,在格列佛称耶胡是统治者时,他的主人仍不敢相信。后来格列佛有阐明了在他国家中人与马之间的关系,慧骃为其同类在人类那里受到的如此不公平甚至是残忍的待遇而感到痛苦,它也始终不理解丑恶的耶胡为何能够成为统治者。在格列佛对它讲述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之后,慧骃主人更是为其震惊,也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开始充满好奇,同时为下文写格列佛更深入讲述人类社会埋下了伏笔。作者在本章中赞美了慧骃的善良品性与人类社会的黑白颠倒形成了对比,这正是一个作者所期盼的理想家园。

七月三十号

        在慧骃主人的要求下,格列佛向它讲述了英国及欧洲的一些情况。在讲述了一些史事后,格列佛的慧骃主人便对欧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格列佛便谈到了欧洲的方方面面,如永无止境的战争,以及欧洲君王们的腐败不堪和残暴面目,也谈到了君王们之间发起战争的种种荒唐理由;之后又谈到了英国法律制度的黑暗,律师们若被买通,便可混淆是非黑白,他们的丑恶嘴脸更让格列佛感到厌恶……作者通过真切的例子与详尽的叙述来让读者信服,让人们得以去认识这些可耻的事并主动发现自身的弱点,从而激励人们加以改进。

七月三十一号

        讲完战争和律师后,格列佛有又向慧骃主人讲述了英国的医生与首相大臣,而当时的骗子医生则用一种极为荒唐的方法治病,他们用相反的顺序来治病。他们时常预测病人病情的好坏发展趋势,而在他们预测错误时,便虚伪的用上一剂药剂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先见之明。相比于医生的不堪,朝廷官场的风气更是腐败,为了权利能出卖亲人甚至不择手段。贵族青年们堕落不堪,讲体弱多病作为荣耀,强壮健康却看为可耻。在本章中,作者讽刺的不仅仅是英国,更是全世界的腐败,从而为人类敲响警钟。

八月一号

        文章开篇便以设问引出下文对耶胡的揭露,在与慧骃相处的时日里,它们的美好品质深深感染了格列佛,他心中的真善美也由此显现出来,他便决定回到最真实的自己,不禁令人深思。在与慧骃的几次交谈中,格列佛的理性得到了认同。文章中,作者借耶胡来反映人身上的一些恶的品质,说耶胡爱争夺,正反映了人的贪婪和好斗。作者借慧骃之口,讲述了许多耶胡的丑陋事件,从而间接讽刺了人身上的种种丑态和缺点,而慧骃所在的王国却如此纯朴,与人类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一切都与腐败和黑暗相反,从而格列佛才爱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只有诚实和崇高,正是作者所期盼的理想王国。

八月二号

        人性的丑恶引起了格列佛的深思,而慧骃的崇高品质令格列佛神往,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耶胡,格列佛开始主动接触它们,但每一次都是狼狈而归,耶胡的卑劣程度出人意料,让格列佛心生厌恶。相比于耶胡,慧骃的高贵让格列佛敬仰,它们仿佛集美好与一身让格列佛赞叹。本章作者细致描写了耶胡的丑恶与慧骃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不禁重新审视自己。作者以颠覆性的写法,讲人马互换,讽刺的意味更加浓烈。作者将世界上的丑恶寄存在耶胡身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慧骃身上,从而引起读者深思。

八月三号

        文章开篇设置悬念,为下文所辩论的问题埋下了伏笔,作者对耶胡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推测,体现了作者对其的厌恶,而后更将驴与耶胡进行比较,从而对耶胡的不可驯化进行了讽刺。而慧骃却与之相反,它们的诗歌充满着正能量,它们对待死亡毫不畏惧,从容而淡定,它们民风纯朴,一切丑陋都仿佛与它们无关。作者在文章中辩论的话题也反映出对它们的厌恶之情,实则是对那些丑陋的人的讽刺。阐述耶胡的历史,其实就是揭露耶胡的邪恶本性。慧骃面对死亡时的平静甚至是愉快都是人类无法相比的,格列佛也深感佩服,同时与上文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耶胡的痛恨。

八月四号

        在其他慧骃的反对下,格列佛不得不离开这个他所钟爱的理想家园,在慧骃国一游,格列佛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他将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安排得紧紧有条,与高尚的慧骃生活令他很满足,他的道德也变得纯净了许多,但主人的通知却令他悲痛欲绝,但最终他还是同意了。作者将这一段写得格外沉重,正反映了当时格列佛心中的无可奈何与依依不舍,对离开这理想家园而回到自己那厌恶的世界中的无能为力,深切地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社会腐败的失望,让读者心中不免深思。

八月五号

        在离开慧骃国后,格列佛再次踏上了旅程,不幸遇到了土著人,被射伤后又被葡萄牙人捉住,在船长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才得以回家。船长的热情打消了格列佛找一处荒无人烟之地度过余生的想法,刚回到人类社会的格列佛对人们产生了恐惧,好在船长的帮助才让他得以好转。但这次回家并不让格列佛高兴,他对自己的妻儿产生了厌恶之情,反而养了两匹马并悉心照顾它们。由此可见慧骃的真善美对格列佛产生了何等深厚的影响,它们的美好让格列佛对人类社会厌拒,从而作者再次讽刺了社会的黑暗。

八月六号

        在全书的结尾,格列佛再次强调了经历的真实性,于此同时,他也对一些故意歪曲事实的旅行家进行了谴责,并声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教育人们,在与慧骃共同生活过后,格列佛的品德也更加高尚,他同时也反对国王用他发现的地方来扩张领土,最后他向读者进行了告别并讲述了自己将来的打算。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对人们展开了教育,以慧骃的美好来打动读者,展示出自己所期盼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文章结尾无比朴实,却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蕴味悠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十二天的 七月二十六号至八月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