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景:第十届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九)

时间的意志:潘老师总是抓住孩子们易犯的错误来个强强对抗!

看风景:第十届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九)_第1张图片
一脸认真的潘老师,少了课堂上的风趣

第一次听潘老师的课是在19年前——平行四边形面积。还记得当时潘老师的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出两种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邀请学生判断并分析。两种方法都来源于他的调研,一种是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另一种是两条邻边相乘。为什么会出现第二种算法呢?当时潘老师的解释是,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迁移,自然认为是邻边相乘的结果。看来,这种迁移仅是边所处位置的影响,而非两边关系。

这次潘老师没有上课,带来的是一场关于统领课堂情境问题的报告。从具体的案例入手,组合图形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展示了如何将素养-目标-问题-情境统合起来设计教学的思考。

组合图形的面积,从学生认知的现状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不急于做对题,找到解题办法,而是进入问题本质,探寻各种可能性,从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是听报告时最深切的体会。联系教学实际,静心想想像这样在教学一道题目上下足功夫,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还会出现常讲常错,新错、旧错交替出现吗?概括总结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呢?还是学会数学解题套路和公式呢?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同的选择自然会失去另外的风景,关键看自己最想要什么,也懂得用什么方式得到它。就像看到群里有老师在晒华师大校园美丽的风景照,这些都是被我的选择忽略掉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选择里坚定前行着,才有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人间万象。

潘老师打开了图形面积探索的新途径,从运动的角度思考图形的变与不变,通过一系列设问引导学生学会学明白。这样计算可以吗?1.高变了,图形的面积如何?2.怎样证明高变了,图形的面积变不变呢?3.怎样证明高任意变化而面积始终不变呢?4.除用字母表示进行证明外,还能怎样证明?5.这样计算到底可以吗?6.为了计算方便,还可以怎样计算?

还记得学校在研究思维素养的学段释义分解时,我们给小学高段的描述是这样的,运用变化、辩证的思想发现关系、规律,以及内在联系的能力,多角度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材料中抓住本质进行概括,建立概念的能力。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善于估计、推断和调整。当时加入“变化的思想”就是想把初中几何中图形运动提前做渗透,至于如何落实还没有思考。潘老师给了很好的例证,看来打通九年一贯教育整体设计学科教学绝对是条好路子。

长方体体积,学生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底面积乘高?因为在之前探讨体积计算方法的时候,建立了体积单位的个数=长方体体积的对应关系,影响到学生对长乘宽的理解,误以为长乘宽是第一层的体积。潘老师是如何引导的呢?

他抓住了有学生质疑长乘宽是长方体体积时,用的策略,如果是长方体体积,那应该是长乘宽乘高,可以这里没有乘高。坚持观点的学生解释那是因为高是1,可以忽略的。僵持不下的时候潘老师上场了,原来高度的一半?0.1呢?0.001呢?高度没了,还是长方体吗?在事实面前,学生终于明白了长乘宽不可能是长方体的体积,然而,好像说服力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于是,潘老师继续引导,面运动后变成体了。有了高度的介入,二维平面才升级为三维立体。 由此类推想到,面积教学时,长乘宽中,长究竟是什么?有无特别关注过?学生应该也会受面积单位度量的影响,误以为那是一排的面积吧?看来,在第一次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升级的绝好时机。线动成面,有了宽的介入,一位线段才有了升级二位平面的可能。这个发现值得庆贺,为自己点赞!

最后,潘老师还提出统领课堂的情境性问题,来自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精准把握,对核心素养的目标制定。对 如何统领课堂?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教师提问,拾级而上体现的是教为主的教学;由学生生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关注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真实充分的表达,产生思维的而碰撞;经历关系的推理,生成相关的问题;洞察数学的本质,运用解决新问题。

两个质疑,学生会有问题吗?学生有问题会告诉你吗?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干。自己的课堂自己熟知,自己的学生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想要学生成为有问题,善表达的学生,先做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老师吧。

看风景:第十届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九)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风景:第十届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