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

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文为微课笔记整理+个人经验总结

3000字左右,阅读时间约6分钟

01 你也是拖延症受害者吗?

首先解释什么是“非自愿加班”,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并不是你心甘情愿、自己选择的,是迫不得已要加班的。这时候有几种例外:

公司的关键特殊时期,比如互联网公司,因为现在信息迭代更新太快,有的时候赶上社会热点可能需要连续熬夜好几天,这种情况毕竟不常见,年轻也吃得消。

时间确实不够,老板给你的任务量实在是太大,就算你不休息连续工作也做不完,最后不得不留下来加班,这不属于时间管理范围。

老板逼迫加班,这个也是属于自愿类型,毕竟你接受了老板的逼迫,你服从了这个逼迫,一个巴掌拍不响嘛,所以换工作就好。

拖延症受害者是指白天拖着不干,导致晚上不得不加班的人,并且因为拖延而痛苦不堪想要摆脱这些状态。有的人拖延是因为白天容易分心,到了晚上一大块时间没人打扰,这些朋友纯粹就是心理问题,喜欢加班喜欢事情不做完。

02 常见原因

要解决问题就要先知道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它。一般来说拖延症的人,病症都大同小异,看看你中枪了没:

低估任务量 ,有的时候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忘记自己要做的事,但是其实更多的是“隐形任务”,这些任务并不属于你日常的主要工作,所以你没有列入清单里。比如帮老板去跑腿、帮同事修电脑等鸡毛蒜皮杂七杂八的小事,但是它们和主要工作一样——会占用你的时间。

低估任务耗费时间,很多时候你以为一下午就能搞定的报告,最后却花了你整天。有个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从经验中可以发现的是,做事实际花费时间一般是你预计时间的3倍。

复杂任务缺少拆分,我们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事情,很容易对别人拍胸脯说多久就可以完成,不过实际都没什么把握。比如一个项目你很难说清楚实际需要的时间,但是如果你把它拆分为做计划、调研、联系场地等小部分,再做一个简单加法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

高估自己的能力,总是以为自己能很快搞定,曾经有一个调查显示80%司机认为自己开车技术在平均水平以上,那就没有开车不好的司机啦。这是人性的通病,大脑给了你一种错觉。

低估意外事件,分3种情况——空降任务(计划外紧急)、无意义干扰、内在中断,空降任务很好理解就是老板忽然叫你做的紧急任务,不重要但是紧急,无意义干扰多半是微信、微博等手机干扰,内在中断就是发呆,有时候因为不小心get到一个新点子,于是越想越兴奋。

高估未来的自己,“明天/下周/下个月/明年我就有空了,我会把他们统统搞定!”我常常放假的时候想上学就怎样,上学的时候就想放假了要好好努力充实自己,但其实都做不到,不要把未来的自己当神看,每一个未来都是现在。

执行力太差,可能是因为计划做的不好,做计划是一种能力,并不是随便画个表就是做计划,好的计划应该考虑到拖延状态,你不是机器,所以要有缓冲时间。

03 应对原则

收集原则,除了习惯和本能,其他任务都随身记录。很久很久以前的祖先是靠着打猎和采果子维持生活的,所以我们在做一些脑力劳动的时候会下意识排斥,是因为我们的脑子本来就不是用来做这些的。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风暴时期,每天大脑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再好用的脑袋都不够,所以需要一个辅助开挂的工具。

拆分原则,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步做不完的都拆分。其实拆分是一个费脑子的活动,因为认知负担比其他步骤重,因此常常是被忽视的一环。计划从制定到执行一般需要经历收集、分类、拆分、设定路线、设定缓冲时间,其他步骤都是做简单的选择、填空题就可以,而拆分是简答题。

时间悲观原则,算出真正的自由时间。一天到底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做你列出来的任务,我以前是这么算的:24-8(睡觉)-2(吃饭)=14,然而我没有考虑到时间黑洞,比如早上起来洗漱、洗澡、穿衣服、交通、等车、工作间休息、做家务、发呆、兴趣爱好、娱乐、社交活动、购物……我常常以为自己有很多时间可以学习,而其实大部分人都比自己实际多估算了5-6小时。不能幻想自己可以压缩黑洞时间,反而更多的是会压缩睡眠、吃饭等必要时间来做黑洞的事情,要提前预料到这个血淋淋的现实。

缓冲原则,自由时间里最多安排2/3的任务量。24小时分为可用时间和不可用时间,可用时间又分为占用时间(你已经安排好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和自由时间(一般一个人一天不超过6个小时),其中2/3就是你可以用来完成任务的。所以有的时候不是你效率低下,不用太苛责自己,你没有辜负你的大好时光,你的真实时间确实比较少。

04 捷径

绝对捷径是没有的,但是有相对捷径,把时间当做情人。要记住一个总原则就是把时间当做稀缺物,是你需要努力争取的对象,才有争分夺秒的意识。

捷径1——限时工作。有的人确实有能力不加班,只是白天没有紧迫感,如果有约好下班后的逛街,通常白天就逼着自己完成。有句话说“拖延就是因为不够忙”,在这方面确实是对的,人的效率很多时候是有弹性的,互相牵制产生的deadline会逼迫你早点完成。

捷径2——Neil Fiore逆向日程表。一般的日程表是写要做的事,而它写的是你不能用来工作的时间,比如吃饭睡觉……你会吃惊地发现你的时间很少,可以解除你的被虐感,更容易开始做你的任务,毕竟才几个小时忍忍就过去了。而有了紧迫感,大脑也会自动寻找更快解决的办法。

05 大招

国外的时间管理达人steve pailina的限时工作法和时间记账法,他写过许多有效的文章,根据他的事件日志分析得出,限时让效率有了质的提升,他引入了一个“效率比”的参数。刚开始记录的时候,他每周有45小时是没有效率的,只有15小时真正用来工作。他觉得与其把大把时间虚耗在办公室,他让自己每天只允许待在办公室5小时,到时间必须离开。于是他的效率比从刚开始的25%提升到90%,并且额外多完成了工作。就像狼来了一样,没有狼的时候,鹿都是病怏怏的,但是有了狼它们才有危机感。

《奇特的一生》讲述了柳比歇夫运用时间管理的一生,由于长期记录时间,柳比歇夫晚年对时间的感知非常精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非常向往这样的状态,但是坚持过后会发现,真的很难长时间坚持,每一笔时间支出都要记录下来,会让人很容易放弃。从这方面看,柳比歇夫确实是个妖孽,20岁就知道自己要创立自然分类法的终生目标,知道自己可能到死都完成不了,然后开始了难以坚持的时间记录,并且直到死去。他的一生确实精彩非凡,但这个方法确实难以复制。

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_第2张图片
他绝对不是工作狂,他的活动可丰富了……

Steve pailina的时间记账法不是普查,而是抽样。你不需要每周都记,而是每半年/一年记一周就行,并且要适当输出——计算效率比(实际投入工作时间/全部上班时间),虽然盯着每一笔时间记账会让大脑很有负担,可是只要一想仅仅一周而已,就非常容易坚持下来。

手动记账的话会比较麻烦,毕竟不是一天24小时都会记得的。记录下来后用Excel表格整理,之所以推荐Excel是因为它可以设置单元格的底色,就比较清楚一目了然。

我上次的文章里提到一个软件atimelogger 2,使用到现在我觉得是比较好的选择。

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_第3张图片
没用过iOS的,安卓版太丑了

还可以尝试一下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每隔半小时回顾自己的时间,虽然精度不够高,不过是一个很容易坚持的方法。

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_第4张图片
但是手动输入实在是太不人性了!!!

那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爱今天 ,把时间分成4类:投资、固定、睡眠、浪费,没有细致的分项,可是一目了然,可以根据你的时间转化成对未来的投资,是个很棒的软件。

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_第5张图片
目标明确,奔着一万小时去

我很讨厌总是有人在我的文章下面说,会拖延着不去记录怎么办等等负能量,我想请你走开,没有怎么办,虽然社会总是在变化,但是有一样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成功人群所占社会总人数的百分比。所以你拖延就拖延吧,懒癌就懒癌吧,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过就是和千百年来那些死去的平庸之人一样而已,了不起就是和无数碌碌度过一生的祖先一样而已,要是你实在是做不到克服,不如就算了吧,不要问我。因为世界上任何要达成的目标,都是需要付出的,有的需要付出金钱、有的需要付出美貌,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点,就是都需要你对抗自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所谓一夜成名不过都是百炼成钢。

我是听夏,正在努力积极对抗懒癌……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胜拖延症,摆脱“非自愿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