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感触很深,专门去搜索了一下,关于这句话的解释还真有很多版本。
来源据说是有一天杨绛先生收到一封来信,寄信人是一位高中生,这封信长篇大论描述的几乎全是男孩的苦楚、抱怨。看完这封信,杨绛先生给予回信,除了表示一位长辈对小辈的虚怀温暖和鼓励,最后附上的就是这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
读着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面对青年的抱怨,摇了摇头,抬手微微点了一下青年的头,有理解却也很无奈,最终所有的教诲沉淀为轻轻的感叹:年轻人啊,还是太着急了些。而这个年轻人,可能就是我自己吧。
怎么可能会不焦虑呢!身边一个朋友,日常从不读书,也没有参加社群或者购买一些课程,每天追剧玩乐,日子似乎没有丝毫忧虑,说她没心没肺十分准确,日子过的却是很开心啊,就是自己的小日子。
而反观自己,每天都在读书,也没有可以的目的,就是内心的一股劲,没读书就感觉荒废了时光,内疚得很,自从年初参加了第一个社群,就深深感受到外面大世界的冲击,自己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透明,社群已经有人算日薪啦,看着身边都是优秀,想想自己,我也看书了呀,气质还没觉察出来,但是焦虑却经常往外冒。
之前看到统计,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书是4.7本,还是算上了教材的,而自己的状况是读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工资确是被平均,这一比较,又迷茫了。
想想杨绛先生的名言很有道理,为什么会苦恼?书读的不多并且想的还太多,要是像悠闲的同伴那样,岂不是就没有苦恼了,所以说知识使人愁啊!
但这种愁好不好呢?我说也很好,困顿中才有爆发。知道的越多,发现不懂得越多;不懂就会产生压力;最后在于压力的抗争中,我们就会慢慢领悟一些事情,压力就化为转机。
读书后反而陷入纠结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两点:
一、阅读量还不到位
曾经我一个周读一本书就感动的不能自已了,可是看看身边的大咖,一年365本轻轻松松达成,而我即使每周一本一年也只有54本,量的差距显而易见,而且人家还比我忙。
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更让我的体会加深,原来一天一本书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群人的行为,还是一群成功的人的行为,再比较自己,我真的也就只能感动感动自己了。
我们都学过量变引起质变,其实日常没感受到自己的变化,那可能真的是书读的还是太少,原因很伤人但也很直接。
还有一点,多读书必须是一定时期的读书量要足够,就像小时候玩的放大镜引火一样,温暖的阳光想要点燃纸张,唯一的办法就是聚焦,将所有热量聚集在一个点上,密度大了,效果才能出来。放在读书上也一样,一定时期内大量的图书涉猎,效果就会有了。
最起码走路、睡觉满脑子都是那些文字,这也算收获呀。
二、阅读不成体系
我听到过最生动的解释就是小六老师说过,我们可能真的读了很多书,假设一本书就是一个砖块,我们一年读了365本积累了365块砖头,比起那种几十块的已经很有成就了。
但假如还有另外一个人,他也有365块砖头,只不过你是随意堆放在一块,而人家是砌成了一堵墙,365块砖和一堵墙,那又是不一样了。
放在读书上,也就是我们读书一定要按照体系读书,演讲类的买个十几本,一个月读完,然后沟通类的又是十几本,再一个月读完,然后其他主题,按照主题一个个攻破,读到最后,就有收获啦。
这样阅读的密度比一天一本更大,想想一个月都是演讲类,其实很多书讲的内容真的差不多,一个月很容易看完,因为看了几本后,你会发现剩下的看几页就知道后面了,你的墙也就砌成了。
查理·芒格大师说要整理自己的思维框架,这堵墙就是你的一个框架,以后再遇到类似主题,只不过是填充一些细节而已,哪里缺一块泥补补很容易,而最重要的就是框架。
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剩下的就回归根本了,再焦虑的时候就问问自己“你这个月读了哪个体系书籍,没读几本还矫情啥?”,内心就会平静了,去看书就行了。
最后的话,如果你是天才,那你真的可以选择不读书,但我们很多人恰恰都是普通人,会焦虑,会迷茫,所以不说了,我要抓紧时间读我的演讲系列了。
我是张严心,前进的路上会迷茫,还好,只要不停止脚步,迷茫总会被解开。
-END-