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碎片(39)2016、5、22

时光碎片(39)2016、5、22_第1张图片
图文:梅洛


今天阅读到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思考。

主人公是宁夏回族妇女马慧娟,36岁,初中文化。她是黄河岸边新开发出来的移民新村的村民。6年时间,马慧娟在田间炕头,用手机摁出了40多万字的随笔和散文。很多作品在《黄河文学》《朔方》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草根作家”。

马慧娟,看起来和其他农家妇女没有什么区别,红头巾,黑布鞋,粗裂的双手一看就是拿惯了农具。夏天,马慧娟每天都在清晨5点多起床,先奔向牛圈,给牛拌好草料,然后才收拾自己的东西,或者出门打零工,或者去自己家地里干活。只有晚上十点以后,家人差不多都睡下了,她才开始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在手机上写文章。在这个时候,她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身份:一个作家。马慧娟为写文章,光手机就摁坏了了7部,现在用的第8部手机是她用1300元的稿费买的。

“我们这里回族女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直在奔走,睁开眼就忙东忙西,要种地、喂牛、养羊、伺候老人、看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农闲时还要去打工贴补家用,苦吗?肯定苦啊。”马慧娟说。

与劳作之苦相比,心灵的孤独才是不能忍受的。

因为有了手机,马慧娟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马慧娟不甘心平庸地老去,相信文学可以让自己超越平凡甚至苦难的生活。2010年,马慧娟偶然从侄子那里得到一个QQ号,有了自己的网名“溪风”,开始将自己10多年来的观察和感悟写成文字发表在QQ空间里,这一举动使她找到了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渠道,一发而不可收拾……

……

马慧娟用手机打出的文字,记录了像她一样的西北回族女人的酸甜苦辣,同时也记录了一部西海固移民的“心灵史”……

……

读完了马慧娟的故事,我觉得有些汗颜。比起马慧娟来,我们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有手机,有流量,每天和文字打交道,但是我们不如马慧娟做得好。我们还在不停地抱怨。

看看马慧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

喜欢的事情就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不能懒惰,不能半途而废。

写到这里,感觉网络真好。它帮我们把感知的触角探伸到很远,汲取知识,积聚力量;它为我们提供了广大的平台,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它帮我们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互通互融,不再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光碎片(39)20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