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游戏是《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发明的一个桌游,旨在让参与者通过游戏训练“富人思维”,提高“财商”。
游戏桌板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老鼠圈,大多数人工作、消费、再工作、再消费的财务模式就像是小老鼠在里面踩的那个圈,非常努力,却永远在原地踏步。游戏中每个人都从老鼠圈起步,掷骰子、走格子、做决策,支配自己的金钱。第二个是快车道,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跳出老鼠圈,实现财务自由,即不需要工作也能持续产生的非工资收入大于自己每个月的支出,从而进入财富的快车道。
在现金流游戏的“老鼠圈”中,玩家最怕走到的格子有三种:“失业”“孩子”和“额外支出”。今天先说说“失业”。
在游戏中,如果玩家跳到了“失业”一格,必须支付其每月总支出额,并且停赛两轮。也就是说,两轮里不可能有任何的收入,而且该花的还得照常花出去。
如果玩家不幸跳到这一格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悲惨”情况:玩家手里的现金还不够支付当月支出的,不得不向银行高息借贷。
其实往往不是因为玩家太穷,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反而更常见的是:玩家已经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了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投资品上,所以一旦出现了失业这种需要大量现金的情况,财务立刻就会出问题。
其实对比现实状况中的失业,游戏里的失业已经温和多了。游戏里只需要支付一个月的支出,可是在现实中,你失业多久,就要持续支付多久的支出。如果是主动失业,辞职之前通常会做一点财务准备。可如果是非常突然的被动失业,在现实中常常会立刻让人陷入财务泥潭。
比如前一阵子网上有个热帖《我那么努力 有两套房 却不得不离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作者三十多岁,有两个孩子,妻子已经辞职在家做全职主妇,在深圳一套房抵押贷款自住,因为“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就又贷款买了一套学区房。没想到突然发生了“被动失业”的情况,“每个月两套房贷加上抵押贷就三万了”,想找到之前薪资水平的新工作又非常困难,一下子陷入了财务困境,入不敷出,不得不考虑先卖掉学区房,但即使卖掉学区房,也很难保证新找到的工作能够养家。真是惨到不能再惨。
财务上到达这样的困境,其实作者很多方面的做法都很值得商榷,其财务安排不合理更是难辞其咎。
“失业”是一件在事业顺风顺水之时很难提前料想到的财务风险。与此相似的还有意外、突发重疾等等,都是发生概率并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就需要短时间动用大量现金的事件。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月光”,根本没有积蓄,财务上的风险抵抗能力就很弱,遇上一点计划外的挫折就会出问题。
即便有积蓄,如果全部投入到房地产等无法短时间变现的投资品上,那么应对这种突发事件仍然非常困难。
所以,应对类似“失业”这种财务风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前存好“应急资金”。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没有一笔存着的钱,对一个人的心态影响是巨大的。
领导是傻X,你敢不敢直接把辞职信扔在他脸上,老子不干了?
工作五年才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现在这个工作领域,你敢不敢在另一个领域从做个新手起步,一点一滴学习,重新开始职业生涯?
突然失业了,你是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没时间思考,先找到一个能发工资的工作,其他的事情再说?
有没有选择权,有时候就是可以这么简单的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是否存有一笔“应急资金”。
存下“应急资金”,应当是理财的第一步。
“应急资金”怎么存?
一般建议,应急资金应该是3-6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说一旦你断了收入来源,应急资金可以支撑你3-6个月的生活。如果你想更保守安全一些的话,储存一年的生活费也是可以的。
应急资金应该可以迅速取出,毕竟一旦碰到紧急情况,时间不等人。
在目前的市场上,货币基金是个存“应急资金”非常不错的选择,比如各种“宝”。货币基金T+0的赎回期限,可以保证像活期一样迅速取出,利息又远远高于银行活期,有一定的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风险低,几乎没有亏损的可能性。
我是“月光”,存不下钱怎么办?
从现在开始,每月发了工资之后,先拿出固定的一笔钱存起来。
很多人想到存钱,就想到要把每个月消费剩下的钱存起来,即“储蓄=收入-支出”。但是能存下钱的式子是“收入-储蓄=支出”,也就是先拿出要储蓄的钱,剩下的钱再用来消费。
存起来的钱,可以单独放在一个账户里,就当自己从来没有拿到过这部分钱,已经把这些钱给扔掉了,坚决不去动用自己的储蓄。
有研究表明,2/3以上的人如果失去自己收入的10%,1/2以上的人如果失去了自己收入的20%,其实对生活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不做月光族,就从假装自己每月收入减少了10%开始。
理财绝对不是一项富人才需要学习的技能。事实上,任何人如果没有理财知识,都很容易掉进类似“失业”这样的财务困境之中。
与其失业后上网哭诉自己努力十几年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境地,不如早早建好自己的应急储备,让自己在面临选择时有更多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命运弄人,其实只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