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

你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_第1张图片

1

周一开完周会,我们的部门领导M先生和我们几个同事闲聊了一会儿。

M先生问起我们各自的职称,问大家谁是中级,谁评上了副高,论文都发够了吗。

我评了新闻系列中级职称已经三年了,按照间隔五年的规定,再过两年就能申报新闻系列副高了。

可是,评副高要求的三篇发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的论文我到现在为止一篇也没发。

这件事上还真不是我拖延症发作。

评副高要求的其它条件我都早早准备好了,省级新闻奖证书有好几个,职称英语A和计算机模块也都早早考过,拿到了合格证书。虽然去年出了新规定,评职称又不需要考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模块了。

论文之所以一直没发,是因为按现在的市场价,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一个字两元,一篇论文就是四五千元,三篇论文发下来得近一万五千块钱。

发与不发,一直是我这两年很纠结的一件事情。

如果媒体形势像我们刚入职时候一样,一片光明璀璨,那评职称,发论文,都是一件必然的事,也就无需多思考了。

这两年,媒体形势江河日下,媒体融合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大的行业背景下,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做一番考量。

如果几年后,我不再从事这个职业,那么新闻系列的职称将对我没有任何意义,这笔花出去的钱就真的白白打了水漂。

如果媒体改革启动,推翻现有的体制,真的实现了像女作家六六的小说《女不强大天不容》中写的一样,完全市场化公司化运营,那么职称也将会没有意义。

经济学上讲“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要不要发论文,评副高这件事情上,我的沉没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

你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_第2张图片

2

我随口问M先生的论文都是在什么刊物发表的,花了多少钱。他副高早已经评了很多年,在等待评正高,正高的论文要求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

在我看来,难度更大,想必花钱更多吧。

没想到M先生说:“我的论文都是自己写的,然后投稿给国家级刊物发表的,没有花过一分钱。”

我着实被震惊了。

是啊,我们为什么写论文发论文一定要想着花钱找关系发,而不是自己动脑动手写呢,我为什么陷入这样的思维定式无法自拔呢?

因为我所看到的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做的,从事媒体行业的朋友,从事教师行业的朋友,从事医生行业的朋友,评职称发论文都是花钱找人发。

久而久之,花钱发成了常态,大家都忘了还可以自己写这回事。

正如M先生说的,某些省级刊物为了盈利不顾文章质量,给花钱发论文这种畸形的产业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那些国家级核心刊物,更看重的是论文质量,学术价值,你的文章不好的话,花多少钱都发表不了的。相反,只要文章过硬,哪怕你是无名小卒,也能过稿发表。

M先生随口说了他发表论文的刊物,都是业内顶级刊物。而他写的论文,有着理论高度,更有多年媒体一线从业的经历和思考,比某些高校搞传播学新闻学研究的教授们写出来的更有血有肉。

听了M先生的一席话,我豁然开朗,真像是在跟着大部队艰难爬山,爬着爬着突然发现还有另外一条路。

回想起来,我评中级时的那篇论文也是自己写的啊。

当时,我被集团内部评为年度“名编辑、名记者、名评论员”,我们集团有一本内部刊物,编辑来找我约稿,要我写一下心得体会。我本来想写一篇随笔的,没想到写着写着写了几千字,硬是写成了一篇学术论文。

先是发表在了我们的内部刊物上,后来评职称需要发论文,右发在了一家省级报刊上。

只是说来惭愧,惯性思维的作用下,我压根没有尝试投稿,而是和别人一样联系编辑,按一个字多少钱的方法发表的。

正如M先生说的,真正的一线从业者都像我们一样不写论文,写论文的大多是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又缺乏实践。我们既有专业知识做背景,又有一线从业经历,完全可以写出很优秀的论文啊。

为什么不去写呢?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聊完去吃饭的路上,我心潮澎湃,雄心勃勃地和刚才一起聊天的几个同事说起准备自己写论文发论文这件事,他们都不置可否。

有一个同事说:“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论文,谈何容易?”

也许大家都是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是遥不可及的事,所以从来没有人去做,连去想一想试一试都不曾有过。

你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_第3张图片

3

其实,我们和某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之间,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

在电影《乘风破浪》中,那个写程序的小马一心想着做一个连接人与人的网络,叫做“QICQ”,他的好兄弟都笑话他异想天开,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议他去录像厅放录像,每个月拿五百块工资。

小马没有听兄弟的建议,坐火车离开了小镇去继续追寻他的梦想。

小马的原型就是“企鹅帝国”的创始人马化腾,如果没有他当年试一试的勇气,哪有如今腾讯的如日中天。

萧伯纳曾经说过:“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

对于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不去试一试的话,怎么能知道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功。

试过了,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收获了成长和思考。

在我决定追逐自己的梦想,开始写作的时候,有很知心的朋友为我担心:“这条路太难走了,也许写多少年都寂寂无名。靠写作谋生的话,你得做好穷得吃土的准备。”

朋友是真心为我好,我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开始写作,内心也有这样的顾虑,怕付出太多,回报太少,怕沉没成本太高。

这次,我是这样回答朋友的:“我有赖以谋生的工作,还有完全能养得起我的老公。我写作是为了追随内心的梦想,即使不成功又能怎么样,大不了牺牲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而已。”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也是用了好几年才真正想通。

在写论文这件事情上也是这样,每年静下心来写两篇论文完全可以做到,即使发表不了,我又损失了什么呢,在写的过程中,我还收获了思考,收获了成长。

对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不要望而却步,勇敢地试一试,或许就行了呢。

你习惯了望而却步,也就只能永远原地踏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差的只是试一试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