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表示完整,表示变通方式方法。善利和不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终究回归到一个人德行的健全。不争是真正做到善利万物的保证。道德者的目的是从全局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做一件真正符合道义的事情。不仅在做事情的时候,我没有和你们争夺。我做完事情,也没有以功名利禄争夺什么。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还体现在善利的时候从始至终就没有动过争的念头,也不会使别人有争的念头。内外兼修。
做到不争的底子就是自己可以控制斗争,自觉抵制斗争。不争的原因除了转化机制会使人更深地因为仇恨蒙困在物质的牢笼中,也因为入道者明白真正的快乐来自太虚境界的清净自然。
上善若水
上善的基本条件就是善利,善利才可以安稳地做一件依照品德才可以干出来的正义之事情。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就像水一样,心在道上,品性优良。又能成事,又能成好事,又能相安无事,又能堂正公义,又能坚守太虚。这五个又,构成一整套的为人处世的上善若水。
无论你做任何事情,都逃离不了这五点。善利则名正,不争则言顺。名正言顺,事无不成。你看水流所到之处,有和动植物互相侵占吗?没有争,那叫义。水流要干啥?滋润万物去了,那叫仁。水流滋润万物顺着他们各自的性质,过山有过山的法子,过沟壑有过沟壑的法子。那叫礼。也体现出水的智。水有放弃过他从昆仑山奔流到海,滋润万物的任务吗?没有。那叫信。信的根本来自水的信念导致的坚毅。
你看水滋润万物无声无息的,怎么会有争斗的苗头呢?
水有这五种德行,可以具备在转化机制中任何情况下遇到的问题。就像从昆仑山,从第一阶梯到第三阶梯一样。所以称之上善,是把握世俗机制的上好策略,上等方式,最终体现出道德的品质。这就是水。
五品以养德,养德以冲道。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呈阶梯式的。处理好人世,是为了更好地接触真实的智慧。玩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打好厚实的基础,才可以真正明白,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二者区别在哪里?
这是最高层次的上善若水,那个时候,浑厚的道德者以慈养万物,因为道德的概念已经模糊不清了。以性命之养教化。实现了全生,也实现善利。
道家的政治讲究人性,人性中强调道德觉醒,道德觉醒体现在清静无为。
处众人之所恶
就像天降大雨,万物各自取需。这是道家强调慈的原因。因为万物需要,所以有了慈。
这场大雨并没有分别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老弱病残,哪些是王公贵胄。谁需要谁多拿。乃至臭水沟里的蛆虫,以及其他群所想不到的地方,我们所厌恶的地方。雨水都会到达。因为他们需要。
我们所处的世界,有君子,有小人。形形色色,乃至我们所厌恶的事物,每个人骨子里都会有趋利避害的念头,无可厚非,从人本上便是如此。但羞耻于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无视他人生命财产。
地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投机取巧,见缝插针,企图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并在一生中不知不觉地与这八个字为伍,这是常人的纲领,只是有的时候这么做,有的时候不那么做。有的时候泯灭,有的时候觉醒,有的时候在觉醒中悲壮丧生,有的时候在泯灭中挣扎重生。
我只在人本上思酌人的社会合理行为,并不是揭示人性的阴暗面。
而无法投机取巧,见缝插针的,或者说,无法获得利益,名誉受到毁谤,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等等,这是众人之所恶。人的本性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在社会集体中是呈现差等的层面。有众人之所恶,意味着存在众人之所善的行为层面。只是有的人以之为荣,以之为耻。就此,由于不同的世界观建立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落差加大,每个人会以不同的身份和名义在社会中出现,人民英雄,道德模范,良心商家,代表仁义,代表勇敢,代表诚信。忠实得依照价值观办事,就成为了牢困在他人生观里的不屈斗士,为世界作出不一样的事业。
所以,小人和君子在社会中是犬牙交错的态势,一直存在,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有一种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却是无等差的世界观,看待事物发展抱以积极乐观,客观公正的态度,以人本,辩证看待事物。以改变世界,影响世界为使命,如同天上的大雨没有遗漏地把可以彰显的全部贡献出来。致力于找出世界的根本矛盾,未来发展全局,推演解决问题的方法,预测,实行,准备。他们任务繁重,废寝忘食,攻坚克难,永不放弃。就像道对万物的一样,他们以身心投入世界的长远利益,道性在心中,在事业中,使世界在他们事业中感受如水一般的道散播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他们看待人民,如同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之中,需要调整,平衡,安抚。像道随着一年四时,保证天地万物的风调雨顺。
处众人之所恶便是专注于常人所厌恶,摒弃的事业,并开辟出一条道路。
一个会善利万物,他的内心便是以众人之所恶为事业,而这样的格局,事业的成果,才有助他们善利万物,从政治,文化,思想,教育上,无论他们职业如何,他们的有生力量和道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最终达到上善若水。道的实行如同平淡,温暖,柔和的水的品质。
这种等差的价值观。导致了整体上的利益趋向性,有的人趋向这个,有的人趋向那个,如此而已。但生产力,群体,社会,国家,世界的推动总是那些不是好吃懒做,无利不起早的一般人,一般事可以谋划。相对来说,天下熙熙攘攘。存在利益的本来就是世界上的都在干的。存在少量或者相对利益的总有人去干。这样,一个社会的大众阶层,和精英阶层就稳固了。在这两个阶级,格局是它们的媒介。在各得其利同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有利可图的,无利可图的都有从事的人。天下大定,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善利万物的。
我讲这么多,依旧不是要求道德,描绘乌托邦。而是提供一种思路
处众人之所恶的行为评判是,通过形象之外的精神层面对整个世界有所觉解,由于这种形象之外的觉解,故而表现出无所畏惧。以此无所畏惧,所以,坦荡,柔和,温厚的态度。总概为“慈”的范畴。这是入世之入道者的心境。
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德,在我看来,它是循序渐进地依靠心理铺垫出来的,它是需要心理预备的。而被他人美德强制,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我称作愚昧的人,或者常人。一个平凡不平庸的人,他会自己构架属于自己思想体系,精神世界,他们有自主权。现代教育所不及
由于形象之外的觉解,所以对形象之内无所畏惧,明白通达。这种通达明确使得他们坦然,因为了知而无所畏惧,无所畏惧而坦然,坦然所以接受,包容。包容所以柔慈。柔的作风符合天地正义,无需变更。柔爱既是美德,也是本性。性道和一,只要坚定地一往无前便是了。率而往之。
形象之外的精神指引这形象之内的事业。如黑洞的奇点,虚空的灵觉。是万古之孔夫子,别无亮光。内心怀抱亮光的纲领,以此作为事业。这精神在一定程度主导着对于事业和事物的看法和取舍。靠着亮光走完时间,看见形象之内的事物,都在形象之外的评判内。这种稳重深沉叫做性。
率性是,坚定地带着形象之外的品性来丈量世界。
只有这种合乎天地大道的品性,行为才可以散发出道之韵味,真正的柔慈,善利,率性之谓道,是十分正确的纲领。
美德和本性在形象之外的自主构架中可以吻合,自主架构才是美德的根本。驱使肉体完成时间的价值,人生的事业,自我之魅力。
坦之率之,何其厚重。
处众人之所恶的精神引导是坦率,只有坦率地看待形象之内的一切,才可以在品行上而非美德上达到,柔慈,包容也就是,处众人之所恶。实际上品性已经达到了美德的层次。但这美德般的品性,也只是品性,而非美德。美德是一种自己未达到要求,品性是自发的魅力,如此区别。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对万物的坦率,导致天命,使命的价值观。故而他们又因为坦率,超乎形象之外的品性使得他们的事业观不在形象之内去取舍。由于不在形象之内,所以他们无所谓恶和善,哪里需要,往哪里钻。所以说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处众人之所恶的人可以说,以他的德行,行为方式是和道和接近了。
也可以说,是怀着道心和事业坚韧地相处于无论逆境,顺境,所恶,所善,甘之如饴,和老子一样作一个心怀天下的淡泊慈者。我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慈者之行以坚毅不染的品性,不择善恶是非之地,一如既然任东风之遥,坦荡,率性。这样,执大象,天下往,往来无害安平泰。
社会在中国古代有三种人,我认为,遵从人本的是小人,遵从社会原则的是君子,而事业与天地相同的,便是圣人。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选择世界,世界选择你,君王的意志也是如此。世界上任何一次起事都是这些处众人之所恶,道心常存的人的集合。政府的任用大多以这种人为好钢,珍宝。我认为,这是老子所阐述的政府体制之道。
为什么是几于道,而非入于道呢?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道的定义是什么?
道的发展
“道”是绝对的,抽象出来的先天地生的世界运行的规律。特性就是公正的,无情。无论如何发展都不改变这个特性。后来到《系辞》和董仲舒发展中,变成阴阳相互作用,化生万物,生生不息。到了理学,我们秉持一个道,为什那万物差别这么大呢?因为道的存在里,有千差万别的理。,由于理的不同,所以万物是不同。理是道化成万物的具体途径。可以说。在孔子的系辞中,我们似乎也看到,某物是道的产物,这种观点。道又从抽象的含义从理论上回归 道 本来的含义,方法,道路,行为准则,内心正邪恶地分道。
时至今日,我个人注释的道德经。也不能说是老子的正本清源。也必然是大气磅礴的中国哲学的,自我的,融会贯通。可以说是附会了许多。但我觉得这正是中国哲学之魅力。 一个小小的册子。上千年的变革。仍然保持它特性的不变。却可以增加其内涵。造就不同的人物情操。这种融会贯通也算做我之于中国哲学的考察。
总的来说,道融化在人类的品质是无情,公正的人生信条。只有时刻遵守人生信条才可以体现道的韵味。它体现出来的既是形象之外的道。又是理学,心学所希望的入世的道。你觉得他依附于超乎形象的道也行。你觉得这种品性只是简简单单带给自我的快乐,并不依靠其他获得也行。理学和道学差异是很微妙,但理论性质却是天翻地覆的变革。也就是说,为什么我有道的韵味?因为我率性,我因为我的格局和广度而快乐。为什么有道的韵味呢?因为我由于率性的愉悦,故而在物质并无太多牵挂。由于朴素的生活作风而有道的韵味,可以体现出道的世界观。
我率性,我快乐。我朴素,我快乐。
人的三观是如何被确立的呢?情感,物质,人文环境。教育实践等等。
先前说了,道有三个必要因素,合起来,是一句话,先天地生的一套完整的公正无情的永不停止运行的系统。
首先,从客观来说,我们可以做到先天地生吗?不能。这是质上面的差异。其次,由于我们已经存于世俗中,即使是坦率的道家标准的圣人,或者儒家标准的圣人也很难做到天然,不受到周围的影响。最后,我们现在说的入道者,严格来说都没有入道。还没有无知无觉地履行生生不息的整套的转化过程嘛。只是有的人懂得养生,懂得道的理论罢了。所以,严格来说,就是一个修道者,老子本人,也只能说是几于道。只是,他可以作用由道这个大质所化的小质中,修行,去通过品性开实现和道的同一性。我们只能体现道的韵味,因为道是绝对的。
我认为,从老子最原始的道出发。他认为,道是绝对的,而人是相对的。从这个认识,他给道家的学者一个准确的定位,几于道。
那么如何才可以在世界中达到上善,别人感知自己的德行若水?才可以做到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基本要求呢?才可以更好地处众人之所恶呢?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包括居住的环境,居心,居住地。这三个字最难解释,可以说这一组词,每一种都复杂的很。
居,善,地。这里的居是居心的意思,每一个人面对世界,都有不同的想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完成自己的命运。我们叫做居心,每个人居心不同。居同据,个人的理解为占据的意思,怀有某种想法叫做居心,此刻抱在怀里的想法,可能改变,丢弃,只是暂时用以虎视眈眈地应对局势叫做居心。它就像钓鱼竿上的一捆青草控制黄牛的走向,时刻和我们的行为正邪如影随形。一刻都不得安宁,每个人都高悬着居心随世界而奔波劳碌,这是全世界人类的写照。这是居,但有道之人的居又有所不同了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世界上的人,虽然形形色色,但平庸者的人生是万法归一的,熙熙攘攘如同潮水,蝇营狗苟却不知始终。等待他们的是被时间永恒地遗忘。
每个人都有所居,都是同样的生活模式,但在不同的人,明白这样的模式正是他们帮助他人实行道义的门径,两不相伤,有过客止,就多了一条历史的风景线。
有道的人,明白世界的机制,庸碌者的天命,活出全新的自己,以十足的底气使心不在漂泊,雄浑地看待生命,人世,人生,世界,事业。踏踏实实地把高悬的居心温顺平和地如同厚土大地,宽广,坦然,光明磊落。把实力收敛,就像大地可以依靠四时变化来无声无息地养育万物一样,一个人也可以转化自己的居心为道心,把锋芒变成敦实,把实力变成仁慈,供给万物所需,大地和上天描绘出风调雨顺的新气象。这样,从地的作用和品质做到善利万物。
善是善于,善于把居心变得和大地一样。只有这样,温厚平和才可以凭借全新的思想看待世界。有时候,无声才是实力的真水平。
居善地就是德
这一层解释是核心。
居,善地。这一层意思是建立在拥有大地一样的心胸上,这里的居是居住环境,心的居住环境。我们把心放在一个可以称作善的地方去思考问题称作居,善地。那么什么是善呢?善表示通过改变方式方法使得行为圆满起来。做事情都有游刃有余的余地可以称作善地。它首先要求一种使自己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大局观,然后是高尚的德行和出众的才能,最后是办事能力。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善地的要素。
成为这样的自己,我们才可以有把握将自己慈,自己的道,如同甘甜的水一样,宣流出去,充满整个天下,润物细无声。
地者,德之方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所要求的真,是全方位,实打实的。有三点,包括心的正确导向,也就是第一层次的,居心善于向如同大地一样敦厚作风靠拢。也包括正确的世界观指导的正确方法论。也就是第二层次的,居,善地。还包括周全考虑客观因素来保证善利万物而不争。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
第一层含义,着重点是善地的地,第二层含义注重点是善地的善。终归是一个善字,人的大善是思想如同厚德载物一样完备,周全,细腻。只要懂得这种道理,无论身在如何环境,这颗心都不会偏离正道,一直都居住在善地之中。人善,地也就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次是,居,善,地。居住处所善于选择良好的地方。秉持道义,除了把握大局,雄浑力道,善利为本之外,还得考虑外部因素的人和,以更好的修身养性,更好地以道德化天下,达到不争的目的。
内说,心正意诚,即是善字总领。水是圆通的,修道如水之正诚圆通,无道不成。 吕洞宾《道德经心传》
天地大道之谓正,意守精元之谓诚,游刃有余之谓圆,初心不改之谓通。
流光闲客注
心善渊
这里的心是,真实的自我,思维方式的意思。
有道的人,把自己的心除道以外的杂心斩断,不再高悬,如那辽阔肥沃的大地等候天时的雨季,滋养着万物,做到了居善地。
如同君临天下,坦荡的道心正大光明地行化,体现出德之厚。
这是心。心是道的表皮,如同物质世界是道的表皮一样。心只是对物质世界的反应产生的整体作用。表现为思维。心的一般性是如何转化为心的本质?也就是道最初生的,人的心。这是很深很深的。要审察,推演至道的构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心的最初。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其若海。
渊,是道对于物质世界而言的最形象的描述。为什么不是居善渊?而是心善渊?要深究这个。才能明白,心善渊的意思。我们研究道德经。要细致到为什么如此排词遣句。
居善渊,居住地。也可以包括居住在内的人的心。那为什么不用这一句呢?因为侧重点不一样。
居,侧重于一个体,面,广度。比心字要笨重些。这就好比洞庭木叶下,不能改为树叶下。一来不妥当,二来,没有提供想象的意境带来的结论前提。原因是。我们很容易想象,一根针从黑洞掉下去的情景乃至愿意去追溯它的轨迹。却很难去想象一个房子从高空落下。而我们从这根针所追溯到的轨迹。 就是意境所致的,道。恍之惚之。
这两句是互相关联,包含的。居善地的具体。是心善渊。而只有做到心善渊。在大的方面才可以做到居善地。也就是说,居善地是心善渊的品性所外化。居善地,存在心善渊的韵味。心善渊是真正存在道的地方。所以如何做到心善渊,才是解开这句话的关键。
本句分,心,渊是主体。心者,善之至,渊也。
居善地。居者,善之至曰地。居心,高悬的心。把高悬的心温厚的如同大地一样。心善渊一句恰恰相对。居善地,显示的是德性。心善渊显示的是道性。
德之厚,道之渊,天地相配,谓之心性。
学会放下忙碌而无所作为的心,去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重新衡量对每件事的使用力道和关注度。用高尚的心志开始一种不同生活节奏的旅行。 流光闲客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