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处暑。

正月二十四,雨水。

腊月十五,无。

一为始,二为复,三为终。

若果是时间以倒复方式行走,则不知始终,无论秋月。

龙华寺还是如此那番。

素归禅师还是如此那番。

何谓禅?禅者,静也。禅以清净为宗,故清和静谓之禅。素归禅师说,心静则正,心正则定,故禅为人通,而不所为师也。

我早在《佛香》、《素归》里说过,我妄有佛心,苦无佛缘,纠于世凡。

素归禅师笑而不解。

凡境悟禅机。

我不是不知道她在哪里,而是不想去打扰那些被所有人已经尘封的尘事。只是她留给我的一段回忆已经足够我享用一生。遇而知,知而恋,纯属偶然,我一直庆幸她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只是,有些人的人生就是晚了那么一点点,晚了那么一刻,就晚了一辈子。

想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咫尺天涯。

一些人,漫不经心的说再见。一些人,再也不见。

素归禅师又笑。

他说,出世即为入世,佛本无心,心即是佛。

佛心也好,俗心也好,皆是人心。

世人总是认为纷繁也许无法摆脱,可幸福却可以自己选择。

如果觉得常常没有幸福感,最好还是扪心自问,是不是在如水的光阴里,错失了很多近在咫尺的快乐。

曾几何时,感觉生命是需要留下痕迹的。留下些历史的东西,给自己,也许有一天还能给别人,当然这是百年归老之后的梦话。然而,立志写一本对于她的回忆是凭一辈子的承诺,想坚持下来,却是旧念无多,惯性不够。

于是,层层递退。种种原因,对过往的回忆居然每每被时间掐断脖子。

我本不信佛。

佛家讲悟道,即是觉悟,即是成佛,是从内寻。

儒家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等差社会,也就是所谓的礼乐文明,或者周文明,是向外求。

道家是从上古文明中和儒家同一根脉发展出的另一支走向,它是宇宙本体论的唯一中国本土化阐述,它的目标就是成仙,仙的本字是迁,简单来说是生活在别处。

佛道儒三家,可为鬼神,不信但皆敬之。

素归禅师大笑曰,

夫儒家以修己为本,治人人为用。道家以迁为本,以柔为用。佛以定为本,以慈为用。

儒道如五谷,一日不食则饥,几日不食则死。佛道如药珥,用以解释冤孽,消释仇夙,其祸福因果之说,用以触动下愚。

世人以儒言修德,道言祈禳,佛言忏悔。

若仅以忏悔于佛,时为佞佛。

我当如其何?

那么长的时间里,我溺入在光影声色的故事镜头中,试图纪录下每一个她的身影,以我人性的最本真的一面展示那段热情和灵魂的生活。

等我恍过神来,当我再回到那个彼时的佛殿里,当我再看那坐北朝南的送子观音像时,那些断续的熟悉场景仿佛还在继续——她悠然的站在殿外,望着遥远的天空,我只能看见她的背影,直到佛香缭绕迷眼……

我问素归禅师这即是妄吧?

素归禅师解之为定。

以离为定,为定和离。

——“佛的修行和我的修行,和你的修行都是不同的,万千法门,当引领众生。所谓三、天、法、华、密、律、禅、净,以殊途而同归。你以执念求佛拜道,一而再,再而三,你求的不是佛道,求的是你自己。你即为妄佛佞道。

道门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上次你来,我见你陷于情念,所以和你讲禅谈空,半载光阴过去,你还是深溺于情缘,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是执取而不放。你空有执念,却要我度你以弃绝,再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

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

执空不破,我度你‘定’字。

妄不可耽定反为定缚。

万缘不尽,是为和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