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1张图片

孤独是啥?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人,一个人KTV自嗨,一个人吃第二杯半价的那么大甜筒,还有看复联的时候买了两张票,一个位置放着你背了三年的老背包,只是为了与人群隔开多一个位置。

当然,还有这种文艺范逼格高的孤独: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我想告诉你的是:

孤独就是你本身,是你的孤独塑造了专属的你,这样的孤独一千年前不曾有过,一千年以后也不会再现,是那些你用尽一千年都想诉说清楚,却又欲言又止的东西,造就了连历史都无法替代的你,处于时间之河里的你,只会也只能是此时此刻的你。

人为什么会孤独?

是因为独自一人?是找不到合得来的另一半?还是可怜到连一个可以无所顾忌地倾倒情绪的朋友都没有?于是你通过电影书籍来寻求自己孤寂的身影,把自己当成《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君,感慨着这个世界还是有人懂你的,你并不孤独。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3张图片

可我想告诉你的却是:

所有的孤独,都源于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一种感受叫“感同身受”。

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梦见了初恋,我们嬉戏,我们打闹,可突然这一切转瞬而逝,她不见了,我甚至没有见到她的尸体,但我的感觉告诉我她已经死,我在那个梦里感受到了在现实世界里都不曾有过的痛苦,我像个小孩一样失声痛哭,连失声时喉咙里的哽咽感都是真实的。

可当我从梦境中出来的一瞬间,梦中的所有记忆都像一块镜片一样瞬间支离破碎,我努力的捡拾着这些在不断消失着记忆碎片,最后记下的就是这些大概,所有的细节都被抹去了,唯独在梦中的感受被遗留了下来,可这种悲伤无法用语言表达,别人问我怎么了,我除了摇摇头,一无所言。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4张图片


上月我舍友在接到一个电话之后,神色匆匆地赶回了家,两天后回来的时候,他一个人喝着闷酒,突然语气十分平静地蹦出一句:“我奶奶去世了。”

另外一个舍友的奶奶在早两年就去世了,于是两个有共同经历的人就相互聊了起来,边抽着烟,边说起下葬那天时的细节,雨在下,土地泥泞,像现在一样,心情复杂地抽着烟。

我在一边默默的听着,一言不发,奶奶在我刚开始记事时便去世了,在我印象中关于奶奶的记忆,只有一个白发苍苍驮着背的阿婆在一个我够不着的大米缸里掏出了一颗大白兔奶糖给了我,多年以后我重新回到故居,看着其实只到我的腿长的大米缸,空空如也,布满尘埃,我弯下腰在空荡荡的大米缸里掏着,想象着多年以前奶奶就是这样掏着糖,而我惦着脚尖,两根手指扒在缸边,眼里满是期待,期待没有落空,只是也没有再现,我的内心和那个大米缸一样空空荡荡,我想用悲伤将它填满,可我却悲伤不起来,因为我和奶奶的感情,仅此而已。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5张图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都有喜怒哀乐,但我的初恋不是你的初恋,你逝去的亲人也不是我的亲人,别把共情当作感同身受,“我懂你”三个字也别轻易的脱口而出,这些脱口而出的东西于你太轻太轻,于我却太重太重,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要选择以何种方式想他人述说你的孤独,才能把你的真情实感传达给对方,而不至于被当成一个故事来听呢,即使你说得感天动地,那滑过脸庞流下的泪水,到底是为你而流,还是为了他自己?

“对于无法言说之物,应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如是说。这是我见过最苦逼的男人,选择“语言”作为哲学,穷极一生都没有,也可以说是无法把自己思想完全表述出来,像是有东西噎在喉咙里,想吐却吐不出来。

另一个在都灵抱着马就疯了的哲学家是这样认为的:“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你的孤独就是这种只有你一个人能听得到且听得懂的音乐,是注定无法与人共舞的一人独舞。

为什么无法感同身受?

决定你的现实的不是客观世界,你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你的现实。

《大群》第二季里这样解释人会发疯的原因:现实就是,即使你不相信了,它也依然会存在,人类是唯一对世界产生想法的动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不来源于身体而是来源于大脑,我们必须认同真实的东西,因为这样,我们才是地球上,唯一会变疯的动物。

对于扁虱来说,现实只是丁酸和气温作用的产物,而狗对世界的认知基本靠嗅觉,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月有阴晴圆缺,田间的蟪蛄不知道春天过去还有秋天,可对它们来说,这就是它们眼中的世界。

人眼中的世界同样如此,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婴儿,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或是白发垂髫的老人,性别年龄,时间地域,所有这一切都影响着你对世界的认知,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阶层,你所处的阶层会影响你的视界,你的视界就决定了你的世界,贫穷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6张图片


《大群》里有个关于认知偏差的例子:一个小孩,从小就被错误教导,告示他“Red”的意思是绿色,“Greed”的意思是红色,等到他成年之后带他到十字路口,告诉他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然后红灯一亮,男孩就遵从着他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认知,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然后就狗带了。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7张图片

个体会有个人的认知偏差,群体一样会存在属于群体的偏差。

43岁的摄影大师科特兹在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之后,他在巴黎享受到的所有的荣光和骄傲,在这里都荡然无存,当时美国的摄影界还停留在技术在上的纪录片性照片,不懂表达性的创作摄影,科特兹的大师之作成了不入流的东西,不被重视,默默无闻,迫于生计的他,当时只能靠拍摄家具照片换取微薄的收入,在那段不被人理解的漫长的岁月里,科特兹坚定而孤独着,依旧不改自己的风格,直到时间为他正名。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8张图片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预示了会有超级个体超越所处的群体并解放群体,而被群体误解成了他们的宿命,让太阳回归宇宙中心的哥白尼,杀死上帝的尼彩,和经典力学唱反调的爱因斯坦.......他们都曾为捍卫真理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这种孤独在历史长河中上演过无数次,但没有任何一次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一个人无法踏进同一条河两次,孤独同样如此。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9张图片

时间的不可重复,生命的独一无二,让孤独与生俱来且命中注定,如果世界上有什么宿命的话,孤独便是其中之一甚至唯一。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10张图片

梦境是对遗憾的一种重复满足,这或许人类是所有的动物里唯一会做梦的原因,从走出伊甸园的那一刻起,人类便开始了做梦,梦想着重归伊甸园,而在此之前,人类和其他动物毫无区别。

而唯一可能的感同身受————两个人做着同一个梦,正因为这样,孤独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为何要保持孤独?

保持孤独,坚定自我,而那些放弃孤独的人,同时也放逐了自我。

大多数人都是害怕孤独的,而害怕孤独的人最终都投身了媚俗的怀抱,他们消除了属于个体的独特个性,扎堆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11张图片

他们没有声音,媚俗就是他们的声音,媚俗说“希特勒万岁!”,大多数就会跟着“希特勒万岁!”

他们没有真正的情感,媚俗就是他们的情感代表,媚俗看见草坪上几个孩子奔跑就认定自己的国家无比幸福,大多数就会莫名心潮澎湃的喜极而泣。

媚俗说你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于是有了三从四德;

媚俗说犹太人是最低等的人类,于是有了种族屠杀;

媚俗说能挣到钱比读书有用,于是有了读书无用论;

媚俗是一种在大众中高度符号化的情感反应,集体遮蔽甚至扭曲了个人的真正情感,这是一种情感暴力,是对个人的绑架, 是向集体共同符号的屈从,是选择和大众表现得一致,有一致的情感反应,是在海德格尔口中的常人认为美好的时候,即使在你并无此感受的时候也要认为它美好。

消除个性,歧视少数,固化偏见,掩盖真相,这就是媚俗的负面作用,媚俗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人强行拖入集体性之中,消除了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尊严。

只要你不愿跟随集体一起荒诞的行军,不管你是否看清了真相,还是手握真理,在时间为你证明之前,你都将被视为异类,遭人白眼,被人笑话,辱骂恐吓,甚至危及生命,但我希望你能够承担这一切代价,如果可以的话。

世界本无意义,是孤独创造了意义。

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_第12张图片

如何保持孤独?

无法言说,毕竟演他人容易,而做自己太难,你的孤独只有你自己才懂,若按着我的法子来,那只会又落入媚俗的圈套。

原谅我无法感同身受你的孤独。

关于孤独,这就是我想和你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谅孤独无法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