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

​​西域回响——新疆古代乐舞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6.7.15-2016.9.15

展览地点: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

唐代是个特别开放的时代,反映在娱乐活动上,是中原乐舞对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的强大吸纳力。初唐至盛唐流行的《坐部乐》、《立部乐》就是根据异域舞蹈和多种民间舞蹈创制的。《坐部乐》在室内演奏,乐舞更为精致,表演者水平较高;《立部乐》在庭院广场演出,演员多,规模大,气场强。

《西域回响》中的文物,能看出好几种当时流行的舞蹈。这场来自唐代的盛大舞会在幽冥世界永不散场。

狮子舞: 狮子摇光毛彩塑

唐 彩绘泥塑舞狮俑 阿斯塔纳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张图片

狮子舞属于《立部乐》,全称《五方狮子舞》,又叫《太平乐》。狮子是外来动物,据《后汉书》记载,月氏(强行科普:这俩字读:“肉知”)和安息曾派使者给汉王朝赠送狮子,估计跟我国送大熊猫似的。狮子威风凛凛,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威武雄壮又吉祥,深受百姓喜爱。估计古人看狮子跟现在外国人看熊猫差不多。狮子舞同样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白居易在《西凉伎》里有“假面胡人假狮子……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传入时间比白居易诗中提到的“凉州未陷”时(吐蕃时期之前)要早。在三国时期,狮子舞便已成型,《洛阳伽蓝记》有“辟邪狮子导引其前”记载,狮舞开路,后面跟着“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綵幢上索”等杂技,吸引观众。

唐代《立部乐》中的狮子舞更为壮观,每只狮子十二人,可以想象狮子之大,人们身披五种颜色的假狮子皮毛,各立一方(所以叫五方狮子舞),表演狮子“俯仰驯狎”种种姿态,另有两位手持拂尘的逗狮人。还有一百四十人的合唱团伴唱《太平歌》。《太平歌》带有龟兹乐风格,所以晚唐时,狮子舞被归入龟兹部(强行科普,这俩字读:“秋词”,今新疆库车,鸠摩罗什的故乡)。

白居易的《西凉伎》里还记录了狮子舞的装备:“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这件吐鲁番阿斯塔纳墓群出土的舞狮俑身上,就刻画出了丝缕、绦带的形态。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2张图片

白居易写狮子舞的场面是“奋迅毛衣摆双耳”——摇头摆尾的样子跟今天的狮子舞相似。

柘枝舞:紫罗衫动柘枝来

棕地黄色花卉狩猎纹锦 新疆策勒县达玛沟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3张图片

右半片,虽然虚了还是得po一下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4张图片

图案非常复杂,人物形象众多,造型富于动感,线条如白描般纤细流畅,这片锦显示了唐人高超的织锦技艺。

这组文物我在不同展厅看见过好几次,这次吸引我的是右侧在莲花上舞蹈的童子。

她跳的可能是刘禹锡、白居易(白乐天也是“诗史”啊)看过的“柘枝舞”。

柘枝舞源于中亚的一种民间舞,舞者头戴缀着铃铛的帽子,伴随着鼓声起舞,足踏节拍、手挥长袖。被诗人描绘为“翘袖中鼓繁”、“帽转金铃雪面回”、“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说明舞蹈的结束动作是下腰,这种舞运动量很大,表演者不仅要身娇腰软,还得体力好、技术强。

柘枝舞本来是独舞,后来变成了双人舞。有史料记载:“用两女童,帽施金铃……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两个小姑娘藏在莲花中,花开对舞,人面莲花相映红,舞台效果想来妙得很。

这片锦上有两个童子

对舞

于盛开的莲花上,S形的舞姿让身体看起来很柔软,重心在下半身,强调腰部动作,似乎也是西域舞蹈的特点。她们皆为长袖装扮,与诗人笔下的形象不同的是,她们的帽子装饰的是飘带而非金铃。

网上搜的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5张图片

陕西曾出土过一件唐代石碑,上面刻有与这片锦类似的蔓草花卉纹,花朵中有两童子起舞,其中一位形象、姿势与锦中两童子类似,双腿交叉、身微倾,挥动长袖,头顶飘带飞起,与她对舞的人物脸型凹凸有致,像个胡人。

童子舞蹈于莲花的图案,可能受到当时流行的“莲花童子”的影响。莲花童子来源于佛教《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鹿母夫人走路步步生莲,得到波罗奈王的喜爱,并纳为王后,后鹿母夫人怀孕,分娩时产下一朵莲花。夫人因此遭厌弃,莲花也随意置于池中。某日波罗奈王在池畔游玩,席间有力士摔跤取乐,力士跺脚,将莲花震入池中,落入水中的莲花终于盛开,舒展出五百片叶子,每片叶子上有一个“端正形状妙好”的男童。莲花童子在公元五世纪就以出现在泥塑、瓦当、壁画中,到唐代已经很世俗化了,到宋代,莲花童子的造型从站在莲花中的童子逐渐变成手持莲叶、莲花、莲元素器物的童子。

开个脑洞,也许柘枝舞从独舞变成双人舞,是受到莲花童子形象的影响。

踏谣娘:不知心大小,容得多少怜

唐 泥塑“踏谣娘”俑 阿斯塔纳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6张图片

踏谣娘是将家暴审美化的舞蹈。传说隋末(或者北齐)有位姓苏的丑男,酷爱酗酒和打老婆,他老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挨打之后向邻居哭诉,人们模仿受害妇女哭诉的动作、音调,逐渐形成踏谣娘这种舞蹈。最初表演者为男性,一人分饰妻子、丈夫两个角色,男扮女装的妻子先哭诉家暴经历,且歌(摇)且舞(踏),按照唐诗记录的还是挺有感染力的。妻子唱完一段还有人应和,然后丈夫的角色出场,做花样打老婆状,动作滑稽,人物形象如小丑,逗人发笑而充满讽刺。后来踏谣娘变成一男一女两人演出,这种歌、舞、念白、角色、剧情具备的表演形式,更像是个小型的歌舞剧,有学者认为后世的戏曲便源自踏谣娘。

这件出土于阿斯塔纳墓群的踏谣娘俑展现的就是妻子随着唱腔摇摆身体的形象,尽管阿斯塔纳出土的俑精细程度不一,这件属于较粗糙的,但仍可看出妇女被家暴后鼻青脸肿而满面愁容的样子(脸部的肿胀也有可能因为泥塑师傅捉急)。

大面舞

唐 彩绘大面舞俑 阿斯塔纳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7张图片

大面舞源于北齐兰陵王的传说,诶,兰陵就是今天的枣庄啊,枣庄王弹起心爱的土琵琶,你们感受一下。相传兰陵王嫌自己长得太美丽,担心上阵杀敌时无法威慑对方,作战时戴上面具,。后来人们为了歌颂他的英(以)雄(脸)勇(治)猛(国),编创了《兰陵王入阵曲》,根据曲子编排舞蹈,表演兰陵王作战的动作。唐代表演这个节目,舞者常着紫色衣服(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腰间系金带,手持鞭,表示击鼓进军。

舞者头戴怒目圆睁、一脸络腮胡的面具,形象有点像唐代盛行的昆仑奴,人物胸肌很发达的样子,不知手里原来有没有道具。

面具下面应是个帅哥。

唐代最流行的民间舞蹈除了踏谣娘和大面,还有一个叫拨头,题材类似李逵打虎,表现儿子为死于虎口的父亲复仇的场景,舞者着素衣,披头散发,本次展览中的男性俑都是束发的,可能没展出这种舞。

苏幕遮

展厅里还有个纪录片,讲的是一件被盗掘至日本的舍利盒上印的图案:苏幕遮舞。

隋-唐初 苏幕遮舍利盒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图是网上搜的)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8张图片

这只舍利盒是日本大谷光瑞探(强)险(盗)队于1903年在龟兹古国苏巴什佛寺(鸠摩罗什讲经之处)遗址发现的(每次看到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大肆搜刮文物的记录,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惑良久:他们怎么没死在沙漠里呢?斯坦因死了两个助手,他本人居然活着从沙漠里出来了,然后接着偷)。1957年,研究者发现盒子表层颜料下面有一层精美的龟兹乐舞图。根据舞者形象判断,这是龟兹假面舞——苏幕遮。

苏幕遮舞蹈场景(图是网上搜的)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9张图片

苏幕遮又叫泼寒胡戏,一大群青年男女头戴各种人物、动物形象面具,在羯鼓、琵琶、箜篌等胡乐的伴奏下跳跃舞蹈,边舞边泼水,互相泼,还泼向无辜的路人,取辟邪祈福之意。

每年在七月初表演七天,有点像今天的“走会”。

苏幕遮原意是涂了油的锥帽,可能是表演这种舞蹈时的防水道具。

苏幕遮后传入长安,深受民间喜爱,然而因表演要裸体、动作幅度大,还要“挥水投泥”,比较粗俗,唐玄宗在开元元年禁此舞。现在仅余词牌。

唐 彩绘泥塑戴面具舞蹈俑 阿斯塔纳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0张图片

这件俑表现的应是苏幕遮舞者。舞者头戴面具,面具形状与舍利盒上的舞者类似。身着圆领连衣裙(并不是,人家还穿了裤子),双臂伸展,两脚分开,似一个定格的舞蹈动作。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1张图片

面具为黑色兽耳猴面,上有红色、绿色圆点装饰,舞者的衣服袖口、下摆有黑色条纹装饰,鞋子画出了一个细致的蝴蝶结。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2张图片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3张图片

​ 这销魂的小肚腩,四肢还挺细的,这形象会不会是孕妇?从舞蹈形式判断不像。

最后再po个古代回鹘人贴面舞【X

唐 双人舞塑像 和田约特干古城遗址出土

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_第14张图片

曾经花大量时间搜北舞的古典舞和汉唐舞视频看,

新编排的好看的古典舞节目越来越少,汉唐舞技术难度比古典舞低,但因为有史料和、资料作为支撑,会更好看些。

《踏歌》是白月光,反对一切以《踏歌》为蓝本的广场舞。

​​​​​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域回响Part1:花舞大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