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般的朋友圈

鸡肋般的朋友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全民手机时代,微信这种社交工具独占鳌头,70后、80后、90后占有者更多。有了微信,天南海北、地球两端的人交流着畅通无阻,真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朋友圈子扩大了,大大小小的资讯不出几分钟,地球人全知道了,好事坏事动辄传千里,只要有人感兴趣,没什么隐秘的东东让你找不到的。我们都成为大圈子里的一颗颗螺丝钉,与别人相互联系又相互约束,大同世界,紧紧相连。

我是一个不好社交的人,原来很简单的生活,忙家务看书上课,锻炼身体,现在微信通讯录也有将近一百个了,里面是同事亲朋,朋友圈的消息每天大约有几十条,有嗮娃的,嗮花草的,嗮旅游风景的,嗮文章的,还有嗮心情的,再就是各种广告,卖护肤品的,卖衣服的,甚至一些搞笑的视频,如果认真看了,一天就不用干活了,浪费了时间不说,你又收获多少呢?

朋友圈确实丰富了生活,让我们了解奇闻异事,认识自然风光,增进生活乐趣,可也是有利有弊。我最讨厌的有这几种:

1、雷死人的标题,如:快看快转,转死这些畜牲;出事后再看就晚了;打死都不删;这一家人几分钟前还和和美美,因为吃一种……转眼间就横尸家中;等等,好像一转发那些不懂得报娘恩的逆子就真会死了;好像如果不看或看得晚了,马上就死翘翘了,这不是咒人吗?

2、不实的信息。一窝蜂同样的资料,要么一样,要么大同小异,在朋友圈里,不说几句,不显示自己的义愤填膺,就好像没爱过国,没正义感;有些服务日常生活的资讯,对同一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不知所往。

前天,朋友圈里出现一则视频,厕所里一高个男生对低个男生大打出手,恶劣残忍,二分十七秒。厕所后墙浅黄色,与我们学校相似,打人男生口音也不是本地的,可就有人在下面评论,说是城关二中学生,把二中学生老师骂个够。同事议论还传得远,连他们家属都问起原因了,经查原是方城县的,校长把学校厕所原貌又发到朋友圈去,最后不了了之,试想再发照片又如何?虚假信息只这一件?

3、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文字煽情,图片撩人,一天之内,同一广告不同时间滚动出现,能出现三四次,就如同家人正在吃饭,瞧一眼电视“天才第一步,雀氏纸尿裤”,扰人视听。电视广告显示几十秒,朋友圈广告一则能铺满整个手机屏幕,同一个能发三四次,你怎么不得眼动一次,搜索其中有用信息,一晃一分钟过去了,摇摇头,没有适合自己的。

对于这些,有一种说法很值得推崇,“你应该感谢朋友圈里没把你拉黑的人”。现在好多人都不怎么热衷发朋友圈了,朋友圈如同“鸡肋”了,不看吧觉得自己落伍了,看了有些真是“食之无味”,那我是如何对待朋友圈里浩如烟海的信息呢?

我以为也应该像平日课外阅读一样,可以分类可以有精读,略读,浏览,直至忽略飘过。

我朋友圈里信息分为这几类:

1、文友的文字,同学同事转发的知识类情感类的文章,我认真读,觉得特别好的看后就收藏起来(包括图片),日后再精读。因为朋友圈里还有一部分精品,有美景美食美娃,还有负责任的美文。

2、雷死人的标题文,我会略读,如果符合实际,我还会注意记住一两个句子,我怕死,我也想养生。

3、不信那些看似传闻的信息,比如教育部关于职称评定的新规,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解读,只浏览,看后一笑了之。

4、对那些无孔不入的广告,直接忽略。不过,偶尔还可以揣摩一下人家写广告词的方法,是用对比,还是衬托,还是比喻或者夸张?

当然,对那些动辄就要求点赞投票,刚开始还真的投票点赞,免得再见面脸红,可是投票时,我是内心里绝不赞同,他绑架了我的思想,拉住我的手干我不愿干的事,我怎么会舒服?

鸡肋般的朋友圈,看你吧,没多少让人感动;不看吧,恐怕自己落后了,忍不住总要看。唉!你让我说啥好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鸡肋般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