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心无挂碍

【每日千字 DAY.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圈开始流行写公开信。


图片发自App

这两天,我的一位朋友出品的电影《李雷和韩梅梅》正在热映,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之下,一个周末票房突破了3000万,还未等我来得及道喜,不想那边却已开始撕逼,这次的对象,是“文艺青年的精神圣地”——豆瓣。出品人充满情怀地给豆瓣的CEO写了一封公开信,愤愤地控诉着自己影片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公开信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波澜。好像唯一的作用就是,导致了这部电影豆瓣评分由让朋友出离愤怒的4.2分降到了3.0分。


【随笔】心无挂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内地著名制片人安晓芬女士,在自己出品的影片《夏天19岁的肖像》上映前,也给全国的影院经理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公开信。当然,安老板比我的朋友专业得多,她是因为影片首日排片只有5.5%而振臂一呼,当然,安总更加高明地胸怀了国产电影,公开信之中也历数其他几部同档期国产片《荡寇风云》《吃吃的爱》《临时演员》排片亦不高,只有好莱坞电影《加勒比海盗》排片高达50.9%。

当然,这些都不是新闻。

电影《你好!疯子》上映前,监制郭帆以及出品人陈辉也曾经接连发公开信希望各大影院增加排片,要求不高,5%就够。

冯小刚导演曾经因为《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影院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而以潘金莲的口吻给财大气粗的王首富写了一封公开信。之后首日影片票房成绩喜人之后,再度微博叫战显得得意洋洋。

……

抱歉,再远的,我记不住了。

这些公开信,恐怕都不及一年前方励先生下跪磕头。


图片发自App

吴天明导演去世,遗作《百鸟朝凤》公映,这样一部小众的艺术电影在电影院遭遇冷遇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却因为制片人方励先生在直播中下跪磕头这样非常极端的手段,博得了巨大的同情分,影片也从上映首日2%次日1.3%的排片增加到了10%左右的排片并最终拿到了8000+万的票房成绩。

在营销学中,这些公开信和方励先生的下跪磕头应该都属于“悲情营销”的范畴,悲情营销,无碍乎就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而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在很多时候,这一营销手段几乎是屡试不爽,原因很简单,《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也认为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石。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悲情营销用在了电影之中,反而成了不归路?独有方励可以成功?或许原因也很简单。

我的朋友认为自己的电影是“一个年轻的女导演领着一群真正的中学生演绎了一段阳光青涩的校园故事”,安晓芬女士认为《夏天19岁的肖像》“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部好作品”,这都可以理解,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是最漂亮的。

可惜,漂亮的孩子终究是漂亮的。

《心经》之中也有一句话“心无挂碍,无挂碍乎,无有恐怖”。我想无论是我的那位朋友、还是安晓芬女士、亦或是《疯子》和《潘金莲》,之所以最终没有翻盘,恐怕最终都是因为“心有挂碍”吧,独独方励先生那一跪,虽然很多人评价丢了文化人的骨气,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心无挂碍”。至于结果,也很明了。

我不是佛教信徒,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一读佛经,因为喜欢佛经之中的智慧。

心无挂碍

无挂碍乎

无有恐怖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心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