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哥们老爹喝酒闲聊——年轻人的“铺张“消费观

 我每到晚上常应邀去海哥家喝点,恰巧哥们小龙的老爹也有“睡前整一瓶”的习惯,今天又坐在一桌聊聊。老爷子说道最近的事情——小龙买了套几十块钱的镀金色筷子。这让他意见颇大,但并未当面言说,牢骚明明家里还有好多把木头一次性筷子,却花钱买不实用的东西,由此引申出小龙买的一套古式茶具,这套茶具正巧就摆在我们的酒桌上,认为这既没有大茶碗过瘾,价格又挺高根本啥用没有。由此担忧儿子未来如何过日子的问题。并批判了一圈我们这辈分的这代年轻人不懂节俭的“严重问题。

  我与海哥洗耳恭听,毕竟站在老人的角度来讲他说得并没有错:我们消费近百一张票去看电影,去喝几十块一杯的咖啡,买五六千的手机,这在一些农民家庭的老人眼里简直就是“败家“,但我觉得有必要跟老爷子讲讲年轻人所站的位置、角度和看法,和两代对“过日子“这件事认知的差异性是如何来的。

听老爷子说完,我道:老爷子,您听我讲。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以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很不一样,你们吃过苦,风吹日晒地种过地,也挨过饿,那时我姥爷(我外祖父)一个人一个月五十块钱工资养活一家五口人过日子,全靠平时攒点再接点零活勉强维持生活,你们所处的时代经过社会变动和粮食匮乏。而我们这代人呢?从小就算家里紧点也基本不会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也不会粮食绝产闹到没粮食可吃的程度,而且现在社会,就算没有文化和任何背景,打工也不会饿到。我们比相对父辈而言更高等的教育,在我们心里,衣食并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更加有“安全感”。

今天看到这么一篇文章,一位韩国日报社长在电视节目上讲他年轻时游欧洲的经历:他当时在巴黎街头看到一个西装店,进去把西装一顿套发现甚是帅气,一问价格需要120万韩元——相当于人民币7000,您可以想象自己会买7000元一套的西装吗?他当时带的钱并不充足支持他买这套西装,但他还是买下了。第二天他和旅店老板商量给他的旅馆拉三个客人顶自己第二天的宿费,如果有五个人就按人头给他提成,老板应允了。结果只花了一个小时,他就拉来了三十多个住客。凭什么?因为他穿着高级定制的西装!一周过去他就有了五十万韩元(人民币3000元),他用这钱在捷克租了套房子,在火车站拉了一个帅小伙“包你吃住,跟我干吧。“小伙看他西装革履便答应了。他后来又雇了几个帅哥美女拉租客,当了一个月的皮包老板,离开那里的时候,包里有六万多。而这都是因为当时买了那套西装才有可能发生的。

很多时候,您认为许多东西都没有必要去买,是因为您只看到了它的表面用途,而忽略了它的社会属性。就像简单缝制的地摊衣物也可以保暖,也可以穿,为什么要去买贵很多倍的品牌衣服?是因为你的社会性正是由这些细枝末节:衣食住行的品味,经济能力,谈吐与看待事物还有对消费的看法直接相关。当然,我们的确有不理性和乱花钱的时候,在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心知肚明的,也掂量得出自己经济能力的几分几两。

打这么个比方,比如我要去约一个女孩,我住在城西她住在城东,如果我有一台自己的车,我就可以踩脚油门去接她,带她四处玩,相信女孩也愿意可以如此方便快速地去想去的地方。但如果我都需要去打车呢?想想还是不方便,天冷的夜晚站在街边等车?那么女孩就有可能不会赴约了。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个朋友要找我当面聊些事情,本意是他介绍给我潜在的生意伙伴,但不方便在朋友面前在电话里讲,由于我没车,刚好又犯懒不愿折腾,可能就会间接地失去一位合作伙伴和间接损失许多可观的收入。但如果我有自己的车呢?一脚油门很方便我就可以去了。私家车的确没有人人都要买的必要,但它的作用的确要比你想象中要大,远不止代步这么简单。为什么?还是因为车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车的本身。

我看过一个国外视频,讲一个人分别穿着绅士装扮和流浪汉的样子在街边向路过的陌生人借钱,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其实很好预测,谈吐文雅,穿着考究的扮相借来钱非常容易,而流浪汉的样子许多人没等他开口就避而远之。不是因为人们嫌贫爱富,路人借给他钱并不指望他真的会还回来,而是因为谈吐优雅、穿着考究的人看起来更加可信和无害。难道西装比流浪汉的布袄保暖性更好吗?还是因为它的社会属性。

比如高档茶具,的确没有像普通大茶缸可以盛那么多,也未必有多大实用价值,但在接待领导,会见朋友的时候,这些东西会让他们对你的品味刮目相看。我们这一代人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吃饱穿暖了,而是更高层次的——被尊重、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与过去生活在人与人都互相认识的农村里不同,我们需要与许多陌生人接触,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如何才能快速地在彼此间建立好感和信任?——外:得体的衣着,规范的礼仪;内:优雅的谈吐,不俗的思想。书可以吃吗?但书可以让我们更聪明,所以我们要花钱去买书来读一样。电脑呢?一些人用它玩斗地主,但有更多人用它是作为生产力工具创造财富。现代人更多是依靠本职工作和兴趣爱好作为平台来建立社会交往圈子的,而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置,我们虽然不是“很厉害的人”,但却会因为有相似的品味和相同爱好与“更厉害的人”走到一起,从而达成更有效的社会协作,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老爷子,您就不必为您儿子操心了,老话讲: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算以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总会有自己的办法解决。关于消费这方面,是要量力而行,但因为这些小物您也根本没有必要过不去,两代人只是观念不同罢了。就像如果我以后有孩子像我们现在这般大,肯定到时也有许多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理解不了咋办?顺应变化呗,您和大娘老两口只要每天乐呵健康的,小龙无论在哪,也都会很幸福了。

老爷子听后连连点头,最后他说道“年轻人的想法我的确不太懂,但经你这么一说,大概能明白些了。以后这方面的事我也不管了,哈哈哈哈。”一瓶酒毕,老爷子乐呵走了。我也向海哥道别回家,今日也算为朋友化解了小小的麻烦,作为半吊子“客座教师”,还真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思考问题的时候,所站的角度会让人们所做的判断大相径庭。唯有不断学习思索,得到的才是即便是死了,也不会丢的财富。

  后记:用平板写完这一篇,已然是将近凌晨两点,但这对我来说算是正常的睡觉时间。第一次在写东西,写的不好,大家轻喷,如果哪些论述有误,权当我是喝点酒一时兴起忽悠老爷子。水平一般知识有限,也请各位包涵并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哥们老爹喝酒闲聊——年轻人的“铺张“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