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于数字素养的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认为“数字素养是指获得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部精致能力,个人需要领会全部技术潜力,学会运用能力,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

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 Alkalia根据多年研究和工作经验,在分析了相关文献并开展试点研究之后,提出了数字素养概念的五个框架:

(1)图片一图像素养,指的是学会理解视觉图形信息的能力。因为数字环境已经从原来基于文本的句法环境演变为基于图形的语义环境,所以我们必须掌握“用视觉思考”的认知技能,最终做到本能、无误地“解读”和理解以视觉图形形式呈现的信息。最有代表性的是“用户界面”和现代计算机游戏。

(2)再创造素养,指的是创造性“复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整合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和声音)的现有的、相互独立的信息,赋予新的意义,从而培养能进行合成和多维思考的能力。

(3)分支素养,指的是驾驭超媒体素养技能。现代超媒体的非线性特征使我们能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运用非线性的信息搜索策略,并通过同样的方式从貌似不相干的零碎信息中建构知识。也就是说,在超媒体的空间,虽然寻找到所需信息的线路可能会非常复杂,但我们不但要清楚目的,不迷失方向,而且还要能在各种复杂的知识领域之中“游刃有余”。

(4)信息素养,指的是辨别信息适用性的能力。在信息剧增时代,我们不但要学会搜索所需的信息,而且要学会去伪存真,数字环境下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这种素养有关。换言之,信息素养并不仅仅指搜索信息,我们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这是任何学习环境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在数字学习环境显得更加重要。

(5)社会一情感素养,我们不但要学会共享知识,而且要能以数字化的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识别虚拟空间里各式各样的人,避免掉进互联网上的陷阱。Yoram Eshet—Alkalai认为这是所有技能中最高级、最复杂的素养。

Yomm Eshet—Alkalai的这个理论框架被认为是数字素养最全面的模式之一,因此也被《远程教育百科全书》列入数字学习的主要模式。相比之下,类似的研究都没有这个框架全面,而且或多或少把重点局限在“搜索信息”上,容易造成误解。

按照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数字素养,就是指在数字环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综合科学技能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赵肖峰,孙向晖.浅析数字素养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A).科技视界.2014,13

Web 2.0: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web2.0。Web 2.0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到目前万维网正在进行的一种改变——从一系列网站到一个成熟的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的服务平台。这种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务将在很多用途上最终取代桌面计算机应用。Web 2.0并不是一个技术标准,不过它包含了技术架构及应用软件。它的特点是更加注重交互性、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等,鼓励作为信息最终利用者通过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资源变得更丰盛。

参考资料:

什么是Web2.0?

巴黎高等商学院公开课:Web2.0时代的营销沟通

Web 2.0的设计模式

素养:是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结合。当下的新素养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特定的技能,还要求我们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有效使用技能的方法。

虚拟社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定义由瑞格尔德(Rheingole)做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参考资料

1.傲唯刃道甘健认为虚拟社区会越来越流行

信息力:是指信息在战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力,其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信息的及时获取、有效控制和高效利用而产生的对作战主体力量的整合力,对作战对象的杀伤力,以及对作战时空的控制力上。最早是个现代军事术语,它意味着从冷兵器战争时代军队战斗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军人的体能和技能的高低 )发展到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时代军队的战斗力主要表现形式上(“机械能”的强弱),如今,信息及信息技术大量运用于军事领域,军队战斗力构成在传统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等要素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新要素——信息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CI),简称集智,它是一种共享的或群体的智能。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集体智慧就一直活跃在生物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大众行为学等领域[1][2]。随着Web 2.0的崛起和社会性软件的普及,集体智慧这在社交网络服务、众包、分享、评论和推荐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3],典型案例包括: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猪八戒网、任务中国、Threadless、InnoCentive、digg、iStockphoto、Mechanical Turk等。越来越多的传统公司和组织也开始使用各种集体智慧平台或工具,借助外部智慧以解决复杂问题[4]。

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就是通过网络做产品的开发需求调研,以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为出发点)。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在美国《连线》杂志2006年的6月刊上,该杂志的记者Jeff Howe首次推出了众包的概念,不过,从提出时间看美国人提出的众包比2005年在中国诞生的威客晚了一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